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魏成存:建設的腳步永不停息

發佈時間:2022-05-06 15:45:00丨來源:央廣網丨作者:滕萌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這個漢子年輕的時候也是個白凈的美男子,這一身充滿陽光的膚色,完全是多年來不斷挑戰高海拔機場建設所賜。

近年來,青海民用機場建設以其追趕超越的高速度和高品質贏得了各界的矚目,這樣的成就離不開一群優秀的建設者,在他們之中,有這樣一位佼佼者,他在青海機場的各個建設工地上奮戰二十多年,先後參與或主持了格爾木機場復航建設、格爾木機場一期改擴建工程、西寧機場航站區改擴建工程、玉樹機場新建工程、西寧機場二期改擴建工程、花土溝機場新建工程、格爾木機場二期改擴建工程等眾多重點工程。更可貴的是,他又一次把青海機場建設的寶貴經驗、崇高的責任心,以及“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精神推而廣之,帶到了西藏,帶到了雪域高原更廣闊、更艱苦、更迫切需要民航服務的地方。

他就是魏成存。

人往“高”處走

初見魏成存,你會被他炯炯有神的目光所吸引,然後就是高原建設者的“標配”——粗糙、黝黑的膚色,很難想像眼前這個漢子,年輕的時候也是個白凈的美男子,這一身充滿陽光的膚色,完全是多年來不斷挑戰高海拔機場建設所賜。

1996年,為了讓停航11年的格爾木機場早日復航,剛參加工作的魏成存來到海拔2842米的格爾木機場,開展機場復航前的建設和維修準備工作,從此開始了近二十多年的機場建設生涯,二十多年裏,他奮戰在巴塘草原上的玉樹機場、湟水谷地中的西寧機場、崑崙山腳下的格爾木機場、戈壁瀚海中的花土溝機場,從海拔2179米的西寧機場,到3905米的玉樹機場,所挑戰的高海拔記錄不斷被刷新,但他從來沒想過自己有機會再往“高”處走一步,去西藏挑戰海拔4300米的機場建設。

早在2003年參與格爾木機場一期改擴建工程的時候,魏成存就與同事一起去過西藏出差,當時西藏的惡劣環境給魏成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結束工作返回格爾木的時候他斷定自己這輩子再也不會來西藏了。

然而命運為魏成存安排了更重要的使命。2018年4月,西部機場集團被民航局委以援建西藏阿裏普蘭機場建設的光榮任務,公司領導代表集團公司黨委找到了剛剛結束格爾木機場二期改擴建工程半年多的魏成存,告訴他組織打算委派他援藏並主持新的機場建設的決定。此時魏成存已經47歲,在青海各機場建設任務中馬不停蹄地奮戰了二十多年,往往是一項工程尚未完工,就奔赴下一項工程,剛剛過去的半年多時間雖然不在工地上,但所負責的土地確權等工作也很辛苦,而且他還面臨著兒子要高考、父母年邁多病需要照顧等許多問題,自己的身體也因長年奮戰在高原機場建設一線而存在一些狀況。但千難萬難,魏成存沒有絲毫推辭,他欣然接受了黨和國家賦予的光榮使命,並立即開展前期調研工作。

俗話説“人往高處走”,有幸參與西藏的機場建設,魏成存所感受到的不僅是海拔的單純變高,更是建設難度的新高度、責任的新高度、標準的新高度、信念的新高度,之前他二十餘年兢兢業業地努力,早已為這項工作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任務承接了,但作為家中獨子、頂梁柱如何向家人解釋這件事成了他的心病,一開始他選擇“矇混”過關,瞞了一個多月實在瞞不住了,才向妻子説明實情。當妻子聽説他又要去建機場,而且還是在更加遙遠、艱苦的西藏的時候,多年來獨自撐起一個家的委屈、苦楚涌上心頭,鬧了一個多月矛盾,還説要找公司領導取消任命。在魏成存以及公司領導的思想工作下,妻子最終還是同意了他去西藏支援機場建設。全家人一直隱瞞兩位老人魏成存去西藏援建的事,只怕老人為他擔心,直到88歲的老父親前段時間去世依然不知情。

魏成存説,自己這輩子最幸運的就是有這樣一個支援自己的家庭,正是有了這個家,自己才沒有後顧之憂,才能為國家為人民修建這麼多機場。

隨著所建機場海拔不斷升高,魏成存身體的各項指標也出現了各種預警,但他總是説:“我也是一個有十五年黨齡的老黨員了,時代賦予了我這份職責和使命,如果組織覺得我能力不行把我換掉那我無話可説,但如果因為我自己身體不行向組織申請調換崗位,那我説不出口,自己也絕不甘心”。

正是有了這樣的家庭和精神支撐,魏成存所獲得的榮譽也越來越高,他先後獲得青海省“十一五”建功立業先進個人、青海省勞動模範、青海省“四優”共産黨員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可謂實至名歸、不負韶華。

