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礦山還能變成景區,這有點超乎我的想像。”家住海澱區的張哲在中國地質博物館參觀《亮麗北疆逐綠而行——內蒙古綠色礦山特展》時驚嘆不已。
近年來,內蒙古全面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持續推進礦區地質環境修復治理,不斷提升礦山的資源綜合利用水準,綠色礦山建設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堅持綠色發展紮緊制度牢籠
內蒙古是礦産資源大區,是我國重要能源資源基地,煤炭、稀土等21種重要礦産保有資源量居全國首位。如何在經濟發展中保護生態環境,持續推進礦區地質環境修復治理,是內蒙古必須要做好的一道“必答題”。
據了解,“十三五”以來,內蒙古先後制定出臺綠色礦山建設方案、建設規劃、評估辦法、建設評價指標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全面推進綠色礦山建設。
據內蒙古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工作人員介紹,自治區黨委十屆九次全會明確提出,在全區全面開展綠色礦山建設行動,通過幾年的努力,解決礦業發展影響生態環境的突出問題。這標誌著全區綠色礦山建設步入快車道,由部門行為提升到政府層面,成為內蒙古礦業高品質發展的頭等大事。
2017年,內蒙古出臺了全國首個以省級政府名義印發實施的《內蒙古自治區綠色礦山建設方案》。此後,相繼印發《內蒙古自治區礦山環境治理實施方案》,修編《內蒙古自治區綠色礦山建設方案》《內蒙古自治區地質環境保護條例》,首次將綠色礦山建設納入條例,綠色礦山建設的法治體系、制度標準日趨完善。
相繼出臺了《內蒙古自治區綠色礦山建設三年推進計劃》《內蒙古自治區綠色礦山建設規劃》《內蒙古自治區綠色礦山名錄管理辦法》,建立了煤炭、有色金屬、地熱礦泉水、建築用砂石土等八大行業綠色礦山建設的行業標準體系。切實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要求融入到思想和行動中,貫穿于礦産資源勘查、開發利用和保護全過程。
據統計,2011年至2014年,內蒙古35家礦山入選國家級綠色礦山試點。截至2023年底,全區共有344家礦山納入綠色礦山名錄,其中47家納入國家綠色礦山名錄。
修復“生態包袱”讓礦山變“綠水青山”
近年來,內蒙古全力推進礦山生態修復工作,並將修復治理延伸至礦山建設、生産、運輸等環節,推動礦區整體環境顯著提升。
走進鄂爾多斯市東勝區民達煤礦回填復墾區,長勢喜人的玉米大田一眼望不到邊,碧波盪漾的人工湖仿佛鑲嵌于青山之間的美玉,穿過一片片綠色的田園,種植區內270棟種植瓜果、蔬菜、花卉的大棚陸熟,滿棚清香……鄂爾多斯市民達煤炭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盧正軍説,目前,民達煤礦已利用回填區治理成片農田3500余畝,回填復墾區總計綠化面積達1.4萬畝,種植蘋果、杏樹等植物5萬餘株,年産生豬1萬餘頭,牛、羊、驢等牲畜4000余頭只,實現了回填後區域種養殖全覆蓋。
玉龍礦業採用草灌結合的方式,選用與周邊自然生長相同的多年生羊草、披鹼草、冰草、一年生燕麥等種子、檸條灌木等植被,以進一步增加綠化面積,促進生態系統的恢復。截至2023年11月,治理區已基本恢復為天然牧草地,礦區綠化覆蓋率已達到可綠化面積的100%。
