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柳州:勇攀“天梯” 還“綠”于山

時間:2021-12-29來源 : 人民網作者 : 黎寒池

今年3月,在樓梯山山體復綠工程施工現場,工人在狹窄的板槽上補種樹苗。黎寒池攝

12月27日電入冬後,廣西柳州市學院路附近的樓梯山,山體復綠工程生態修復效果初顯——昔日光禿禿的峭壁已被綠植覆蓋,板槽裏的三角梅在陽光下開得正艷。連日來,工人何定慶和工友們再次爬上沿著峭壁架設的“天梯”,開始新一輪養護作業。

今年3月,工人在板槽上小心翼翼運送樹苗。黎寒池攝

來自廣西建工集團冶金建設有限公司的資訊,樓梯山山體復綠工程總投資5000多萬元,2018年9月開工,2021年4月23日通過初步驗收,歷時兩年多,治理面積22.5公頃,山體坡度70度至90度,最高處離地垂直高度180多米,是柳州生態修復難度較大的山體之一。

“我們已經在山上種下了25萬多株各類苗木。”該項目經理陳超宇説,工人們需要先清理有滾落危險的岩石,然後用鋼筋和混凝土在峭壁上搭建V型板槽,再給開闢出來的“梯田”回填泥土,並在“田間”鋪設噴淋系統,最後才能進行種植。目前種植的苗木有石山紫薇、夾竹桃、石山榕、爬山虎、三角梅、杜鵑等。

今年12月,綠植已經開花,工人通過控制噴淋系統給峭壁上的植物澆水。黎寒池攝

在工地上堅守多年的何定慶,回想整座大山的植綠過程依然感慨良多。他説:“為了確保施工安全,我們沿著山體向上,用鋼釘、鋼管等在峭壁上架設起100多米高的梯子,大家説這就是工人作業的‘天梯’;然後再繞著山體,用鋼絲繩在峭壁上拉起4萬多米長的安全繩,工人們説這是大家的‘生命線’。

今年12月,工人沿著“天梯”爬上綠油油的板槽開展養護作業。黎寒池攝

今年3月,工人沿著狹窄的板槽前往下一個作業區。黎寒池攝

“養護作業是山體生態復綠工程最後一個階段,我們要確保90%以上綠植都能成活。”陳超宇説,養護作業主要是修復供水管道,補種苗木,該項工作將持續一年。

今年3月,工人爬上“天梯”,準備進入作業區種植樹苗。黎寒池攝

工人何定慶背著樹苗在板槽上檢查樹苗成活情況。黎寒池攝

近年來,柳州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多措並舉對歷史遺留的廢棄礦山山體進行綠化生態修復。樓梯山是柳州市城區範圍內生態修復的第16座廢棄礦山。目前,柳州已完成生態修復的礦山總面積達64公頃,修復後盤活利用礦山四週土地98公頃。昔日礦山身上的“生態瘡疤”,正在蝶變為生機盎然的全新生態景觀。



(編輯:曹洋  責任編輯:曹洋)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