以群眾訴求驅動超大城市治理 “北京實踐”全面加速韌性城市建設進程

來源:北京日報 2022-12-21 16:00:55

12月18日至19日,北京黨建引領接訴即辦改革論壇在京舉辦。其間,在韌性治理平行論壇上,多位專家聚焦疫情下“韌性城市”建設,圍繞完善基層治理平臺、加強疫後社會心理治理等方面,提出進一步推動接訴即辦改革的政策建議。

截至11月底,12345熱線日均受理量已經超過20萬件,比2019年疫情發生之前增長了10倍左右。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于建平感慨地説,“三年來,接訴即辦工作,搭建了服務市民疫情防控的線上平臺,架起了指揮部與群眾溝通的連心橋。”

“韌性城市的建設,關鍵還是在韌字上。不僅要考慮怎麼通過調配資源,來應急滿足各項防疫的需求,同時也要考慮,疫情過後,應急狀態過後,社會如何快速恢復到常態化的狀態。”于建平建議,各部門、各區域要充分認識韌性城市建設的重要性,及早按照本市印發的《關於加快推進韌性城市建設指導意見》,謀劃各自領域、區域的韌性建設。

在接訴即辦改革融合方面,于建平建議,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根據大量級的共性問題,出臺完善市民辦事的指南,不讓同樣的問題反覆問。他還提議,可以建立12345的搜索引擎,在公共平臺共用辦事查詢資源,滿足市民自助查詢需求的同時,緩解電話接聽壓力。

論壇上,“加強疫後社會心理治理”的話題也引起許多與會嘉賓共鳴。中國人民大學心理係教授辛自強認為,當前,疫情背景發生了變化,國家放開了統一的管控,強化自主防疫措施,恐慌等社會心理問題也會隨之産生。除此之外,小微企業、服務業眼前面臨的困難,可能也會帶來一些情緒壓力。

針對這些問題,辛自強建議,首先,醫衛專家需要幫助公眾建立對病毒的正確認知,包括當前病毒的一些新特性,讓公眾正確評估風險。其次,不僅要建立對病毒本身的認知,也要建立明確的對感染後果的科學認識,除了用數據説話,更要用故事、案例來鮮活地講,從心理接受敏感性方面,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辛自強還提出,要鼓勵公眾對風險採取合理行動,比如適量備藥,但應避免浪費,以此增強人民的控制感和應對效能感。還有各地區、各行業分散爆發“時間表”,也非常關鍵,會大幅緩解醫療資源緊張的問題。同樣重要的,還要向公眾提供社會支援網路,包括公佈社會心理健康服務網站電話、生活支援網路,做好物資供應保障。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為千家萬戶解決千頭萬緒問題的“接訴即辦”,正在成為韌性城市建設的“數據富礦”,垂直扁平多點位的群眾訴求,為韌性城市建設提供精準的發力方向,以群眾訴求驅動超大城市治理的“北京實踐”,全面加速著韌性城市建設的發展進程。

“韌性城市,是具備在逆變環境下承受、適應和快速恢復能力的城市,是城市安全發展的新範式。持續提升城市整體韌性,對於防範和化解社會重大風險,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孫慶偉在視頻致辭中説,將韌性治理的理念、技術、機制與接訴即辦改革相融合,將為提升首都治理能力、維護首都和諧穩定提供堅實保障。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副部長仇保興認為,韌性城市有三大韌力:維持力、恢復力和轉型力,其中最重要的是恢復力,就像生病的人能夠迅速恢復健康。他特別強調,城市生命線工程的恢復,比如電力、供水、燃氣、物流交通等等,構成了城市的基礎韌性系統。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與社會發展研究院二級教授、北京市社會建設促進會會長宋貴倫提出,抓工作要落地生根,韌性治理的根在基層。“這個平臺有三根支柱,網格化的管理、精細化的服務、數字化的資訊。”宋貴倫認為,在鞏固發展12345熱線成果基礎上,要進一步完善基層治理平臺。

(責任編輯:孫悅)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以群眾訴求驅動超大城市治理 “北京實踐”全面加速韌性城市建設進程
來源:北京日報2022-12-21 16:00:55
12月18日至19日,北京黨建引領接訴即辦改革論壇在京舉辦。其間,在韌性治理平行論壇上,多位專家聚焦疫情下“韌性城市”建設,圍繞完善基層治理平臺、加強疫後社會心理治理等方面,提出進一步推動接訴即辦改革的政策建議。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