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滴水觀音艾灸非遺傳承人陳霏玲。
艾灸療法,作為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豐富我國傳統醫學做出了貢獻。病因方面,對“毒”的認識更深刻更全面,治毒經驗更豐富;診法有豐富而系統的內容。藥物方面,許多壯族地區的常用藥物,已成為中藥寶庫中的一員。治療方面,點灸療法等,豐富了我祖國傳統醫學的內容。
艾灸療法是壯漢融合的文化遺産
歷史悠久的艾灸療法,為各民族的健康繁衍做出了重大貢獻,現仍發揮重要作用。南寧陳氏滴水觀音艾灸保健療法,為祖傳療法,是其中的代表,是壯漢融合的文化遺産。其已被列為南寧市和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名錄,自清末民初傳承至今,已是四代傳人,有百年曆史。
滴水觀音,是一種南寧人常見的植物——老虎檬。原名海芋或姑婆芋,又名滴水蓮、佛手蓮等。原産南美洲,為熱帶和亞熱帶常見觀賞植物,俗稱野芋頭、山芋頭、天芋、天蒙等。作為觀賞植物時,則稱其為滴水觀音。滴水觀音為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有藥用價值,球莖和葉可以藥用。在空氣溫暖潮濕、土壤水分充足的條件下,便會從葉尖端或葉邊緣向下滴水,而且開的花很像觀音,因此稱之為滴水觀音。花語是志同道合、真心誠意、內蘊清秀。
陳氏滴水觀音艾灸保健療法,採用滴水觀音原生植物,並在艾草中融入廣西壯漢民族20多種天然秘制草藥,形成獨特的艾灸方法,其古法稱謂,又更具歷史文化意蘊。
滴水觀音艾灸古法的前世今生
自治區級非遺滴水觀音艾灸傳承基地,古色古香,禪意十足。滴水觀音隨風搖曳,清新撲鼻,艾灸藥香濃郁,令人心曠神怡。陳氏滴水觀音艾灸古法第四代傳承人陳霏玲,講述了陳氏家族的創業史和滴水觀音艾灸古法的前世今生。
陳霏玲出生於祖傳醫藥世家。她拿出一本珍藏的家族百年《陳氏藥典和穴位圖譜》手抄本。該書詳盡記載了其祖輩在地方官府從醫時,所用多種傳統祖傳藥方,以及人體穴位圖譜,彌足珍貴。
陳霏玲祖籍閩南客家,為大戶人家。祖輩從福建來到嶺南“廣西藥都”玉林謀生。秉持陳氏家族“崇尚習武、強身健體、懸壺濟世、世代安康”的祖訓,習拳行醫。豐富的生態藥物資源,缺醫少藥的社會環境,陳氏滴水觀音艾灸療法應運而生。第一代創始人陳二叔是陳霏玲的太祖父,為當地著名鄉賢,清末民初曾在地方官府行醫。衣錦還鄉後,他把達官貴人享用的祖傳秘方作為懸壺濟世的平民良方,傳承古法。如給剛出生的嬰兒作解三朝鎖、十二朝鎖古法治療等。之後形成了獨特的陳氏滴水觀音艾灸療法。陳二叔將此法傳給女兒陳桂芳。陳桂芳得其真傳,施用古法,強身健體,成為村中百歲老人。陳桂芳又把秘方傳給女兒寧善秀,讓其成為第三代傳承人。在母親寧善秀言傳身教、耳濡目染下,陳霏玲成為此法第四代傳承人。
陳氏滴水觀音艾灸法,根據中華傳統醫藥及壯醫中關於點灸穴位、經絡以及艾灸、按摩的理論,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根據祖傳秘方,傳承創新發展,採用滴水觀音,並在艾草中融入20多種中草藥,形成獨特的艾灸方法。
根據祖傳秘方不斷創新發展
陳霏玲在傳承家族古法的基礎上,結合壯族和南寧的歷史文化、地理和氣候特點,在“望、聞、問、切”“蒸、薰、嗅”的基礎上,向廣西老壯醫黃瑾明學習藥線點灸法、逐淤法等,創制了陳氏十二式足背腳法和陳氏太極棍法。
