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 | 從加法到減法 房企的劫後余生

來源:中國網地産 2019-01-31 12:27:44

5年前,當李嘉誠陸續賣掉內地,以及香港的各類資産,買入歐洲優質資産之時,舉國上下一片譁然,有人讚許李嘉誠的智慧和聰明,有人卻不以為然。在時代的洪流中,大多數人不是李嘉誠,不是巴菲特,更不會知曉命運的抓手伸向何方。

5年後,李嘉誠從內地房地産的泥淖中成功拔出,在最好的時候賣出了最好的價錢,並碰上了歐洲經濟復蘇的最好年代。2018年的內地房地産,這一波瘋狂賣賣賣,有的房企斷臂求生,有的主動轉型,資産交易潮來得比以往更猛烈些。

在過去的一年,華僑城、海航、安邦、萬達、中弘等大大小小的地産企業,或出售資産、或轉讓債權、或轉讓股份,這波操作背後有著怎樣的基本面?為何從做加法到做減法?瘋狂賣賣賣,劫後余生,他們又是如何過?這一切懸念叢生。

01-斷臂求生2018

2018年歲末,在《馮侖風馬牛》年終脫口秀節目上,馮侖認為地産行業深刻變化之一,便是賣資産。馮侖説,2018年,A股上市房地産公司轉讓股權的有126家,國內一共有500多家上市公司主業是房地産,126家公司轉讓股權,相當於126家公司不看好房地産。

山雨欲來風滿樓。在嚴峻的去杠桿形勢下,二級市場不斷探底,部分個股陷入質押困境:股價下跌的惡性迴圈中,導致上市公司的大股東質押股權跌破平倉線,不得以尋求潛在受讓方出讓所持股份。根據克爾瑞監測數據顯示,2018年1至10月,房企累計項目股權出售動態已經達到473條,超過2017全年的387條。

在臨近年末的最後幾個月,上市公司更是扎堆賣資産。9月28日,嘉凱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稱,擬轉讓房産項目資産包,涉及5家公司6個項目;10月9日,華夏幸福宣佈以32億元轉讓河北多宗項目予北京萬科;10月19日,華僑城掛牌出售旗下上海華合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50%股權及相關債權;10月底,雲南城投擬公開掛牌轉讓持有的西雙版納雲城置業有限公司85%的股權。

盤點 | 從加法到減法 房企的劫後余生-中國網地産

一批中型企業也在打包出售資産做戰略轉型,包括山水文園、永泰地産、國瑞地産等。不僅如此,一些小型房企更是“金盆洗手”,排隊兜售地産項目股權,很多還是將股權100%售賣。比如鎮江新今達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杭州振明置業有限公司、昆山福興置業發展有限公司、重慶天居物業有限公司等等,皆在2018年轉讓100%股權。

針對近期房地産資産交易驟增現象,喜神資産副總裁、不動産投行業務負責人周靜雅女士分析認為,房地産行業並購重組當前已經進入大魚吃中魚階段、下一步就是大魚吃大魚的階段。

不過,任志強説,都在賣資産拼命融資找錢,是因為很多開發商都沒錢了。開發商為何沒錢?透過現象看本質,是地産銷售規模大幅下滑,導致房企銷售回款困難;是按揭貸款利率大幅上行,導致購房者購買力損傷;是政府大幅收緊房地産,房地産銷售承壓,帶來銷售規模的下滑;是房企資金成本大幅上行,導致企業財務費用大增,資産負債率的增高。

出於融資需要,為業務轉型鋪墊和剝離不良資産的考量,成為房企賣資産的普遍原因,除此之外,大同證券分析師劉雲峰認為,也不乏一些上市公司為了快速提振業績,通常會出售變現較快的資産,例如上市公司股票為主的可變現金融資産,土地、房産等不動産,以及股權、債權等。

