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後12年:“旅遊凈地”新玉樹生態向好迎賓客

發佈時間:2022-04-18 17:06:38丨來源:中國新聞網丨作者:李江寧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12年過去,現如今的玉樹已蛻變為三江源頭充滿綠意的現代化高原新城。

14日,玉樹市一如往年開展了全民義務植樹活動。12年前的4月14日,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發生7.1級大地震。12年過去,現如今的玉樹已蛻變為三江源頭充滿綠意的現代化高原新城。

玉樹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處在三江源核心區,素有“中華水塔”之美譽,這裡維繫著中國乃至亞洲水生態安全命脈,是中國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

12年來,玉樹生態系統宏觀結構不斷調優,林地面積不斷增加,草地退化趨勢初步遏制,野生動物種群數量穩步增長,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12年中,玉樹實現了3個增長。與2010年相比,全州森林覆蓋率由2010年的3.2%提升到了目前的3.97%。草原植被覆蓋度從2010年60.55%增長到62.24%。全州境內野生動物種群數量穩步增長。”玉樹藏族自治州林業和草原局辦公室主任尕克向中新社記者介紹。

走在夏日的玉樹市街頭,乾淨整潔,綠意盎然。“12年裏,玉樹民眾的精神面貌和素質跨越了30年,街道上乾乾淨淨,市區新建的公園也非常漂亮。”郭勇俊是玉樹市結古街道辦日吾格社區的居民,是土生土長的玉樹人。

家住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結多鄉的牧民才仁曲傑今年42歲,見證了玉樹大地上的點滴變化。“以前草原退化嚴重,家裏的牛羊都不夠吃,草原上還有很多生活垃圾。現在草原恢復得很好,到處都是綠色,野生動物也越來越多。”

記者了解到,2021年,玉樹藏族自治州投資12.54億元,推進實施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二期及退牧還草工程,建設草原圍欄40萬畝,改良退化草原74萬畝,人工種草6.3萬畝,黑土灘治理29萬畝,國土綠化面積9萬畝。

近年來,玉樹草原退化趨勢得到明顯遏制,草原生産功能大力提升,在産生顯著生態修復效益的同時,也為高寒地區草地生態畜牧業提供了大量的牧草資源,産生了較高的社會經濟生態效益。圍繞綠色、有機、高端,玉樹啟動牦牛優勢特色産業集群建設項目,創新實施了黃菇、蕁麻資源加工利用關鍵技術和玉樹芫根加工利用及示範項目,206個生態畜牧業合作社年底現金分紅突破3000萬元。

此外,玉樹始終將文化旅遊深度融合發展作為新“引擎”,聚焦可可西裏、三江源頭、國家公園“王牌”資源,深化瀾滄江流域交流,竭力打造生態高地、旅遊勝地、心靈凈地主題産品和線路。2021年,接待國內外遊客145.3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9.45億元,均同比增長23%。

牧民才仁尼瑪成為嚮導之前,一家6口人每年靠放牧和採挖蟲草支撐生活。“放牧一年也就1萬元左右,每年挖蟲草大概能有5萬元左右,有時候蟲草産量不高,收入就更低了。”才仁尼瑪説,“現在我們作為接待家庭有了一份收入,同時我還是生態管護員,一年還有2萬多元的工資,全部加起來一年的收入有12萬左右,靠著家鄉的美景,生活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