足背腳法,起源於古老的“鵲橋踩法”。太極棍法,則起源於陳氏家族的“太極套路”。陳霏玲根據祖傳秘方,創新發展,採用滴水觀音,並在艾草中加入路路通、五味子、防風等壯藥,使艾灸更具民族性、地域性、創新性、獨特性。她根據點灸穴位和經絡走向按摩,由點到面,使身體得到全面的調理。同時利用艾灸補充機體陽氣、驅風逐寒、固衛氣,通十二經脈的功效,結合姜泥按摩,直接作用五臟六腑之根本,疏肝理氣健脾胃,達到疏通經絡、提升陽氣,扶陽固本、祛除濕邪、補腎健脾和提升免疫力的目的,形成全新獨特艾灸保健療法。
陳氏滴水觀音艾灸法不斷傳承創新發展,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獨特性、創新性,2015年申請國家專利,2016年被西鄉塘區列為縣區級非遺項目,2019年被列為南寧市級非遺項目,2021年被列為自治區級非遺項目。(方朝明 )
古代南寧醫藥歷史文化
古代南寧醫藥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晉代醫學家葛洪和羅秀,攜中原醫學和煉丹術,來到廣西和南寧,對壯族地區和南寧醫藥學的發展,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明嘉靖四十三年版《南寧府志》記載:“羅秀不知何許人,好談玄。嘗曰:天下有長生不死之藥,何不修之?時聞葛洪寓羅山,即棄家結廬,傾心學焉。久之,慨丹不成。遂往青山山岩,獨煉數年。一日危坐,屍解而去。名其岩曰丹岩。以爐火紅也。又名佛骨岩。遂塑佛像于中,人疑以為幻。後秀復回,人見,識其貌,與一仙人,向背立於龜石上,即稱為羅大仙。乃相顧笑語而去,遺四足跡于石。後僉事鄔閱刻其石。曰駐仙石”。南寧邕州八景羅秀山,因其而得名。
梁代陶弘景《本草經集注》雲:“謂丹砂出符陵,特別邕州所産金纏砂最為上品。”宋代周去非《嶺外代答》記載,壯族民間燒煉水銀的方法是:
“邕人煉丹砂為水銀,以鐵為上下釜,上釜盛砂,隔以細眼鐵板,下釜盛水埋諸地,合二釜之口于地面而封固之,灼以熾火,丹砂得水化為霏霧,得水配合轉而下墜,遂成水銀。”這種符合科學原理的密封蒸餾法,在自然科學史上也是較早的記載。葛洪《肘後方》中所載藥物、如生薑、生葛根、甘蔗等“嶺南皆有”。
北宋時期,中原文化與壯醫藥的交流,也得到了較大發展。壯族地區已吸收中原醫學的陰陽概念,用以解釋人體生理現象及疾病的病因病機,《廣西通志》稱壯族民間“篤信陰陽”。隨著中原文化的廣泛傳播和發展,中原醫學在壯族地區和南寧也興盛起來。宋鹹平初年,廣西南路轉運使陳堯叟“集驗方刻石州驛”;邕州知府范旻下令禁止淫祀,“市藥以施治”“並刻療病方書,置諸廳堂”。清代末年,桂西南許多縣份,成立了陰陽學府。民國時期先後出現一些研習中原醫學而有專長的名醫。
古代先民在與疾病鬥爭實踐中,南寧醫藥業不斷發展,出現了不少運用地方醫藥,防治疾病的民間醫師,民間醫師成為有一定影響的社會職業。宋代蘇頌在《本草圖經》中提到的“二廣俚醫”,就是對嶺南地區民間醫師的稱謂。宋代嶺南地區的民間醫師,已經成為一種專門的社會職業。
明清時期,壯族地區有文獻記載的醫家不斷增多,其中有以壯醫藥為主治療疾病的壯醫。不附庸世俗,給人治病不圖回報,被鄉親頌揚,當地上層人士也曾撰文揚其美名、頌其醫德。《南寧府志》(1534)記載,鄧鏟,字克柔,明代廣西南寧人。因居半村,故家鄉人稱之為半村先生。因其母多病,故而潛心學習醫術並精通之,治愈其母親之痼疾,名聲大噪。其治病不分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有求必應,被督府賜以“醫官”,但鄧鏟稱病謝絕,留在家鄉為群眾治病,同時博覽群書,吟詩作對,與當時的高人達士多有交往。清代涌現了許多地方名醫,有些在全國也有一定的影響。這些醫家涉及臨床各科,有的還有著作問世。如外科邕寧的楊四,擅治奇難重症,武鳴的周景煥,擅長針刺療法。
(責任編輯:覃逸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