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産大佬爭相改名:“地産”二字不要了

來源:金陵晚報 2018-10-09 16:21:45

(原標題:地産大佬爭相改名:“地産”二字不要了)

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12家房地産公司把自己企業名稱裏面的“地産”去掉了,經歷這波改名潮後,國內排名前十的房企中,名稱仍帶有地産字樣的寥寥無幾。究其原因,隨著房地産“躺錢”時代終結,昔日“小甜甜”變成“牛夫人” ,即便是年銷售幾千億的龍頭房企,也毅然踐行“去地産化”。不過,在圈內人士看來,房企這波改名操作只是自欺欺人,畢竟大家的主業仍是房地産,只是圍繞著房地産進行多元化。

房企涌起改名潮

9月12日,保利地産發佈公告稱,公司董事會以全票的通過率,同意公司將名稱變更為“保利發展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金證券》記者注意到,保利並非頭個去掉“地産”頭銜的房企,更早這麼做的,還有業界老大萬科。9月初,萬科旗下的城市公司“深圳市萬科房地産有限公司”更名為“深圳市萬科發展有限公司”。

如果細數,8月,“大連萬達商業地産”更名為“萬達商業管理集團”。7月,龍湖地産發佈公告,自2018年6月12日起由“龍湖地産有限公司”更改為“龍湖集團控股有限公司”。6月28日,合景泰富地産控股有限公司公告稱,由“合景泰富地産控股有限公司”更改為“合景泰富集團控股有限公司”。3月,時代地産發佈公告,全名變更為“時代中國控股有限公司”,簡稱變更為“時代中國”。今年1月,朗詩綠色地産正式更名為朗詩綠色集團有限公司。

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已經有12家房地産公司去掉企業名稱裏面的“地産”、“置業”等字樣,目前已經成功更名的,還包括中駿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中航善達股份有限公司、美的置業集團、海南京糧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力高集團。如果把時間拉長,會發現站在這條線上更多的房企身影。2016年,恒大地産更名為中國恒大,同年雅居樂集團取代雅居樂地産成為雅居樂的對外官方名稱;2015年,方興地産正式更名為中國金茂,當年底招商地産更名為“招商蛇口”並重組上市。

從年銷售幾千億的龍頭房企,到百億級別的區域公司,都在忙著把自己公司名稱裏面與“房地産”相關的詞刪除。據了解,目前中國前十大房企只有富力和中海的名字中仍有“地産”字樣。

大佬齊拋“地産”包袱

對於更名原因,保利地産如此表示,公司在2002年的“三個為主,兩個結合”發展戰略中,已明確提出“以房地産業為主,適度拓展相關行業”,積極佈局相關多元産業發展。在十三五規劃初期,公司進一步提出“一主兩翼”發展戰略,並將升級為“以不動産投資開發為主、以綜合服務與不動産金融為翼”,加快相關産業的市場化發展。為體現公司多元化發展方向,進一步加快兩翼業務市場化發展,公司特此更名。

《金證券》記者發現,如此解釋在上市房企改名公告中相當常見。對此,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也表示,隨著我國房地産存量市場規模日益增大、地價的持續走高,傳統開發商利潤空間被壓縮、“增收難增利”的困境日益凸顯。如此行業背景會倒逼房企積極轉型,類似更名都是它們積極主動轉型的體現。

不過,記者接觸的圈內人士直言,不少房企實則是甩掉“地産”包袱。某深圳券商研究員向《金證券》記者透露,由於地産的行業特性,不少房企的資産負債率都在90%以上,高負債的房企需要多元化的融資渠道,來時刻保證現金流安全。但是近些年,由於行業調控始終未有放鬆,導致房企融資環境一直偏緊,融資成本普遍上行。一方面,銀行對房企信貸投放的門檻和監管進一步收緊;另一方面,2017年4月證監會公告《關於修改<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實施細則>的決定》及權益市場的持續低迷,2017年及2018年房企股權融資規模縮減明顯。

“一旦敏感的‘地産’二字去掉,部分房企也是希望能在政策和信貸支援方面適度鬆綁”,該人士稱。

拿地絲毫不手軟

對於房企的這波“換馬甲”操作,《金證券》記者注意到,業內質疑聲音不少。南京某銀行信貸人士直言,“換個名字,信貸政策就發生變化,這樣的想法太天真,畢竟改名房企的主營仍然是房地産,換湯不換藥,改名並沒有改掉內核。”

就前述所提的保利而言,根據公司公告,目前公司房地産銷售收入佔比90.6%,兩翼業務收入佔比9.4%,兩翼産業規模仍然撐不起“去地産化”的野心。2108年中報也顯示,萬科全部營業收入中,來自房地産業務的結算收入比例高達95%,其在商業開發與運營、物流倉儲服務、養老教育等領域的表現尚不值一提。

房地産專家謝逸楓就犀利地指出,房企改名=去房地産化?純粹是自欺欺人。因為房企繼續幹著拿地、開發、建房、賣房的房地産生意,這不是真的去房地産。事實上,基本上換名的房企,都是做加法,圍繞著房地産進行多元化,賺錢是還是房地産。

公開資料可見,萬科商業版圖踏足長租公寓、商業地産和物流地産,龍湖則是將商業運營和長租公寓確立為主航道業務。縱觀龍頭房企的産業佈局,只有以恒大為代表的跨界多元化最為大膽。恒大在新戰略中提出,逐漸形成以民生和地産為基礎,文化旅遊、健康養生為兩翼,以高科技産業為龍頭的産業格局。目前,恒大不僅投資了新能源汽車,還與中科院達成合作,共同孵化高科技産業。

前述研究員表示,從調研來看,對於地産主業,絕大部分的房企仍然希望利用自身的經營優勢在規模方面繼續保持適度增長,不斷提升在行業的領先地位。所謂戰略轉型,主要還是“由房而生”的相關領域,也有少數和地産關聯度偏低的其他多元化領域,“大家步子還是不敢邁得過大。”

值得一提的是,各家房企嘴裏嚷著要換名,拿地卻是絲毫不含糊。以萬科為例,公司今年上半年拿地增速相較2017年有所放緩,但就拿地面積和金額絕對值而言,仍處於歷史較高水準,呈現出逆週期拿地的特徵,土儲持續擴張,足以支撐2018-2020三年銷售。前8月,房企拿地數據僅統計招拍挂市場的權益拿地金額,50家房企拿地合計拿地金額高達12996億,其中拿地超過200億的房企就多達24家。

中原地産首席分析師張大偉直言,目前房企不論改不改名,其實質仍然是以房地産開發和銷售業務為主體的企業,房地産企業發展模式依然依賴土地。原有非主營業務的營收至少要佔到3成以上,房企才能算是真正實現了轉型,目前多數房企房地産銷售收入佔比都在9成以上,這樣的比例是談不上“轉型”的。

(責任編輯:)
網站無障礙
地産大佬爭相改名:“地産”二字不要了
來源:金陵晚報2018-10-09 16:21:45
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12家房地産公司把自己企業名稱裏面的“地産”去掉了,經歷這波改名潮後,國內排名前十的房企中,名稱仍帶有地産字樣的寥寥無幾。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