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歲的強巴出生在西藏那曲市尼瑪縣卓尼鄉,那裏是羌塘草原深處的牧區,海拔4700多米。強巴曾經以為,自己的一生可能都會在雪域高原度過。
2020年,大學畢業後,就職于西藏一家企業的強巴得知中國海油在西藏招聘大學畢業生,懷著試一試的心態報了名,從此命運發生了改變。當年9月,強巴成為一名海上石油工人,從雪域高原來到大海,迄今已在秦皇島32-6油田工作了三年多。
回想剛到海上的時候,他也有過退縮。他説:“兩地之間相距4000多公里,海拔落差4000多米,路途長達3天,疲憊與醉氧,給身體帶來不小的衝擊。在海上對親人的思念,也一度讓我打起退堂鼓。”在公司和同事們的關心幫助下,強巴逐漸適應,完成了從草原到大海的角色轉換。
強巴工作的秦皇島32-6油田屬於渤海油田,作為一名生産操作工,主要負責本設施原油處理系統和生産污水處理系統的安全生産和穩定運作。
海上工作是28天一個班次進行輪換。海休期間,強巴會到全國各地旅行,但更多的時候是回羌塘草原與家人團聚。不錯的收入和廣闊的見識,強巴不知不覺成了家鄉人眼裏的榜樣。
“同齡人都喜歡跟我聊天,孩子們也喜歡圍著我,聽我講海上的生活,了解外面的世界。”他説。
強巴在秦皇島32-6油田“渤海世紀號”(FPSO)16萬噸級浮式生産儲油裝置上的中央控制室進行參數核對和調整(3月7日攝,攝影:新華社記者姜帆)
強巴在秦皇島32-6油田“渤海世紀號”(FPSO)16萬噸級浮式生産儲油裝置上對責任區域進行日常巡檢(3月7日攝,攝影:新華社記者黃耀漫)
強巴在秦皇島32-6油田“渤海世紀號”(FPSO)16萬噸級浮式生産儲油裝置上檢查原油油樣(3月7日攝,攝影:新華社記者姜帆)
晨光中的秦皇島32-6油田(3月8日攝,攝影:新華社記者姜帆)
在秦皇島32-6油田“渤海世紀號”(FPSO)16萬噸級浮式生産儲油裝置上,強巴(右二)輪班結束後參加班組總結會(3月7日攝,攝影:新華社記者黃耀漫)
夕陽下的秦皇島32-6油田“渤海世紀號”(FPSO)16萬噸級浮式生産儲油裝置的火炬(無人機照片,3月7日攝,攝影:新華社記者姜帆)
晨光中的秦皇島32-6油田“渤海世紀號”(FPSO)16萬噸級浮式生産儲油裝置(無人機照片,3月8日攝,攝影:新華社記者姜帆)
強巴在秦皇島32-6油田“渤海世紀號”(FPSO)16萬噸級浮式生産儲油裝置上對責任區域進行日常巡檢(3月7日攝,攝影:新華社記者姜帆)
海休期間,強巴在尼瑪縣老家參加傳統賽馬節活動(手機照片,新華社發)
強巴在秦皇島32-6油田“渤海世紀號”(FPSO)16萬噸級浮式生産儲油裝置上(3月7日攝,攝影:新華社記者姜帆)
直升機在秦皇島32-6油田“渤海世紀號”(FPSO)16萬噸級浮式生産儲油裝置上降落(3月7日攝)。這是海上石油工人經常使用的交通工具(攝影:新華社記者黃耀漫)
這是秦皇島32-6油田“渤海世紀號”(FPSO)16萬噸級浮式生産儲油裝置(無人機照片,3月8日攝,攝影:新華社記者姜帆)
強巴在秦皇島32-6油田“渤海世紀號”(FPSO)16萬噸級浮式生産儲油裝置上休班的時候進行業務學習。現在他正準備中級操作工資格的考試(3月7日攝,攝影:新華社記者姜帆)
強巴在秦皇島32-6油田“渤海世紀號”(FPSO)16萬噸級浮式生産儲油裝置上觀察設備運轉情況(3月7日攝,攝影:新華社記者黃耀漫)
強巴在秦皇島32-6油田“渤海世紀號”(FPSO)16萬噸級浮式生産儲油裝置上觀察設備運轉情況(3月7日攝,攝影:新華社記者黃耀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