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縣:守護綠水青山 收穫金山銀山

發佈時間:2022-05-30 14:19:58丨來源:西海都市報丨作者:呂錦武丨責任編輯:阿藝思

河南縣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縣地處青、甘、川三省交界,素有青海“南大門”之稱。

這裡風光秀麗,全域有機。

河南縣城全景

近年來,河南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力打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將生態保護優先作為第一抉擇,突出綠色發展這個重點,全力推進“禁塑令”、縣級幹部責任田、生態保護工程等一系列創新務實舉措,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一張綠色名片

河南縣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河南縣副縣長旦正才讓告訴記者,河南縣圍繞白色污染治理,連續19年將“禁塑”作為一項利長遠、惠民生的工程來抓,通過廣泛宣傳,倡導低碳、節儉、綠色環保的生産生活方式,持續鞏固“禁塑”成果,治理白色污染。如今,河南縣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拎著不織布袋、編織袋的農牧民,大大小小的店舖裏塑膠袋難尋蹤跡。“禁塑”已成為全縣幹部群眾內化於心、外化于行的自覺行動,形成了河南縣獨具特色的生態文化理念。

發揮“關鍵少數”助力改善草原生態環境,河南縣嚴格落實縣級領導幹部生態責任田制度,全面加強全社會對草原生態治理的重視程度,創新可複製的天然草原綜合治理模式,從根本上帶動全縣草原生態綜合治理工作,使草原生態退化得到有效遏制。

積極打造“全域無廢示範縣”,完善各部門“協調聯動、互補互促互推”工作機制,推進農牧區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向“規範化、標準化、升級化”發展,形成了每月2次集中打掃環境衛生的長效機制。五年來,累計投資2283萬元實施牧區環境綜合整治項目,覆蓋6個鄉鎮39個行政村和4個社區,形成“戶集、村收、縣轉運處理”“戶集、村收、鄉鎮轉運處理”和“戶集、村收、村處理”三種垃圾處理模式,城鄉一體化垃圾處理體系基本建成,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率達97.75%。

通過一系列創新務實舉措,河南縣生態環境持續向好,成為野生動物棲息的樂園。目前,河南縣發現各種野生動物三百餘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有雪豹、黑頸鶴、金雕等15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有馬鹿、鬣羚等30種;省級保護野生動物有雪雞、環頸雉等35種;野生植物和名貴藥材有450余種,這是大自然的饋贈,也是河南縣引以為傲的綠色家底。

五年來,河南縣累計安排生態環境保護領域資金2.6億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積74.91平方公里,完成退牧還草圍欄建設總規模6.7公頃,治理黑土灘2萬公頃。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持續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力度,深入推進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和環境保護工作,國土綠化工作深入推進,累計完成造林綠化3400公頃,草原綜合植被覆蓋率71.7%。

2021年,天然草原總鮮草産量平均提升到8083千克/公頃,其中可食鮮草産量達到6790千克/公頃,草群平均高度21.6釐米,植被平均蓋度90.6%,生態底色更加亮麗,河南縣再次呈現出“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詩情畫卷。

旦正才讓説,河南縣各族群眾像珍惜生命一樣珍惜綠色,從沒有停止過追尋綠色的腳步,以實際行動踐行“兩山”理念,如今,綠色已成為河南縣最鮮明、最亮麗的生態底色。

近年來,河南縣先後榮獲“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第五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三項生態環保領域“國字號”殊榮。

河曲草原上的歐拉羊

一條發展路徑

生態是河南縣最寶貴的資源、最明顯的優勢,保護好生態是河南縣最重要的擔當,更是河南縣不斷前行的永恒動力,以産業生態化和生態産業化為主體的生態經濟,已經成為河南縣現代化建設的首選經濟模式。

做強生態有機畜牧業産業子鏈條。河南縣積極融入全省綠色有機農畜産品輸出地建設,持續加大特色産品開發力度。自2007年至今,已連續15年通過有機再認證,獲得14項綠色食品認證證書,5項有機食品認證,河曲馬、歐拉羊、雪多牦牛相繼入選國家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並榮獲“國字號”地理標誌稱號。河南縣與天津科技大學聯合成立綠色有機産品研究院,研發出有市場、有特色、有競爭力的有機牦牛蛋白粉、中老年奶粉等330余種新産品,完成26項144類商標註冊,畜牧業系列産品拓展到33種,牦牛奶咖啡、青稞啤酒等産品相繼投放市場,河南縣被評為首批國家級農業現代化示範區。

