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3月8日訊(記者 蘇文彥) 在遙遠的青藏高原上,坐落著有“第二敦煌”美譽的藏傳佛教名剎——薩迦寺。薩迦寺是藏傳佛教薩迦派的祖寺,始建於西元1073年,不僅歷經千年風霜,更是西藏納入祖國版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活見證”。
正在召開的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薩迦寺寺管會常務副主任洛卓加措提出建議,希望充分發揮薩迦寺歷史文化價值,推動薩迦寺申報世界文化遺産,並將其打造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教育基地。
3月4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攝影:新華社記者 殷博古)
據洛卓加措介紹,薩迦寺以薩迦拉康欽莫為中心,以仲曲河為界分為南北兩寺,建築結合了漢、印、藏建築風格,寺廟建築獨特、氣勢恢宏,寺藏文物、典籍眾多。3000多幅壁畫題材廣泛、場面宏大、內容豐富,高約9.7米、長60米的經書墻直達殿頂,內藏數萬部珍貴的典籍,還有古老的貝葉經、精美的元代造像等瑰寶。1961年,薩迦寺被國務院確定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全國政協委員、薩迦寺寺管會常務副主任洛卓加措(左)
不僅如此,薩迦派還曾經對發展藏族文化起過重要的作用,並涌現出一批著名人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薩迦班智達和八思巴。前者參加了涼州會盟,自此西藏正式納入中國版圖,成為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後者被元世祖尊為帝師,主持元朝在西藏地區設置軍政機構,他奉命創制的蒙古新字一度頒行全國,極大地促進了西藏與祖國的政治、經濟、文化聯繫,薩迦寺也由此成為蒙藏漢三種文化碰撞、交融的見證地。
西藏薩迦寺內的“經書墻”(攝影:新華社記者 劉東君)
洛卓加措表示,薩迦寺不僅建築規模宏大、寺藏文物豐富、宗教傳承有序,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藝術和社會價值,更承載著深厚愛國主義的歷史紀實,蘊含著豐富民族團結的精神內涵,貫穿著虔誠愛國愛教的優良傳統,其歷史價值和時代價值有待進一步挖掘和體現。
為此洛卓加措建議,推動薩迦寺申報世界文化遺産,圍繞著薩迦寺,特別是元代薩迦政權所在地——薩迦北寺的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歷史文物、人物,突出展示愛國主義和民族團結主線,打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基地。
西藏薩迦寺局部(無人機拍攝,攝影:旦增尼瑪曲珠)
充分利用現代化資訊技術,以實物、實景、實例、實事為載體,同時探索應用AR、VR、網際網路、大數據等現代技術,對重要歷史人物故事進行全景式、立體式、延伸式闡釋和宣傳,讓各族群眾加深對薩迦北寺厚重歷史的感知和印記,使薩迦寺的歷史價值、時代價值得以更好地利用和彰顯。
據了解,世界文化遺産是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的最高等級,世界文化遺産屬於世界遺産範疇。截至2021年7月,中國已有56項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産列入《世界遺産名錄》,其中世界文化遺産38項、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産4項、世界自然遺産14項,布達拉宮(大昭寺、羅布林卡)為目前西藏唯一一處世界文化遺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