他的“孩子”們

魏成存之所以能欣然接受去西藏建機場這樣艱巨的任務,除了感到使命光榮、不願辜負黨和國家的信任之外,其實還有一點“私心”,這個小小的“私心”就是作為機場建設者的職業追求。他經常説建設的每一座機場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樣,而他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一個比一個強、一個比一個好。

玉樹機場場址位於著名的“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域,環保要求極高。越是生態脆弱的地方越要保護好環境,為了讓這個“孩子”“相貌”出眾,魏成存主動聯絡當地草原站,充分利用他們多年工作的實際經驗,採用在土方工程前,將原貌腐殖土連片鏟起保存起來,等到土方工程完工後再原地覆蓋、復種適合高原草種的方法,極好地保護了機場的草原環境。通航當日,首航飛機降落在碧綠的草原懷抱,仿佛一幅美麗的畫卷,被稱為“中國最美支線機場”。

花土溝機場坐落在柴達木和阿爾金山兩大茫茫戈壁無人區中心,物資極度匱乏,雖然機場場址周邊遍地都是沙子,卻沒有一粒符合建材標準,所有的砂石料都要從很遠的地方運輸,成本極高。為了讓這個“孩子”身體結實,魏成存和同事們四處打探、在方圓幾十公里範圍內仔細勘察,尋找適合路面施工的建材,最終在70公里外一處廢棄的石棉礦中找到了符合地基處理標準的蛇紋岩石,既節約了成本又利用了尾礦材料,可謂一舉兩得。大家開玩笑説:“花土溝機場跑道是建在玉石上的跑道。”用魏成存的話説:“見了砂石比見了爹娘還親。”

2015年,魏成存與建設團隊在即將投運的花土溝機場航廈前合影(央廣網發 通訊員 供圖)

格爾木機場是40多年的軍民合用機場,地下線纜複雜,在不停航、不停運要求下施工開挖難度極大,任何一根線纜一旦挖斷都有可能造成嚴重後果。魏成存和他的團隊多方尋找圖紙,與老員工交流,極盡可能摸清地下線纜情況,開挖時更是小心謹慎,將任何挖到的線纜都視為在用狀態,最終沒有因施工原因造成機場運作受到影響。工程臨近結束,為了做好機場綠化和文化建設,讓這個“孩子”有漂亮的衣服穿,魏成存通過與市政府積極溝通,爭取了2200萬元的綠化和文化專款費,使老機場的綠化環境和文化氛圍煥然一新。

提起格爾木機場二期改擴建工程,魏成存總是滿懷自豪:“機場航廈的外觀是‘旭日東昇、哈達飄揚’,內部以水波狀頂棚裝飾,寓意‘河流密集的地方’,所有衛生間都是由本地風景裝飾的主題衛生間,在西北民航支線機場中第一個硬體具備人臉識別和一證通關功能,樹立了支線機場‘四型機場’的典範。而這個“孩子”也確實爭氣,工程先後獲得2016年度省級、州級“建築施工安全標準化示範工地”“全國施工安全生産標準化建設工地”、省級優質工程 “江河源”杯等榮譽稱號,格爾木機場建設分部也獲得市委市政府表彰和青海高原“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

然而,即便很驕傲,在魏成存心目中,它依然不是最好的。

“這次援建西藏機場,雖然艱苦,但我不會只想著完成任務,我還要繼續超越,打造精品、建設品質工程!”在魏成存心目中,自己主持建設的機場要一座比一座好,最好的永遠是下一座。

在西藏支援機場建設的魏成存(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床頭的筆電

作為一名數億乃至數十億民航工程的總指揮,可以想像絕對是一件很難的工作,魏成存常説,建機場就是每天不斷面臨新問題、解決新問題的過程。技術的問題、原材料的問題、管理的問題、進度的問題、品質的問題、對外溝通協調的問題,所有問題都解決完畢,就是機場建成的時刻。

魏成存和他的筆電(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魏成存也記不得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無論是工地上的值班室,西寧機場的辦公室,還是在家裏,抑或是各地奔走的賓館,只要是他睡覺的床頭,總會有一本筆電,白天冥思苦想不得其法的難題,往往在半夢半醒之間會靈感迸發,産生不錯的思路,每逢這種時候,無論多麼睏倦,他都會起身把好的想法記錄下來。

建設花土溝機場的時候,某個項目按照行業標準應在土面上覆蓋一層砂礫,然而花土溝機場地處戈壁之中,土面上本身就是砂礫,魏成存認為再鋪是一種浪費,於是和設計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商議可行解決方案,最終經過深思熟慮在筆電上寫下了合理的解決辦法,為工程節省資金近百萬元。

格爾木機場二期改擴建工程的時候,為建設新的航廈舊的油庫要先拆除,期間需要建設臨時油庫來保障航班停靠時的油料供應,要花費資金近百萬元,且審批手續非常複雜,耗時較長。魏成存經過深入思考,在筆電上寫下了“借用軍方油罐和房屋改造臨時加油站”的思路,隨後與軍方溝通,幸運地借用到了軍隊閒置的油罐和庫房,為工程節約了投資,也為新航廈建設爭取了時間。

