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三北工程三大標誌性戰役均已全面打響,在建設過程中,一定要堅持‘以水定綠’。”今年“兩會”,全國政協委員李彬關心的依然是“水”。
作為內蒙古自治區水利廳副廳長,李彬在水利系統已工作了近40年,對三北地區的水情如數家珍。
“一是降水稀少決定了區域生態環境的脆弱性。”李彬解釋説,三大標誌性戰役主戰場的降水量從東部的400毫米左右,向西逐步遞減至不足50毫米。“降水量200毫米左右,一般為草原生態系統;100毫米以下的,為荒漠戈壁生態系統,這是自然的選擇,更是自然規律。水利部與各省區在‘應治盡治’的原則下進行了測算,處於三大戰役主戰場的內蒙古和新疆有40%至50%國土面積的水土流失不可完全治理,主要為荒漠和戈壁。”
二是區域水資源供需矛盾非常突出。據了解,三大標誌性戰役主戰場內常年有水的河流只有黃河,而黑河等其他河流多為季節性河流;西遼河常年斷流,且流域內地下水超採嚴重。
“三是不合理的利用和治理方式加劇了三大標誌性戰役的難度。”李彬發現,西遼河等區域“水糧矛盾”問題突出;同時,受楊樹等喬木種植過多和地下水位下降等綜合因素影響,“小老頭”樹現象多發。一些地區超過水資源承載能力過度種植喬木,不僅超量耗費了水資源,還消耗了大量的財力物力,陷入惡性迴圈。
“習近平總書記已經多次強調要‘以水定綠、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産’。下一步,我們在推進工程建設中,要時刻謹記這些原則。”
李彬建議説:一是要尊重自然規律,因地制宜實施防治措施。對於原生的沙漠、戈壁和荒漠,應以自然修復和保護為主;對因為人類過度開發而産生的沙化和荒漠化土地,要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宜沙則沙、宜荒則荒。
二是科學精準實施防治措施。一方面要立足不同區域水資源條件,合理確定喬灌草比例和治理措施;另一方面,通過精細化調度,用好雨洪水資源,也要千方百計地增加水資源的有效供給,如應研究將黃河淩汛期和夏汛期洪水資源作為其水源的可行性和實施路徑。
三是統籌好三大戰役與地下水超採治理、糧食安全等關係。李彬強調説:一方面,建議國家有關部委統籌考慮糧食生産和生態安全,研究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如西遼河流域,灌溉面積不減,就無法解決地下水超採問題;地下水位不回升,現有喬木都難以長期存活,科爾沁沙地殲滅戰將面臨巨大挑戰。”另一方面,建議結合國家水網規劃和建設,加快推進向西遼河、黃河等流域調水。(文:高志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