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房屋交易實現全程網辦

來源:經濟日報 2021-09-15 08:02:59

房屋交易全程陽光操作,可有效規範亂象叢生的仲介服務,抑制房産仲介野蠻生長,降低交易雙方仲介成本,讓房屋價格更加真實。同時,房屋交易資訊全部集中在平臺上,每一個流程全部在可監控範圍內,有利於收集真實的市場交易數據,為調控政策提供參考。

近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發佈《關於深圳市房屋交易管理業務調整的通告》。根據《通告》,深圳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正式承接房屋交易管理職能。該中心將首先推出房屋交易資格審核確認、房屋轉讓合同、抵押合同網簽備案管理等房屋交易業務“全程網辦”。

根據《通告》,房地産開發企業要在平臺辦理預售/現售商品房買賣合同錄入、交易資格審查、商品房買賣合同網簽備案業務;房地産經紀機構和自助交易買賣雙方在平臺辦理二手商品房買賣合同錄入、交易資格審查、商品房買賣合同網簽備案業務;商業銀行在平臺辦理房屋抵押合同網簽業務。

深圳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表示,承接的房屋交易管理業務將在平臺上實現全程網辦,通過和民政、公安、社保等部門聯網實現“不見面”審批。同時,為進一步方便市民辦事,該中心將服務窗口延伸至房地産開發企業和房地産經紀機構,市民購買預售商品房、現售商品房及二手商品房的,由房地産開發企業和房地産經紀機構代為辦理房屋交易手續,買賣雙方可在手機端登錄“i深圳”APP,簽署房屋買賣合同。

此外,網簽備案自助交易二手商品房的,買賣雙方也可通過平臺完成交易操作。但申購保障房無需在平臺進行網簽備案;通過法院拍賣、訴訟,贈與方式取得商品房的,買方、受贈方可通過廣東省政務服務網申請辦理“出具購房資格證明”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承接房屋交易管理職能後,深圳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還對房屋交易流程作了優化,由以往“買賣雙方簽署購房合同→購房資格審核”的流程調整為“在平臺錄入合同資訊→購房資格審查→買賣雙方登錄‘i深圳’APP進行網簽→備案完成”,以保障交易安全。

“通過《通告》可以看出,深圳正在加強對購房者的資格審核。”廣東省房地産行業協會專家宋丁説,從深圳此前發佈的樓市調控政策看,其執行認定通常以房産網簽時間為準,即在某個時間點前已網簽的交易不受新政影響。為規避新出臺的調控政策,一些仲介會選擇提前網簽部分房源,鎖定這些房産的網簽時間,待確認買家後再修改網簽合同上買方資料。此外,以往網簽前不審查購房資格,一些購房者可先買入1套住宅操作至網簽,再將手上現有住宅出售,從而實現“先買後賣”,但《通告》堵住了類似漏洞,讓房屋交易更加規範,有效加強了政府對市場的監管。

眾所週知,部分銀行在過去深圳房價上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對此,宋丁表示,《通告》除買賣雙方外,在信貸端,銀行也被納入平台中,銀行參與環節也將更加透明化,過去在某些環節出現的交易漏洞,在透明交易機制下將很難再現。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黨委書記、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吳德林説,“全程網辦”對房産仲介肯定是影響不小。首先改變了房屋交易規則,房屋交易全程陽光操作,可有效規範亂象叢生的仲介服務,抑制房産仲介野蠻生長,杜絕“陰陽合同”“一房二賣”等違規行為,降低交易雙方仲介成本,讓房屋價格更加真實;其次,房屋交易資訊全部集中在平臺上,每一個流程全部在可監控範圍內,有利於收集真實的市場交易數據,為調控政策提供參考;再次,今後交易雙方簽合同、過戶、繳稅等不需要經過仲介而直接在平臺上進行,交易流程將更加便利。

“打通數字共用、線上審核辦結,房屋交易系統資訊透明化是深圳樓市必須邁出的一步。”吳德林認為,隨著資訊技術發展和平臺系統升級,房屋交易更多環節可實現“網辦”,房屋交易也將更加透明。

(責任編輯:王永超)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深圳房屋交易實現全程網辦
來源:經濟日報2021-09-15 08:02:59
房屋交易全程陽光操作,可有效規範亂象叢生的仲介服務,抑制房産仲介野蠻生長,降低交易雙方仲介成本,讓房屋價格更加真實。同時,房屋交易資訊全部集中在平臺上,每一個流程全部在可監控範圍內,有利於收集真實的市場交易數據,為調控政策提供參考。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