一些工程最後衝刺階段,為了讓施工單位勞務人員鉚足幹勁,魏成存經過思考,在筆電上寫下了“一日三打卡”的管理方式,指揮部人員每天不定時在工地各處巡查三次,隨身攜帶表格,只要施工單位勞務人員三次打卡都在現場,工程按時完成最後結算時要求施工單位給予獎勵。如此一來施工單位勞務人員建設積極性空前高漲,施工進度大大加快。

一個個寫滿了問題和想法的筆電,伴隨了魏成存多少個無眠的夜晚,記錄了他多少寶貴的智慧,隨著床頭的筆電更新換代,一座座機場也拔地而起。

想法多、思路多,自然意見和變更也就多,同樣,工程開工之後,魏成存和團隊通過科學管控,資金也能夠更好地滿足工程建設需要,用到了該用的地方。之所以能做到這樣,是因為魏成存和團隊豐富的建設經驗讓他們能夠更好地預見到機場建設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並且能在與局方、專家和施工單位的不斷溝通中把這些問題提前消解,既提高了效率,又能節約成本。大多數情況下,機場工程的預算往往是緊張的,所以魏成存在工程前期往往緊著花,到後期才適度放開,因此造成的變更也比較多。有些人認為這是建設缺乏系統規劃的表現,但魏成存卻認為,這是把錢花在刀刃上的必由之路,沒有變更的話指揮部的職責是缺失的,那樣還不如讓施工單位拿著圖紙直接幹。十幾個人的指揮部,其任務就是把規範、標準、圖紙研究好,在此基礎上超前預見問題,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保證安全,打造精品工程。

藍天校園橋

2008年,還是玉樹機場新建工程項目主管的魏成存,每天奔波在結古鎮和建設工地之間。那時,玉樹地區還比較封閉落後,當地藏族同胞對於機場建設和民航發展的意義沒有概念,且機場建設佔用了當地最豐美的草場——上巴塘草原,更加深了當地人的不理解,對於機場建設徵地等方面的工作也不願配合。對於首次接觸如此重要機場建設任務的魏成存來説,他深刻地認識到,玉樹機場是幾十年來青海首次建設的新機場,也將是未來機場建設高潮的第一波浪花,這個第一步必須邁好,而如何贏得當地藏族同胞對機場建設的支援和理解是擺在眼前的巨大挑戰。

2008年,魏成存在玉樹機場建設工程現場(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一次偶然的機會,魏成存一行人來到了距離機場工地不遠處的巴塘鄉拉吾尕村小學,雖然當時已經是2008年,拉吾尕村小學的條件依然較差,校舍是一座小土坯房,既是校長又是教師、廚師的一對年輕夫婦給3個年級的20多名學生同時上課。學校和村子之間有一條小河,為了不讓學生們涉水過河,雨季河水高漲時夫妻倆會每天在河邊接送孩子們上學放學,親手抱孩子們過河。

這一切讓魏成存深有感觸,年輕的教師夫婦辦小學是為了讓孩子們過上更好的生活,自己修建機場也是為了讓當地藏族同胞過上更好的生活,可謂殊途同歸。於是他下決心要為這所小學、為孩子們做些什麼。魏成存隨即以分部的名義寫倡議書鼓勵指揮部、參建單位和個人義捐,要為孩子們建一座橋、一所像樣的學校,讓孩子們不再涉水上學,有一個寬敞、溫暖的學習環境,這一提議也得到了公司的大力支援。

很快,在參建單位幫助下,100多平方米的嶄新校舍建成了,分部還為學校捐贈了電視機、太陽能發電板、教學和生活用品等。在新建的旗桿下,孩子們第一次見到五星紅旗,參加了人生的第一次升旗儀式;一座小橋也在拉吾尕村孩子們每天上學過河的必經之路上建起,被孩子們稱作“藍天校園橋”。

2008年,魏成存代表玉樹機場建設分部與拉吾尕村小學的師生們合影(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這不僅是一座讓孩子們免於涉水之苦、方便上學之路的橋,更是一座通往玉樹當地藏族同胞心中的橋。自從小橋和學校建好後,當地民眾對機場建設分部的人變得熱情起來,對機場建設工作也逐漸認可,機場建設的環境越來越寬鬆有利。在此後其他機場的建設中,魏成存也多次以類似的方式贏得當地人民的信任。

從業近三十年來,魏成存始終在青藏高原建設機場,在他心目中,藏族人民善良淳樸、勤勞勇敢,只要你真心對他們好,他們會永遠對你心懷感恩。在魏成存看來,還有一座更大、更重要的橋,這就是由機場架起的空中虹橋。

魏成存的全部職業生涯,就是要建好一座座這樣的橋,讓深山草原連接外面的廣闊世界,讓千萬藏族兒女走向更加幸福地生活,讓黨的關懷乘著最快的交通方式飛進藏族同胞們的心中。胸懷“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和擔當,為了建好這樣的橋,在機場建設的道路上,魏成存的腳步永不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