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亞平:生態保護與建設永遠需要敬終如始、逆水行舟

發佈時間:2022-11-04 15:11:44丨來源:人民政協報丨作者:任亞平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生態環境的保護與建設永遠需要敬終如始、逆水行舟。

黨的二十大報告總結生態文明建設成效時,重申了我國近年來生態環境保護髮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我們的祖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但二十大報告同時也指出,生態環境保護的任務依然艱巨。這一判斷非常清醒、理性、切合實際,資源環境領域我們仍然需要應對不少挑戰。

青藏高原山青草綠天藍水美,生態建設成果顯著(攝影:中國網記者 王金梅)

我們要努力緩解支撐高品質發展的資源約束。以前我們常講中國地大物博,但平均到14億人頭上,只能算“地大物薄”。當前除煤炭等資源外,多數戰略資源對外依存度較高。如錫、鈦、天然氣以及鉀鹽、重稀土、金、鉭、鋰鹽、石油、銅、鋁、錳、鐵礦石、鋯鉿、鎳、鈷、鉻鐵礦、鈮鐵等都需要大量進口,有的甚至主要依靠進口。尤其是對下一步新能源發展至關重要的鋰和鎳等戰略資源,也主要依賴國外市場供應,容易被人卡了脖子。2021年,全國進口原油支出1.6萬億元,進口鐵礦石支出1.2萬億元,進口銅精礦3600億元、天然氣2800億元,代價不菲。緩解資源供需矛盾,解決資源約束問題,就必須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過程中,實施全面節約戰略,推進各類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加快構建廢棄物迴圈利用體系。一手抓節流,還要一手抓開源,想方設法在構建國內國際雙迴圈格局中拓展和穩固資源供應鏈條,確保我國現代化發展具有足夠的戰略資源支撐。

鳥兒在廣西山口紅樹林生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淺水處覓食(10月23日攝,攝影:新華社記者 張愛林)

我們要持續鞏固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的成果。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成效有目共睹。但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是一場持久戰,不可能一勞永逸、一蹴而就,可以説長期處在好轉與惡化的十字路口。生態環境的保護與建設永遠需要敬終如始、逆水行舟。尤其是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下,平衡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難題面臨較大挑戰,有些地區和領域,始終存在粗放發展、吃生態環境老本換取一時經濟增長的衝動,而把生態環保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還沒有成為普遍性的實踐。可以説,不論從主觀還是客觀上看,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的成果都有待進一步鞏固。想要在生態環保方面“更上層樓”而不是“前功盡棄”,就必須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繼續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統籌産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提升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穩定性和持續性,不斷鞏固和拓展生態文明建設成效。

青海茶卡鹽湖蘊藏豐富,是我國重要的資源寶地(攝影:中國網記者 王金梅)

我們要有效應對生態環境領域的國際壓力。西方國家不斷編造“中國環境威脅論”。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等西方智庫就提出:“中國的崛起加速了全球化的發展,若我們承認地球資源是有限度的,且我們暫時找不到組織全球商業和消費的更優方法,那這種加速的全球化是有風險的,我們將面臨氣候和生物多樣性等多方面的災難。”這是在借資源環境説事,否定中國發展的權利。在碳排放問題上,西方只談總量,不談每人平均;只談現在,不談歷史。從2019年每人平均CO2排放量看,加拿大16.55噸,美國15.32噸,南韓13.03噸,日本10.49噸,德國9.91噸,而我國只有9.21噸;1850年以來,美國累計碳排放量5090億噸,中國僅2840億噸。但西方包括美國咬定是中國“威脅”了全球環境。美國和歐盟都在積極謀劃碳稅計劃,準備對來自中國等地的進口商品徵收碳關稅,一則補貼國民,二則遏制我國發展。這些壓力,都需要我們主動應對。我國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公平原則、各自能力原則,抵制“碳干涉”和“綠色陷阱”,同時積極參與全球環境與氣候治理,提出了“雙碳”承諾。這對我國來説是新的挑戰,需要迎難而上,因為在高速增長中實現減碳國際上還沒有先例。應對西方的“碳干涉”和“碳殖民”,就必須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這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在辦好我們自己的事的基礎上,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治理,在維護好自身發展權益、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同時,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力量。

內蒙古霍林郭勒礦山修復為草原撫平“創傷”披上綠裝

(作者: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原主席 任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