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擬規劃30余萬個泊車位、多方位對停車資源升級

來源:華西都市報 2021-08-10 08:49:03

成都市區內車庫擁堵,停車困難?為了緩解這一矛盾,迎合綠色交通體系的建設,近日,成都市交通運輸局編制了《成都市機動車停車設施專項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並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文中提到,本次規劃以成都市“11+2”中心城區為重點研究範圍,將規劃佈局1511處路外公共停車場,其中293處為獨立佔地公共停車場,泊位數6萬個;1218處為疊建公共停車場,泊位數26萬個。

以需求為導向 差異化管控

市區和市郊-區域和區域之間,停車需求各有不同。《規劃》通過綜合考慮軌道服務水準、出行停車需求及道路運作狀況等因素,劃定三類停車管控分區,實行差異化停車供需管控,合理引導開車需求向綠色交通轉移。

其中,一類為嚴格管控區,主要為軌道服務水準高、出行需求旺盛、區域交通擁堵嚴重的區域,該區域將嚴控停車設施供給增量。

二類為適度管控區,為軌道服務水準較高、出行需求旺盛、區域道路較為擁堵的區域,將適度供給,高效、針對性地滿足出行停車需求。

三類為統籌平衡區,該區域為軌道服務相對不足、區域出行需求不高、區域道路運作良好的區域,該區域可按需正常合理供給。

同時,按照三類停車分區管控原則,實行差異化分區停車收費政策,包括分時限時進行泊位收費、路內路外差別化收費管理和P+R換乘用戶軌道出行認證。

精準佈局 合理滿足各類用地停車需求

“節流”也要“開源”,除了控制車輛的涌入,也要增加停車位的補給。《規劃》針對性地對各類用地、對新增停車位進行了精準的佈局。

針對大型商業、醫院及公園等人流集聚效應較大的公共建築設施,《規劃》提出,將優化提升停車配建標準,保障公建設施自身配建車位能滿足高峰期停車需求。按照路內停車總量不新增的原則以及不干擾慢行活動、不影響街道活力、不影響交通運作的原則,合理設置路內泊位,保障道路高效運作。

針對供需矛盾突出的老舊住區,將選取公園綠地、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等,規劃新增83處路外疊建公共停車設施,有效解決老舊住區配建供給不足問題。

針對軌道服務覆蓋不足且出行停車需求較大的區域(二、三類區),選取公園綠地、廣場、公服設施和公共交通設施等用地,增補佈局296處路外公共停車設施,合理滿足出行停車需求。

此外,結合各軌道線首末站、軌道交通覆蓋不足的週邊區域中間站、大型綜合交通樞紐,規劃佈局19處“P+R”停車換乘設施,引導週邊開車進城需求向軌道轉移。

立體車位有效利用空間“金角銀邊”不能放過

資源的再次更新和利用也是有效盤活停車資源的途徑。為提升停車資源利用效率,《規劃》提出,將鼓勵將商務商業用地、公共服務設施用地等辦公公服類用地建築配建車位進行錯時共用,滿足鄰近周邊老舊住區夜間基本停車需求,解決節假日公園臨時停車難題。

同時,利用“金角銀邊”多元空間增補泊位。按照實施性強、不佔用良好生態資源、不干擾人的活動的原則,挖掘城區剩餘空間與住區內部空間停車供給潛能,增補局部區域停車泊位供給。針對供需矛盾突出的老舊住區及軌道覆蓋不足且出行停車存在嚴重缺口區域,考慮實施可行性,針對20處獨立佔地停車場,根據設施建設用地面積要求進行立體化改造。

此外,為提高停車秩序服務水準,將以人群停車行為過程為切入點,按照開車出發前、到達目的地後和車輛停放三個過程階段,構建出行停車全過程智慧停車管理平臺,以智慧精細化手段全方位提升停車秩序管理水準。

(責任編輯:王永超)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成都擬規劃30余萬個泊車位、多方位對停車資源升級
來源:華西都市報2021-08-10 08:49:03
成都市區內車庫擁堵,停車困難?為了緩解這一矛盾,迎合綠色交通體系的建設,近日,成都市交通運輸局編制了《成都市機動車停車設施專項規劃》,並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