他指出,上市公司往往為了粉飾業績,在資産重組之外,就會通過賣資産來快速增厚利潤,避免公司年報過於難看,甚至化解因為業績虧損造成的戴帽或退市風險。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企業亦有屬於自己的基本面。但對有些企業而言,累積的各種矛盾,于2018、2019年崩不住後爆發,可謂時也,運也,亦命也。從做加法到做減法,當初買買買有多瘋狂,而今賣賣賣就有多瘋狂。

02-從加法到減法

在強者恒強的年代,除了在一二線城市拿地擴張之外,積極並購資産成為企業進擊的不二選擇。不分來路,不問出身,萬達、安邦、海航們開啟瘋狂買買買模式,堪稱那些年當之無愧的並購王,他們擁有的地産體量,已無法用具體數字來衡量,在此不容贅述。

輝煌過後,命運的抓手很快伸出。自2017年6月22日,銀監會要求各大銀行對海航、萬達、安邦等多家“海外並購明星企業”境外投資借款進行風險排查。之後,銀行開始暫停對明星企業新增貸款。於是,曾經“四通八達”的融資渠道,在此刻突然消失,再加上房地産寒冬襲來,受各自基本面影響的地産企業,緊繃的資金流“雪上加霜”。

在過去一年,海航瘋狂賣賣賣。2018年來,海航集團相繼出售了雪梨寫字樓、嘉豐礦業及債權、紐約曼哈頓第六大道寫字樓,減持德意志銀行等,標的合計約507億元。根據新浪時金數據顯示,自2017年年底一直到現在,海航集團債務危機,讓這家巨大的公司創下了一個紀錄,其販賣資産的效率,為1年3000億。

事實上,海航正是通過瘋狂的海內外並購,一躍成為世界500強企業。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業內認為,海航擴張慣用工具杠桿收購,如通過銀行借款、發債、融資等大舉借債投資,最終導致借貸成本不斷攀升,這種行為不亞於飲鴆止渴。

盤點 | 從加法到減法 房企的劫後余生-中國網地産

安邦以“買買買”成名海外資本市場。多方收購後,坐擁萬億海外酒店、金融機構等資産。僅以2016年賬面價值計算,安邦人壽2016年末即持有海外資産超9000億元,所持投資性房地産價值近400億元。2018年5月,安邦不動産平臺——邦邦置業50%股權,被遠洋地産接手,負責安邦全部存量不動産項目處置及管理,其中包含7家地産子公司、14處核心地塊。被接管後的安邦,最搶手的三張金融牌照,更賣了 250億。

然而,與其他企業不同的是,“安邦是在涉嫌犯罪的情況下,按照接管工作小組的要求進行資産處置的出售和變現行為”,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告訴中國網地産

2019年,新年伊始就發佈融資計劃、在過去的2018年已發行四期票據的華僑城,還頻繁處置資産。據不完全統計,華僑城集團2018年掛牌出售和進行預披露的資産約18項,出售主體涉及華僑城集團及旗下華僑城股份、華僑城亞洲等。

華僑城集團為何走上了“賣賣賣”的道路呢?華僑城集團一高層人士回應媒體採訪時説:“主要為加快現金回流,不斷調整提高整體資産週轉效率。”柏文喜則認為,除了緩解擴張太快導致的資金壓力,華僑城進行資産出售亦是自身業務轉型和戰略調整的需要。

2019年1月21日,一項涉及數百億元的資産出售交易浮出水面,這是近年來資産交易的大單。泛海控股公告披露稱,公司擬通過轉讓項目公司股權的方式,以約148.87億元(含衝抵債務)將泛海控股所屬公司名下的北京項目和上海項目出讓給融創地産。

儘管在泛海在1月22日的早間公告中解釋稱:不是甩賣,而是溢價出售。但于2015-2016年,一邊大舉擴張,收購金融牌照,一邊舉債佈局海外市場的泛海,近千億的債務集中償還期就在2018-2019年。