黑岱溝露天煤礦是神華集團準能公司旗下的重要煤礦,也是我國自行設計、施工的特大型露天煤礦。近年來,該礦企以建設綠色礦山為契機,依託豐富的人文、礦業遺跡,全面打造工業文化、紅色文化、農耕文化、地域文化展示平臺,建成一批集畜牧養殖、林果産業、生態碳匯、紅色教育和工業科普為一體的標誌性生態品牌工程。2023年,礦山生態旅遊區接待遊客12萬餘人次,輻射帶動周邊景區接待遊客80萬餘人次,為當地創造收益2億元。
民達煤礦、黑岱溝露天煤礦不是個例。在內蒙古,隨著綠色礦山建設的不斷深入,宜草則草,宜林則林,結合科學種養提高植被覆蓋率,草原上的塊塊“斑禿”逐漸變回片片“綠毯”,以“綠”為底的礦山建設已經成為常態。
逐綠而行要“面子”也要“裏子”
看著綠不算“綠”。
“推進綠色礦山建設,要實現環境生態化、開採方式科學化、資源利用高效化、管理資訊數字化和礦區社區和諧化。”內蒙古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相關工作人員説,要把綠色發展理念貫穿于礦産資源開發全過程中。
華能伊敏煤電公司伊敏露天礦利用“煤電一體化”生産優勢,通過採用綠色採礦工藝和先進復墾綠化技術,實現煤、電、水、灰、土的高效迴圈利用,逐步建立了涵蓋生産、工程與科研相結合,適應呼倫貝爾地區草原生態恢復的伊敏模式。
“以前是我們工人下井挖煤,後來上了機械採煤,現在都是5G覆蓋全流程智慧操作,基本做到了井下不見人,採煤不見煤。”王立志在呼倫貝爾市一家國有煤企工作了30多年,2021年退休。“從傳統粗放的開採方式到深耕細作綠色發展,內蒙古礦業已經步入綠色可持續發展的良性迴圈軌道。”
只是看到“綠”還不行,還要向“綠”要效益。內蒙古農業大學沙漠治理學院李鋼鐵教授在鄂爾多斯市滿來梁煤礦復墾區種下了一大片試驗田。“一種是巨菌草,它有改良土壤的作用,作為一種飼草料畝産要遠高於青貯;一種是文冠果,可以榨油,含不飽和脂肪酸等各項指標都優於橄欖油,市場前景很好。另外,文冠果葉還可以做茶品,非常適合飲用。”
在推進綠色礦山建設中,內蒙古堅持規定動作不走形,自選動作各放異彩。諸多礦區創新新思路、新模式,生態+光伏、礦區+旅遊、地企融合等模式為我國礦區綠色發展提供了有益啟示。
2023年,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等機構聯合發佈的一份《內蒙古採煤沉陷區生態修復與可再生能源利用研究》報告以鄂爾多斯市布爾臺煤礦為例,總結了其利用採煤沉陷區發展“生態+光伏”,將生態修復、可再生能源利用與社區惠益共用等相融合的生態治理新模式。報告認為,內蒙古採煤沉陷區及廢棄煤礦礦區生態修復與可再生能源利用前景廣闊。據了解,該項目建設裝機容量為50萬千瓦的光伏電站,年均發電量約9萬千瓦時,可實現年産值約2.55億元,實現稅收收入約5千萬元,為當地農牧民每人每年固定增收1000元。
呼倫貝爾草原腹地的金驕草原景區是在礦坑修復後建成的。景區負責人布仁巴雅爾説:“經過6年治理,草原上9萬平方米的‘瘡疤’變成了草地,現在這裡已經成為黨員群眾教學體驗基地,也是滿洲裏幹部學院現場教學點。已有來自各地的200多個基層黨組織在這裡參加學習教育。”
如何實現礦區社區和諧?近年來,內蒙古積極引導礦山企業增強社會責任意識,積極幫助當地加強基礎設施和民生工程建設,吸納本地勞動力就業。
“以前村民是往外跑,現在又陸續回來了。”鄂爾多斯市滿賴村黨支部書記秦嶺説,因為採煤,村裏部分土地變成了沉陷區,2023年,由蒙泰集團滿來梁煤礦和我們村集體共同打造了一片集種植、養殖、餐飲和娛樂休閒為一體的綜合性農莊,佔地700多畝,由全體村民參股的滿賴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經營,同時吸納了部分村民就業。在礦企的幫助下,我們還要依託農莊大力發展種養殖産業鏈,壯大集體經濟,吸納更多的村民就業。
(文:呂興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