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的陣地

發佈時間:2022-03-15 18:05:00丨來源:通遼日報丨作者: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哐當、哐當”……幫著戰士們把一箱箱熱乎乎的飯菜搬上列車後,望著軍列徐徐遠去,鄭曉強長長的吁了一口氣。

早春二月,夜來的朔風又把這路邊的殘雪吹凍了,踏上去吱嘎作響。冷月高懸的鐵道線上,愈加空曠寂寥。

此時的鄭曉強早已饑腸轆轆,他多想一頭扎進溫暖的家中,陪著妻兒吃上一口熱飯,然後美美地睡一覺。可是,他不能,兩個小時後,當晚第二列軍列將會在此通過。

這是一條貫穿內蒙古、遼寧、吉林三省區的鋼鐵大動脈,在這條大通道上,默默記錄著一個軍代表11載的堅守。

2021年11月,鄭曉強被通遼市委、市政府,通遼軍分區授予擁政愛民模範個人,他的妻子李婷婷同時被授予愛國擁軍模範個人。

 從“象牙塔”到“下現場”                                    

時間回到2003年,懷揣著軍旅夢的鄭曉強考入天津軍事交通學院。四年的大學生活,他為戰而學,為戰而練。畢業後,他被安排到某軍代室任軍代表。第一天報到,第一次“下現場”,鄭曉強猶如一盆冷水從頭潑到腳。

   “下現場”,這個“現場”沒有真槍實彈,沒有兵戈相見,這個“現場”是為過往部隊提供服務保障,指導官兵進行裝載卸載裝備……初來乍到,看似波瀾不驚的崗位,讓鄭曉強很快領略到了軍事代表的苦:荒無人煙,孤軍奮戰,每當夜幕降臨只有隆隆的火車聲。

在等待軍列抵達的漫漫長夜,他看著軍代表的紅臂章,默默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他要向人生的命運挑戰。他要讓紅星在荒野裏閃光!

雖然是科班出身,但鄭曉強最初接觸具體業務時,卻感到無從下手。為彌補不足,每次到軍運現場,他都用心記下軍運設施、備品、裝備等參數,用心琢磨簡單實用的車輛裝載加固技巧。一年四季交替,在人生的長河中只是短暫的一瞬,但鄭曉強在事業的時鐘上卻是一個驚人的飛躍。

軍運現場工作看似簡單,實則不然,接一趟軍列,軍代表要在道渣路上來來回回行走上好幾公里。從淩晨4點持續到第二天零點,一天下來腳掌上打滿了血泡,腳後跟磨得鑽心的痛,半個月就磨壞一雙鞋。

裝載卸載軍列時,軍事代表堅守在站臺,一站就是一整天,從車頭到車尾要走上幾個來回。冬天寒風凜冽,人被凍成冰棍;夏天酷熱難捱,人被曬得脫水。

對於軍代表來説,最難以忍受的是孤獨與寂寞。別看在裝載列車時人聲鼎沸、裝備轟鳴,可一旦裝載結束,軍列轟隆隆駛向遠方,鐵道線上立刻就會恢復原有的寂靜。

這個時候,他會想家,想念家中的妻兒。每次回到家,兒子見面第一句話總是問,爸爸啥時候走呀?看著小傢夥掰著小手指頭計算著爸爸能陪伴他幾個小時,這個血性男兒的鼻子酸酸的。

其實,外表敦厚的鄭曉強,骨子裏也很文藝。他的手機裏收藏著兒子從出生到上幼兒園、上小學的照片,兒子的童趣作文,妻子的嬌羞美照……他經常憧憬著與妻兒團聚的幸福時光,他想帶著兒子去“迪士尼”,和妻子一起遊山看海。

  然而,隨時而來的任務總讓這種的美好難以實現。軍人沒有和平時期,軍人只有戰位!再苦再累再孤獨,他也要堅守!

前方他軍令如山 後方她撐起一片天

軍人是神聖的,軍嫂是光榮的。這種自豪感在李婷婷嫁給鄭曉強之後愈加強烈。他在前方肩負使命,她在後方照顧一家老小,他與她是最忠誠可靠的戰友。

李婷婷記得,結婚後,鄭曉強第一次執行任務,就徹底顛覆了她對軍代表的印象。那天,鄭曉強接到緊急任務,由於當時沒有車,李婷婷駕車送他,車子駛出市區,李婷婷不能淡定了。“還有多遠?怎麼越走越遠?”到達目的地後,鄭曉強囑咐妻子耐心等待,便一溜煙兒地沒影了。