劉雲峰認為,賣資産並不可取,賣資産能夠短時間粉飾業績,甚至化解戴帽或退市風險,資産總有賣完之時,主業若不振興,終究會遭市場遺棄。

03-劫後余生怎麼過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從來都是劫後余生。在過去的兩年時間裏,對於王健林來説,渡劫的日子頗為煎熬。為了償還企業的負債,萬達放棄文娛産業,房地産由重資産變為輕資産,這一“刮骨療毒”的方法下,萬達漸漸完成了對房地産的“減負”。 

歷經1年多的減負之下,儘管萬達債務沒有多大壓力,但2018年,萬達仍然在做減法的路上。7月份的時候,南昌西湖的萬達廣場悄無聲息的就換了法人。接盤方是珠江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12月17日,綠城中國發佈了一則公告,公告中表示綠城旗下全資子公司,即綠城房産已與賣方簽訂了股份轉讓協議,協議中表明綠城房産以27.18億元人民幣現金收購百年人壽11.55%的股權。而這個賣方正是王健林萬達。緩過勁來的王健林思維很明確,將輕資産運作、去地産化進行到底。

盤點 | 從加法到減法 房企的劫後余生-中國網地産

“有賣就有買,不同企業的操盤心態是分離的。對於此類操盤來説,多少説明瞭一點,即需要研究産業週期等內容,看一下未來市場的發展機會,關鍵在於未來要發展的産業一定要有清晰的思路和足夠的資源,類似管理資源和資金資源等”,易居研究院總監嚴躍進如是説。

2018年12月28日,當王永紅還在四處遊走之時,中弘股份正式從A股摘牌,成為2018年第一個退市的房地産企業。在退市之前,中弘已試圖通過債務重組(四次)、變賣資産、推進庫存房産銷售等多種方式“自救”,但最終仍擺脫不了被深交所摘牌的命運。

更大的難題則在退市之後。截至2018年12月17日,中弘股份及下屬控股子公司累計逾期債務本息合計金額為114.64億元,全部為各類借款。據此前媒體報道消息稱,除了如意島外,中弘股份在積極籌劃旗下其他資産整體出售事宜。如位於北京的中弘大廈、禦馬坊項目、由山由谷項目、濟南中弘廣場、安吉項目均在資産整體出售範圍內。

盤點 | 從加法到減法 房企的劫後余生-中國網地産

然而,中弘股份部分項目涉及拖欠工程款,債務問題或會提高資産轉讓時的折價率。此外,文旅項目相對普通商品房項目而言,資金投入巨大,且投資回報期較長,從目前的市場行情和房企的資金壓力來看,中弘出售文旅項目的行情亦不容樂觀。

以上只是斷臂求生存房企的縮影,各家情況不儘然相同。要問劫後余生怎麼過?柏文喜告訴中國網地産,類似萬達華僑城情況的企業,會較快好轉,海航因資産與負債規模巨大及涉及産業龐雜,可能需要較長的調整時間。而安邦則是涉嫌違規與犯罪已被接管,涉及的資産處置、剝離與重組的問題及未來的方向尚待明確。

至於具有普遍性的其他房企,“未來的一種可能是拋售資産,減輕負債,改善現金流後提升經營,輕裝前進。而另一種可能則是逐步實現退出,或減少地産開發內容,實現業務轉型”,柏文喜説。

瘋狂賣賣賣不可怕,可怕的是,很多資産轉讓使得外部猜忌加大,企業如何積極回應,防範各類資金鏈方面引起的各類誤解,這也很重要。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盤點 | 從加法到減法 房企的劫後余生
來源:中國網地産2019-01-31 12:27:44
5年前,當李嘉誠陸續賣掉內地,以及香港的各類資産,買入歐洲優質資産之時,舉國上下一片譁然,有人讚許李嘉誠的智慧和聰明,有人卻不以為然。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