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安盟:草畜平衡換來金飯碗

發佈時間:2023-06-30 16:05:00丨來源:興安日報丨作者: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草原是牧民的命根子,草好,牛羊就壯,生態越好,牧民就越幸福。


湛藍天空下,微風拂過連綿起伏的山丘,綠茵茵的草地一直延伸到天際。一群群牛羊在草場上閒適地進食……6月23日,走進內蒙古興安盟科右前旗滿族屯滿族鄉,風吹草低,不時可見成群的牛羊和牧民一張張幸福的笑臉。

“按同樣的草場養殖成本計算,45畝的草場可以養1頭基礎母牛或者5隻基礎母羊,‘改羊增牛’不僅能夠幫助牧民增産增收,更能減輕草場壓力,是實現草畜雙豐收的良好決策。”科右前旗副旗長、滿族屯滿族鄉黨委書記白文傑介紹説,養畜結構要因地制宜,如果不轉型,家庭牧場既會對生態造成危害,又將遭受經濟損失。

白文傑的一筆經濟賬理清了當地牧民群眾立足生態發展産業的思路。滿族屯滿族鄉是以畜牧業發展為主的鄉鎮,全鄉養殖牲畜42萬頭(只)。為了保護草原生態環境、為草原“減壓”的同時不減少牧民收入,近年來,該鄉實施“改羊增牛”戰略,成功帶領牧民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和養羊相比,養牛需要的人工少,對草場傷害更低,收入還增加了不少。”走進滿族屯滿族鄉特門烏拉養殖專業合作社,合作社負責人韓恩成正在為新生牛犢清理牛圈。作為該鄉“改羊增牛”示範戶的他,在賣掉自家200隻羊後引進了優質西門塔爾牛,相繼建設完成3座標準化棚圈、一座儲草庫,肉牛存欄量由6頭髮展到120多頭,年收入達80萬元。 

“改羊增牛”改變了滿族屯滿族鄉牧民傳統的“耗草養殖”生産方式,激發了草原牧民多産業發展模式,為“草原母親”減壓。 

在阿拉坦敖都嘎查西恩尼根家庭牧場,牧民義樂呼有條不紊地把剛擠出的鮮奶倒入鍋內,準備開始今天的奶製品製作,義樂呼掌握的奶製品製作技藝有10余種,每年通過銷售手工奶製品增收10萬元以上。

“我們在保證增收的同時,也要保護好家門口的這片‘母親草原’,發展奶製品産業同樣可以增收。”在該鄉黨委、政府的扶持下,義樂呼曾經30平方米的小作坊變成了現在300余平方米的製作車間。

不只“改羊增牛”見實效,在扎賚特旗巴達爾胡鎮烏都岱嘎查肉牛集中繁育育肥基地,“代養托養”模式下的舍飼養殖同樣實現了保護草原、增加養殖量。

“自己養牛不僅需要考慮放牧、餵養的人工成本,還有承擔意外傷亡的風險。如今,我們把肉牛送到育肥基地進行舍飼養殖,通過集中科學養殖既降低了風險,也能更好地保護我們周邊的草原生態環境。”烏都岱嘎查村民丁艷強家有53頭西門塔爾牛,2020年,他放棄了自己牧養的養殖模式,把肉牛全部送往育肥基地,如今他每年每頭牛可獲得分紅2000元,閒時務工增收近5萬元。

“我們基地是整合防災減災、集中舍飼、生態保護等功能,集肉牛養殖、飼草儲運、有機肥場為一體的綜合性項目,通過代養分紅、群眾聯戶養殖、村企互利三種模式,實現草畜平衡區內牧民舍飼、半舍飼養殖化,確保草原不過載,牧民養殖量還有增加,不斷推進草畜平衡。”烏都岱嘎查肉牛集中繁育育肥基地負責人王剛介紹,預計到2025年,該基地可為當地養殖戶提供係譜完整基礎母牛約4000頭,60萬畝草場得到休養生息,草原載畜壓力將進一步減小,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步提升。

草原是牧民的命根子,草好,牛羊就壯,生態越好,牧民就越幸福。如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每個興安盟人民心裏深深印刻,草原變得更茂盛了、生活變得更美了、端上綠色生態“金飯碗”,日子變得更好了。

興安盟天然草原植被覆蓋率達74.14%,近年來,興安盟將草畜平衡作為落實“五大任務”、築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的重要抓手,積極落實草畜平衡相關政策,採取“改羊增牛”,舍飼養殖,輪牧、禁牧等措施,合理利用草原資源、強化草原生態保護,力爭讓草原生態優美、牧民收入持續增長、經濟發展品質不斷提升,牧民與草原和諧共生的生態美景在興安大地徐徐展開。(文:劉也,圖:興安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