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城市更新 被住建部點讚啦

來源:成都日報 2021-08-25 10:36:59

“成都猛追灣是一個成功的城市更新案例。這裡實施城市更新後,成了成都著名、全國聞名的活力休閒區。”日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總經濟師楊保軍對成都城市更新工作進行了點讚。

城市更新具有四大重要意義

楊保軍表示,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是站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高度,準確研判我國城市發展新形勢,對進一步提升城市發展品質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為了貫徹落實好中央的決策部署,有必要深刻理解城市更新行動的重大意義,準確把握城市更新行動的豐富內涵。

成都城市更新 被住建部點讚啦_中國網地産

猛追灣 圖據成都市住建局

他説,城市更新行動的總體目標是建設宜居城市、綠色城市、韌性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不斷提升城市人居環境品質、人民生活品質和城市競爭力,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城市發展道路。

談到城市更新的重要意義,他表示,這是適應城市發展新形勢,推動城市高品質發展的必然要求;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路徑;是推動城市開發建設方式轉型、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有效途徑;也是推動解決城市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和短板、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大舉措。

猛追灣城市更新提供出“成都經驗”

“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後,擴大內需戰略更為急迫。成都猛追灣是一個成功的以城市更新實現擴大內需的案例。”他説,猛追灣原來是一個濱河老街區。實施城市更新後,現在成了成都著名、全國聞名的活力休閒區。“它融入了藝術、科技、文創等元素,充滿了成都市井味道,極具時尚感和生機活力,成為網紅打卡地、消費熱點區。在城市更新中注重完善城市功能、植入現代産業、培育新型業態、營造消費場景、創造美好生活,這是成都的經驗。”

成都城市更新 被住建部點讚啦_中國網地産

萌想星球107文創園

那麼,猛追灣具體有哪些做法呢?首先在上位舊城更新理念指引下,策劃、規劃、設計、建設、運營一體化整合推進。其次是政府主導,區政府重資産(利用既有閒置房屋+收儲部分舊房+租賃部分房屋),剩下的引導居民自己改造;同時開行金融支援,長期、低息放貸。運營商輕資産(運營+物業管理),物業管理服務範圍是整個街區,運營範圍只是政府的資産。另外,居民在物業管理規則下自主改造,共同經營好商業環境。

成都城市更新 被住建部點讚啦_中國網地産

萌想星球107文創園

年內成都計劃啟動片區更新項目59個

8月16日,成都舉行了城市更新和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工程重大項目集中啟動儀式。記者從成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獲悉,按照計劃,今年年內全市計劃啟動片區更新項目59個。

成都城市更新 被住建部點讚啦_中國網地産

城市更新後的華興街

堅持以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建設為統攬,成都按照“功能優先、産業優先、生態優先”理念,以“留改建”方式系統實施城市有機更新,持續推進規劃建設治理營運一體化,實現了功能、産業、業態和場景營造綜合提升。今年以來,成都已啟動片區更新項目35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313個、社區更新項目200個。其中,一環路市井生活圈已然成勢,望平坊、華興街成了網紅打卡點,八里莊工業遺址片區實現了從“工業銹帶”到“生活秀帶”的華麗轉身。

成都城市更新 被住建部點讚啦_中國網地産

城市更新後的華興街

成都是國家中心城市、國際門戶樞紐城市和成渝極核城市。推進城市有機更新,不僅能持續改善市民生活品質,還將通過功能重整培育形成區域比較優勢,為服務國家戰略提供有力支撐。要始終堅持規劃引領、分類施策,根據區域功能定位特色,通過城中村拆建、老舊小區改造、商業和工業集中區騰遷、閒置低效用地複合利用、重大城市功能植入、社區公共服務功能重整等,深入推進片區功能重整,提升城市品質、培育支撐功能。

“在接下來的城市更新工作中,要堅持‘少拆多改’,不搞‘大拆大建’,最大限度保留文化記憶和城市肌理。要堅持‘雙輪驅動’,營造新空間、植入新産業,全力打造城市有機更新‘新引擎’。要吸引社會企業廣泛參與,爭取社區居民共同支援,加快打造一批承載美好生活的未來社區。”成都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責任編輯:孫悅)
網站無障礙
成都城市更新 被住建部點讚啦
來源:成都日報2021-08-25 10:36:59
城市更新行動的總體目標是建設宜居城市、綠色城市、韌性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不斷提升城市人居環境品質、人民生活品質和城市競爭力,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城市發展道路。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