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戶籍困難大學生每人每年最高可獲2.3萬元資助,已啟動申報

來源:澎湃新聞 2022-08-02 14:05:54

從深圳市民政局獲悉,2022年“雛鷹展翅計劃”將於8月1日至10月30日期間受理申請,深圳戶籍低保、低保邊緣等困難家庭考上大學的學子可以申請。

今年,“雛鷹展翅計劃”在原資助學費的基礎上,增加了生活費補助、調整了獎學金類別,最高每人每年可獲得2.3萬元的資助,同時推出微信救助平臺線上便民申請,讓保障更全面、申請更便捷

據深圳市民政局介紹,2022年“雛鷹展翅計劃”將於2022年8月1日啟動申報,2022年10月30日截止。在此期間,申請人可申請2022年的“助學金計劃”資助金(含學費和生活費)和2021年的“獎學金計劃”資助金。“雛鷹展翅計劃”採用線上線下兩種申請方式。為讓申請更便民快捷,項目今年啟用了全新的申請渠道----微信申請平臺。符合條件的申請人可搜索微信公眾號“深圳民政”或“深圳市慈善會(服務號)”,找到“救助平臺”,選擇“雛鷹展翅計劃”,根據指引進行線上申報。此外,在申請流程上,今年還將街道辦蓋章初審調整為直接提交慈善會初審,讓流程更快速、便捷。

2022年“雛鷹展翅計劃”資助內容包括學費、生活費和獎學金三部分。其中,學費資助標準延續了往年的最高資助標準和比例,即每人每學年最高資助2萬元。第一學年新生學費在限額內按100%的比例給予資助,第二學年及以後學年學生學費,在限額內按50%的比例給予資助。“五專生”(“五專生”指應屆初中生進入高校學習五年,獲大專畢業證書的學子)從第四年開始申請,申請當年按第一學年新生標准予以資助。

值得一提的是,近來在對受助學子的回訪調研中,了解到部分困難家庭生活壓力大,很多困難學子在校期間為生活費擔憂。為進一步減輕受助學生的生活負擔,“雛鷹展翅計劃”2022年推出生活費資助,資助標準為每人每學年3000元。

此外,該項目還設置了“獎學金計劃”,設有“優秀學業獎”和“優秀學生獎”。其中,“優秀學業獎”獎勵對象為在校期間獲得國家級獎學金、省市級獎學金、院校級獎學金的受助學生,獎勵金額分別為每人5000元、3000元和2000元。“優秀學生獎”獎勵對象為,被院校及以上單位評為“優秀黨員”“優秀團員”“優秀團幹部”“優秀學生幹部”“三好學生”的受助學生,獎勵金額為2000元/人。項目通過“獎學金計劃”,激勵和引導受助學生從入學開始就做好學業規劃,珍惜寶貴的求學時光,自強進取、奮勇拼搏,成長為能適應和服務時代發展的優秀人才。

已經在湖南工業大學完成一年學業的雛鷹學子李同學介紹,入學一年,因為有“雛鷹展翅計劃”資助學費,自己在校期間也做了一些兼職,目前能滿足基本生活費和學習資料的購買。如果還能申請到生活費和獎學金的話,在進一步減輕媽媽負擔的同時,自己也能減少兼職,抽出更多時間來學習和提升自己。

澎湃新聞注意到,為幫助因交不起學費而面臨輟學困境的學子,2004年,深圳市民政局、深圳市慈善會和《深圳商報》聯合發起“雛鷹展翅計劃”,對深圳戶籍低保、低保邊緣等困難家庭考上大學的學子實施精準幫扶。深圳市慈善會相關負責人介紹,“雛鷹展翅計劃”項目是專門針對深圳低收入家庭學子享受高等教育問題而進行精準幫扶的公益助學項目,是深圳市低保救助政策制度的補充和完善,更好地發揮了民政兜底保障作用和福彩公益金扶弱濟困功能。

在深圳,凡經深圳市民政部門認定的低保家庭、低保邊緣家庭和特困供養人員,通過參加全國統一考試被國內全日制大專以上院校錄取或已經在校就讀的學生均可申請項目資助,含大專生、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和五專生。在申請人符合申請條件的前提下,一年申請一次,可以連續多年申請直至畢業。一個家庭內如有多個子女符合申請條件的都可以申請。據統計,截至2021年,項目共計投入約2194萬資助金,幫助7171人次低收入家庭學子圓夢大學。

(責任編輯:孫悅)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深圳戶籍困難大學生每人每年最高可獲2.3萬元資助,已啟動申報
來源:澎湃新聞2022-08-02 14:05:54
從深圳市民政局獲悉,2022年“雛鷹展翅計劃”將於8月1日至10月30日期間受理申請,深圳戶籍低保、低保邊緣等困難家庭考上大學的學子可以申請。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