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不斷加大荒漠化防治力度,荒漠化防治取得顯著成效。2023年6月6日,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座談會強調,要堅持系統觀念,紮實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突出治理重點,全力打好三大標誌性戰役;堅持科學治沙,全面提升荒漠化生態系統品質和穩定性。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堅定了我們打好‘三北’工程三大標誌性戰役的決心。”蔣齊委員説。
圍繞提高防沙治沙畝均投入標準、加強騰格裏沙漠跨省區聯防聯治、加強“三北”工程農田防護林建設等,蔣齊委員開展了深入調研走訪,建議穩步推進新時期“三北”工程攻堅戰高品質發展。
適當提高防沙治沙畝均投入標準
作為寧夏農林科學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所長,蔣齊委員紮根寧夏揚黃新灌區、黃土高原、毛烏素沙地,開展小流域綜合治理、沙漠化土地綜合整治、資源植物保護培植、沙産業開發等研究示範工作,足跡踏遍寧夏山川,用青春和汗水染綠了片片荒灘。
蔣齊認為,實現《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提出到2035年全國森林覆蓋率提高至26%的目標,三北地區是重點增綠空間。近年來,三北地區各省區大力推進荒漠化綜合治理和防沙治沙工作,不斷擴大綠色空間,推動山川大地由黃變綠,使我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持續保持“雙縮減”。但三北地區沙化土地面積大、分佈廣、治理難度大的基本面尚未根本改變,加之受降水等資源稟賦的影響,植綠難度和成本逐年增加。
長期以來,三北地區的荒漠化治理資金由中央財政畝均補助資金和各省區及市縣財政的畝均補助資金構成。由於經濟欠發達,三北地區地方財政主要依靠中央財政轉移支付資金予以保障。各地生態修復預算資金主要用於修復治理後期的養護管理,荒漠化綜合防治和防沙治沙資金十分有限,一定程度上影響和制約了荒漠化治理進程及成效。
蔣齊建議,在國家層面提高荒漠化治理標準,適當提高喬木林、灌木林、防沙治沙畝均投入標準,通過工程治沙、種植、封育等多種方式綜合治理,提高荒漠化地區的治理品質和成效。
加強騰格裏沙漠跨省區聯防聯治
騰格裏沙漠跨越內蒙古阿拉善盟、甘肅武威市、寧夏中衛市等三省(區)三市(盟),是我國西北路沙塵的主要策源地,是我國自然條件最惡劣的地區之一。騰格裏沙漠(賀蘭山西麓)區域是河西走廊-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阻擊戰的關鍵區。
近年來,三地市不斷加大生態保護和修復力度,圍繞騰格裏沙漠防沙治沙目標任務,在各自行政轄區推進了“三北”工程五期建設、退耕還林、沙化土地封禁保護、規模化防沙治沙、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等重點生態工程,實現重點治理區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呈現“雙縮減”。
由於騰格裏沙漠被三市(盟)行政分割,聯防聯治的理念落實還不到位,存在風口治沙行動不協同等諸多問題,影響了防沙治沙整體效益的發揮,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一是風沙口多、路徑長和沙源地分佈廣,阻擊難度大;二是防護林體系不完整,防護功能不強;三是各地治理側重不同,未形成聯防聯治合力。
為加強騰格裏沙漠跨省區聯防聯治,蔣齊建議,堅持系統觀念,建立跨區域聯防聯治深度合作機制。按照中央統籌、省區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總要求。三省(區)三市(盟)建立騰格裏沙漠聯防聯治工作協調機制,深化合作、齊抓共管、協調聯動。建立聯席會議制度,研究重大合作事項,聯合開展資源保護巡查執法檢查,依法打擊毗鄰區域破壞生態環境和林草植被資源行為,形成協同治沙、管沙、用沙的工作新局面。
堅持模式創新,推動央地合作互補開展聯防聯治。引入有實力的央企參與騰格裏沙漠的聯防聯治,打破省際省內行政區域界限,探索工程、生物、光伏治沙模式協調發展路徑。統籌採取沙化土地“治”與“防”措施,開創央地合作、政企協同、攜手治沙的工作新局面。
堅持示範引領,打造防沙治沙標誌性樣板工程。將騰格裏沙漠放在大區域景觀尺度下審視,緊盯沙漠邊緣和腹地、上風口和下風口、沙源區和路徑區等關鍵地帶和主要風沙危害區。目標一致、多措並舉、形成合力,重點在交界防風阻沙帶建設、交界退化林草修復建設、産業生態廊道建設、區域綜合治理、科技治沙等5個方面開展跨區域深化合作,著力打造標誌工程、精品工程。
加強“三北”工程農田防護林建設
農田防護林是農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糧食生産具有增産穩産作用。“我國啟動實施三北防護林工程以來,始終把農田防護林置於工程建設的優先發展地位,農田防護林得到了全面快速發展,使得我國東北平原、華北平原、河套平原、汾渭平原、河西走廊等糧食主産區的耕地免受風沙、霜凍和幹熱風等危害,對保障糧食穩産高産發揮了重要作用。”蔣齊委員介紹。
但在實地調研中,蔣齊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對農田防護林認識不足、責任落實不到位、耕地保護壓力等因素,目前的農田防護林建設面臨新造難、更新難、管護難等問題。“三北”工程區農田林網化率已由2010年的54.47%下降到2018年的44.13%,並持續形成下降趨勢,對平原農區糧食安全生産和生態安全屏障穩固構成嚴重威脅。
農田防護林被譽為農業生産的“綠色衛士”,如何在三北地區進一步加強農田防護林建設、保障糧食安全生産?蔣齊建議,全面壓實農田防護林建設責任,在土地綜合整治、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業綜合開發等項目的組織實施中,將農田防護林作為重要的配套基礎設施。明確農業農村部門配套建設農田林網的主體責任,將農田防護林建設作為項目設計、建設、驗收時的重要指標,實行“一票否決”。同時,明確林草主管部門行業監管職責,全程參與農田防護林建設技術指導和核查驗收等環節。
要科學有序開展農田防護林建設。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的意見》及《三北工程六期規劃》精神,因地制宜開展農田林網建設,有序落實規劃任務,構建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需要的農田防護林體系。“同時,要科學合理更新改造老化退化農田防護林,加大老化退化、缺網斷帶農田防護林修復改造力度,把農田防護林建設成為多林種、多樹種並舉,網帶片、喬灌草相結合的高標準農田防護林體系。充分發揮林長製作用,把農田防護林建設、更新、保護納入林長制考核內容,實行嚴格考核,確保現有農田防護林面積不減、功能不降。”蔣齊建議。
強化農田防護林要素保障,完善投入政策,加大中央投資支援農田防護林建設力度。在土地整理、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業綜合開發等項目單列農田防護林的投資份額。保障生態用水,合理佈局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統籌考慮農業節水灌溉和農田林網渠係,合理配置生態用水指標,創新用水模式,保障必需的農田防護林生態用水。加快推進《農田防護林建設技術規程》國家標準制定工作,從政策層面和實施層面解決農田防護林建設用地、資金支援、管理責任等問題。(文:黃山、安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