同時,雪多牦牛、歐拉羊等14個系列産品喜獲中國有機食品和綠色食品雙認證。雪多牦牛肉系列産品榮獲青海省綠色有機農畜産品“百佳優品”稱號。啟龍牧場有糖型和無糖型舒脂牦牛酸奶榮獲國家A級綠色食品認證。

河南縣有機産業園區管委會主任公保東智告訴記者,河南縣以創建國家農村産業融合發展示範縣為目標,堅定不移走“園區+企業+合作社+牧戶”的生態有機畜牧業發展路徑,加強有機畜牧業與文旅産業、健康産業、網際網路電商等多元業態融合發展,努力打造高原現代有機畜牧業生産基地,實現由有機畜牧業大縣向高端有機畜牧業強縣轉變。

做活蒙藏醫藥産業子鏈條。將蒙藏醫藥産業作為惠民利民的特色産業來打造,建成高原醫學博士研究生工作站、實驗室、現代化示範中心、製劑質檢中心。211種蒙藏藥已註冊備案,蒙藏醫藥産業化、集約化、品牌化水準不斷提高,將豐富的資源優勢轉化為高附加值的蒙藏醫藥産業鏈,推動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河南縣蒙藏醫院院長尖措告訴記者,河南縣已建成蒙藏醫院“一站一室兩中心”,重點研發以蒙藏藥為原料的特色蒙藏藥飲片、功能性飲料、蒙藏藥湯劑、噴劑等産品,全方位全週期滿足不同人群保健、康養、預防等多元化需求,全力打造青、甘、川三省獨具特色的蒙藏醫藥生産示範基地。以蒙藏醫藥産業發展帶動就業及地區經濟收入增長,創新蒙藏醫藥與文化旅遊融合發展,讓更多群眾共用蒙藏醫藥産業發展成果。2021年,河南縣蒙藏藥業實現年産值3500萬元。

做精文化旅遊産業子鏈條。以打造“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為戰略導向,以全域旅遊為引擎,以生態為基礎,以文化為靈魂、以旅遊為依託,創新生態文化、黃河文化、歷史文化、蒙藏醫藥、鄉村振興、數字技術與旅遊業深度融合發展路徑,推進旅遊産業橫向對接和縱向延伸,串聯縣域旅遊景點,構建全域旅遊發展大格局,將河南縣打造成全省知名的“蒙藏醫藥特色小鎮”“黃河上游生態旅遊名縣”“蒙藏文化旅遊大縣”。

做新生態水産業子鏈條。立足天然冰川礦泉水資源優勢,把水産業作為強縣富縣的優勢産業,緊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戰略機遇,做足做好“水”的文章,充分挖掘“一泉雙擁”水資源優勢,分層開發中高端産品,提高市場佔有率和競爭力,把生態水産業打造成集研發、生産、銷售、物流、服務於一體的綜合性飲用水産業集群,打造礦泉水、汽包水、飲用水等一批品種多、品質好的新産品,水生態産業年産值達4.87億元,生態水産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極。

做實現代服務産業子鏈條。河南縣將現代服務業作為興縣活縣的新興産業,加快打造青、甘、川三省物流倉儲服務中心,穩步推進鄉鎮電子商務服務站和電子商務服務店建設,鄉級快遞物流覆蓋率達到100%,28個鄉、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站點建成投運,覆蓋率達到67%;開闢省縣物流專線和鄉村物流專線,培育電子商務快遞物流服務店,形成了縣鄉村三級統一配送體系,“十四五”期間,持續帶動醫療、家政、養老等生活性服務業及物流、電子商務、資訊技術等第三産業快速發展。

河南縣委書記司吉昇告訴記者,河南縣實施好碳匯項目、碳匯量的研究和開發,以碳匯交易為切入點,盤活沉睡的“綠色資産”,在産業鏈條的完善、延伸和發展方式的獨特、多元中,全力以赴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持續激發清潔能源産業綠色發展動能。

近年來,河南縣積極探索“1+5+X”創建成果轉化模式,以“兩山”轉化産業鏈為總鏈,以有機畜牧業、文化旅遊業、蒙藏醫藥業、生態水産業、現代服務業“五大産業鏈”為子鏈,以組織、政策、人才、科技等要素為支撐的“1+5+X”的生態文明建設成果轉化路徑,走出了一條守護綠水青山、收穫金山銀山的高品質發展之路。

(作者:呂錦武 供圖:河南縣委宣傳部 原標題:河南縣 守護綠水青山 收穫金山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