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二手房掛牌量“五連升”,環比漲幅呈現收窄局面
11月重點14城二手住宅成交規模繼續回升,累計成交趕超去年同期
11月30日,多家機構公佈了2023年1-11月百強房企銷售及拿地情況。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2023年1-11月,TOP100房企銷售總額為57379.0億元,同比下降14.7%。TOP100企業拿地總額10855億元,拿地規模同比下降6.6%,降幅較上月收窄3.4個百分點,降幅連續兩月收窄。
近期媒體報道,上海豪宅市場再現天價成交,引來全網轟動!
城中村改造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2023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指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在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實施城中村改造是改善民生、擴大內需、推動城市高品質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在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的指導意見》。本期特邀專家圍繞相關問題進行研討。
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佈的報告顯示,截至9月末,在119個符合放寬首套房貸利率政策下限條件的城市中,有95個城市下調了首套房貸利率下限,24個城市取消了下限。
租房就可落戶?最近,青島市發佈《關於進一步深化戶籍制度改革的通知》。這次,特大城市青島戶籍改革惠及的人群是哪些?通知裏面,還有哪些具體的政策?政策出臺的背景和影響又會是怎樣?本期《新聞1+1》邀請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馬亮,共同關注:租房就能落戶,戶籍“大門”為誰開?
國家統計局2023年11月16日發佈2023年10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統計數據,對此,諸葛數據研究中心解讀如下:
二、三線城市的樓市鬆綁政策仍在持續。
近來,隨著相關政策相繼落地,房地産市場預期企穩回升。同時,多個重點城市啟動新一輪土拍,房企拍地熱度有所提升。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土地市場小幅回暖,但整體來看,市場仍處於低溫運作態勢,且存在明顯分化。
10月土地市場供應加快,成交規模穩中趨升,樓面價震蕩走高。
10月土地市場供應加快,成交規模穩中趨升,樓面價震蕩走高。
由於租金相對低廉這一明顯優勢,長期以來,遍佈廣州各區域的城中村出租屋為大量來穗務工人員提供了棲身之所。與常規的住宅小區、商務公寓相比,城中村住房租戶可以在犧牲一部分居住品質但不影響通勤時間的前提下,每月節省數百元甚至上千元的租金,日常生活成本也更低。
11月2日,昆明市政府官網發佈《昆明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廢止一批房地産政策文件的通知》,決定廢止2017年、2018年出臺的相關房地産政策,意味著以前發佈的商品房限售限購政策全部取消。
據諸葛數據研究中心監測數據,2023年10月100個重點城市二手住宅市場均價為15327元/平方米,環比下降0.33%,較上月跌幅持平,同比下降2.39%,跌幅擴大0.34個百分點。
諸葛科技:百城房價指數|二手房市場均價“八連降”,北京房價連續兩月領漲
10月31日,北京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發佈《關於優化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中住房套數認定標準的通知》,明確自11月1日起,借款申請人家庭名下在本市無住房且全國範圍內無公積金貸款記錄的,執行首套住房公積金貸款政策。
11月1日報道,“商轉公”,即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轉為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因為商貸和公積金貸款間仍存在較大的利率差,這也成為降低購房者房貸壓力的一個重要渠道。
11月1日報道,從“問世”,到“隱退”,再到“重出江湖”,在各地為提振樓市各出新招的背景下,曾流行于棚改高峰期的房票又重新回到了大眾視野中。
據媒體報道,近期,《關於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的指導意見》(國發【2023】14號文)(以下簡稱“14號文”)已傳達到各城市人民政府、各部委直屬機構,進入執行落地期。“新一輪房改”要來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14號文”的落地,將從改善民生和擴大投資的角度對經濟社會産生正向影響,將有利於為房地産行業注入新活力,帶動相關上下游行業平穩發展。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