李婷婷環顧四週,這裡前不著村後不著店,越看越害怕,她索性反鎖車門。大約兩個小時以後,當鄭曉強凍得瑟瑟發抖、疲憊不堪地出現在她的視線裏,她的眼淚“唰”地一下流了出來。此後,她給他做最厚的棉褲,縫最柔軟的鞋墊……她能做的就是愛他疼他護他,解他的後顧之憂。

那年,她患病在長春住院做手術,他接到執行任務的命令便匆匆離去。等該出院了,她卻賴著不肯走。小護士問清楚原來這個軍嫂出院沒人接,頓時紅了眼圈……

“你放心,我一人能行!”從新婚燕爾目送丈夫遠行,到床前盡孝照顧二老,再到獨自駕車去醫院孕檢産檢,半夜抱著發燒的孩子去看病……李婷婷把家庭的重擔一人扛。

那千軍萬馬在演兵場上摔打磨礪,戰鬥力每一分增長的背後,有軍代表的日復一日的櫛風沐雨,也有軍嫂的默默守望。

在支援丈夫工作的同時,李婷婷將一腔熱情灑向軍營。她在工商銀行永清支行工作時,在全市率先開通了軍人服務窗口和綠色通道。員工們説,軍人來了,她接待的無比週到,端茶倒水,噓寒問暖,辦理業務,耐心細緻。她任工商銀行通遼經濟技術開發區支行行長以來,只要部隊有金融業務需求,哪怕是戰士們要辦理一張工資卡,她也會主動到府服務。

每年“八一”,她都要組織員工進軍營開展形式多樣的慰問活動,還將金融理財、防金融詐騙等金融課堂開進軍營。

部隊單身小夥子多,她就策劃舉辦大齡青年聯誼會,策劃軍地文藝聯歡……軍愛民,民擁軍,軍民魚水情誼更交融。

喜歡進軍營,經常跟戰士們打交道的她混得“好人緣”。

他笑她,走到哪兒,都有軍人叫她嫂子;

她笑他,戰士們認識嫂子,卻沒見過現役的哥哥。

“全國金融青年崗位能手”“內蒙古優秀共青團幹部”……李婷婷在自己的“陣地”上展現著一名軍嫂的擔當。

沙場礪兵 保障有我

對於軍代表鄭曉強來説,無論週末還是節假日,無論白天還是午夜,軍列到達就是命令,軍代表就要下現場。

在這個站位上,他忙起來不分白天黑夜,一個月在家的時間超不過兩天。由於工作時間不固定,飯不應時,饑一頓飽一頓,長時間熬夜,他患上嚴重的胃病,頭頂落下了一大塊永久性禿髮。

為了了解部隊押運工作的困難,他多次上軍列親身體驗。夏天炎熱,車內較悶,易中暑;冬季寒冷,需及時協調提供熱水……這些細節他深刻於心。

為保證靠站休息的官兵能夠吃上熱乎的飯菜,他每次都精心計算到站時間。三伏天,他總要安排軍供站提前熬製綠豆水;數九寒天,他習慣為戰士們加一道熱湯……

他盡己所能,事無巨細。過往戰士的家人去世了,他親自把戰士送到火車站;戰士凍傷了,他給買來凍傷膏。戰士中暑了,他親自帶著去就醫……

太多的故事,已經散落在我們看不見的時光深處。

2021年,通遼軍供綜合服務樓項目建設得到了批准。餐廳、衛生室、淋浴室、籃球場、體能恢復活動中心……一應俱全的軍供服務綜合樓設計“藍圖”,令人憧憬,令人振奮。他説,通遼是全國雙擁模範城,而且是“五連冠”,軍供後勤保障工作就應該跟得上,叫得響。

這麼多年,總有人問他,整天守在鐵道線上,風裏來雨裏去,造得灰頭土臉的,圖啥呢?

他説,他喜歡聽戰鬥的號角響徹軍營,凱旋的戰歌激蕩人心;他喜歡看演兵場上,戰鼓隆隆,旌旗獵獵,官兵們口號聲振寰宇,氣貫長虹。每當看著過往軍列呼嘯而去,戰友們向他頻頻揮手致意時,他周身熱血奔涌,那是莫大的快慰!

夜深了,電話驟然響起。“零點將有一列軍列通過,能不能臨時給戰士們供餐?”外面起風了,飄雪了,鄭曉強一頭扎進黑夜裏……

是啊!當一個人深感社會的需要,發現了自己存在的價值,巴不得把全部熱能放射出來的時候,這個人是最幸福的了。

此刻,零點已過,汽笛聲長鳴,由遠而近,鄭曉強精神抖擻。這個長期堅守在鐵道線上的鋼鐵戰士,已經養成了習慣,每當聽到軍列的汽笛聲,他都自覺地昂首挺胸,一手高高舉起,莊嚴地,久久地,久久地敬著軍禮!

(文: 康桂君 阿力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