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團結之花常開長盛:興安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紀實

發佈時間:2023-04-21 10:40:21丨來源:中國網丨作者:烏仁陶迪 周艷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綠色家園,紅色熱土。興安盟各族群眾守望相助,團結奮鬥,傳承紅色基因,引領綠色發展。

興安盟,綠色家園,紅色熱土。作為內蒙古自治政府的誕生地和中國共産黨領導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首創之地、成功實踐之地,興安盟各族人民在長期發展中形成了民族團結的優良傳統,傳承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光榮歷史。長期以來,興安盟各族群眾守望相助,團結奮鬥,傳承紅色基因,引領綠色發展,連續兩次被國家民委命名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盟”。

弘揚和傳承民族手工藝(來源:興安盟民族事務委員會)

黨的十八大以來,興安盟牢牢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積極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快推動民族地區現代化建設步伐,推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品質發展,讓民族團結之花在興安大地上常開長盛。

近年來,興安盟在黨中央和自治區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自治區黨委決策部署,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創造性構建“14466”工作體系,不斷深化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創新成立“興安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中心”和1088個覆蓋盟旗鄉村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會”,積極實施“石榴籽計劃”,深入開展“石榴籽同心築夢”系列主題實踐活動,不斷挖掘民族團結的生動故事和感人事跡,大力弘揚軍民守望相助、共同戍邊的阿爾山三角山哨所“相思樹”精神,持續推動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品質發展。

載歌載舞歌唱幸福生活(來源:興安盟民族事務委員會)

曾有“內蒙古最窮地”之稱的興安盟,此前有10.5萬名貧困人口,為帶領各族群眾脫貧,黨的十八大以來,興安盟把産業扶貧作為重中之重,同時多措並舉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難題,小康路上不讓一個民族、一名群眾掉隊。如今,興安盟6個貧困旗縣市、602個貧困嘎查村全部摘帽出列。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連續三年增速全區第一,城鄉居民收入分別突破3萬元、1萬元大關,比“十二五”初期翻了一番。興安盟各族群眾如同一朵朵石榴花競相綻放,成為內蒙古大草原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全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齊曉景,她用自己的智慧和熱情帶動各族群眾共同致富,為鄉村振興奉獻著自己的力量。她結合本地實際,創造了“贈雞還蛋”“贈雞還雞”“贈苗還肉”和“送訂單”四種扶貧模式,把貧困戶與合作社緊密結合在一起,帶領各族群眾增收致富。2023年,她還創辦了番茄公社迷你田園綜合體項目,促進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讓各族群眾就地就業,提高了收入。除此之外,齊曉景在番茄大院開設國學小課堂,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開展鄉村徒步、國風茶藝等活動,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

全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齊曉景(中)給農民講解種植技術(來源:興安日報社)

走進興安盟扎賚特旗阿爾本格勒鎮瑞秋農牧專業合作社黑木耳種植基地,村民趙國軍和妻子嫺熟地採摘著木耳。幾年前,趙國軍還是建檔立卡戶,戴著貧困戶的“帽子”,難談幸福更難找媳婦。在扎賚特旗阿爾本格勒鎮瑞秋農牧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馬和平的幫助下,趙國軍種起了黑木耳菌棒,不但成功脫了貧,還娶了媳婦,過上了幸福生活。理事長馬和平是一位80後蒙古族青年,多年來,他帶領各族群眾種植黑木耳菌棒,讓小小的黑木耳成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接力棒”,目前輻射帶動600余戶農牧戶種植黑木耳,帶動1200余人就業增收。

扎賚特旗阿爾本格勒鎮瑞秋農牧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馬和平在曬木耳(來源:興安日報社)

在多民族聚居的興安盟,民族團結就像陽光和空氣一樣,內化於心,外化于行,已深深融入各民族的血脈。這些年,興安盟努力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進一步夯實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思想基礎。城市社區開展民族美食百家宴、鄰居節活動,增進了各民族鄰里之間的交往;農村牧區引導漢族、蒙古族、朝鮮族等各族農牧民互幫互學種植養殖技術,攜手共同走上致富路;學校緊緊圍繞十項主題活動,將愛我中華的種子深深植根于青少年心中;邊防部隊積極深化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開展形式多樣的軍民共建活動。

多年來,興安盟把繼承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紅色興安精神擺在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突出位置,創作了《讚歌》《金色搖籃》等一大批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展現良好內蒙古形象和興安盟風采的藝術精品。興安盟烏蘭牧騎群舞《金色搖籃》獲全區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以“民族大團結”為主題的“最長的蒙古族刺繡長卷”創造“大世界基尼斯(中國之最)”紀錄……

以點串線、以線連片、以片帶面,鮮艷奪目的民族團結進步之花,綻放在興安盟大地上。興安盟先後創成11個國家級、59個自治區級和221個盟級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示範單位。涌現出了全國脫貧攻堅楷模白晶瑩,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王淑琴、雲峰、樸成奎等民族團結先進模範人物。

全國脫貧攻堅楷模白晶瑩(左一)介紹蒙古族刺繡(來源:興安盟民族事務委員會)

近年來,興安盟全面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教學。全面推行使用國家統編教材,積極開展教師教學能力培訓,確保各族青少年掌握和使用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堅持試點先行,在少數民族人口比例高的地區開設“國通語夜校”和“草原流動課堂”,有效推動了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在少數民族地區的普及。截至目前,興安盟68所民族語言授課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一至八年級統編三科以及五十三所民族語言授課幼兒園全部使用國家通用語言進行教育教學。

興安盟141萬各族群眾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大草原上時時處處上演著民族團結進步好故事。

邁步新征程,興安盟各族人民將緊緊抓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認真踐行“守望相助、團結奮鬥”的殷切囑託,匯聚起磅薄力量,譜寫出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品質發展新篇章,讓“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盟”崇高榮譽永放光彩。(文:烏仁陶迪 周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