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四十年 見證者説|李學鋒:城鎮化的下半場充滿挑戰

來源:中國網地産 2018-12-17 14:48:52

在政策的催生下,特色小鎮開展地如火如荼,一些亂象也紛紛浮出水面。如李學鋒所言:很多小鎮千篇一律、傳統粗放式、被政策催熟、不完全城鎮化。有些地方政府,為了享受特色小鎮的紅利:好拿地,有資金,對特色小鎮抱有極大的熱情。然而,除非是依託自然資源以旅遊為主導的特色小鎮,大多數産業的小鎮,由於持續投入較大,産業培育週期很長,自身並不能很快的形成造血功能。李學鋒説:“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發揮決定性作用,政策起宏觀調控和適度引導的作用。不能人為地去催生特色小鎮的熱潮。不要能人為地造特色小鎮。如果小鎮沒有特色,項目不具有吸引力,可能三五年之後便會淪為半拉子工程”。

事實上,城鎮化下半場的紅利,不是所有房企都有份,也並不是所有房企願意去享受。“在高速發展的城鎮化進程中,下半場對房企的運營要求高,涉及到大量運營人才的短缺,産業涉及到文化、旅遊、養老,需要企業自建運營部門,或者是收購文化企業,以及旅遊企業成為大勢所趨”。李學鋒説。

城鎮化的上半場是前40年,是物質文明的載體,是一個追求GDP的城鎮化,下半場則轉向以人為本的城鎮化。在李學鋒看來“城鎮化的下半場充滿了挑戰”。

儘管擁有媲美經濟增長的城市化速度,但當前城市化存在一個問題是,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之間,存在不能忽視的缺口。

常年外出的農民工,及其隨遷家屬,常常被統計為常住城鎮人口,卻沒有獲得城鎮戶口,也沒有享受到真正的城市社會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務等。因此,在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與戶籍人口城鎮化率之間,形成一個缺口。據2017年的數據,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8.5%,而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 42.4%。

希臘哲學家亞裏士多德曾經説過,“人們來到城市是為了生活,人們居住在城市是為了生活得更好。”李學鋒認同是應該放開戶籍限制,但是關鍵要看如何改革,“戶籍若跟農村土地承包權、戶籍、股權聯繫起來,會陷入困難境地。必須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戶籍制度改革相向而行,將集體土地承包權和宅基地使用權與人口登記制度相剝離,並加快相關法律法規修訂,建立中國特色新型人口登記制度。”

他認為,在現有戶籍制度上,不要過分關注戶籍人口城鎮化。因為,在縣域裏,戶籍制度已經不是困難,該放的已經放了,而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些一線城市,戶籍很難放開。對縣域裏的人而言,“如果放棄農村戶籍意味著放棄承包權和財産權、以及宅地基使用權,他們沒有將戶籍遷入城鎮的意願”,李學鋒如是説。

隨著城市化進程取得實質性進展,十九大正式將鄉村振興提升到宏觀國策層面,提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協調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協調發展。實際上,2015年以來,十九大之前,我國已初步實現了城市對農村、工業對農業“由取到予”的歷史性轉變,比如種糧補貼等各種補貼是普惠制的,比如新農村建設當中的基礎設施建設,比如美麗鄉村中的典型示範,李學鋒認為。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改革開放四十年 見證者説|李學鋒:城鎮化的下半場充滿挑戰
來源:中國網地産2018-12-17 14:48:52
回首改革開放四十年,地産亦浮沉四十光陰。四十年裏,在我國經濟發展之中,房地産起著支柱産業的主導作用,多次拉動國民經濟的迅猛發展。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