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廢為寶 美麗鄉村:奈曼旗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2%

發佈時間:2022-02-09 14:50:00丨來源:中國網草原頻道丨作者: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春寒料峭,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鄉村昔日“狼煙四起”的場景沒有了,農民們紛紛打起了秸稈的主意:或粉碎還田作肥料,或加工成膨化飼料,或搞能源轉化增值……秸稈再也不“一燒了之”了,而成了農民手中的寶貝。這是近年奈曼努力探索秸稈綜合利用新路子帶來的新變化。

土地變厚,培肥地力

保護性耕作能讓秸稈腐爛在地裏,增加土壤有機質,保護農田生態環境保護性耕作技術模式,能有效抑制土壤退化,實現減肥增碳、節本增效、高産穩産。

“經過幾年秸稈還田,土壤濕潤度增加了,肥力也變大了。”義隆永鎮大營子村村民敖紅偉説,“每年種地,通過秸稈覆蓋可以降低地表風速,不然這裡的大風早就把苗刮飛了,這幾年家裏的地出苗率都能達到90%以上。”

“春雨貴如油,秸稈還田後提高了土壤保墑能力,相當於一場30毫米的降雨,提高了出苗率。”奈曼旗農牧業技術推廣站站長卜凡永説。保護性耕作可以有效減輕土壤風蝕水蝕,增加土壤肥力和抗旱保墑能力。

2021年,奈曼旗通過秸稈還田有效促進了“藏糧于地”的農業可持續發展。全年共完成機械深耕122萬畝、機械深松75萬畝、機械化免耕播種60萬畝、保護性耕作面積35萬畝、精少量播種180萬畝、機械深施化肥170萬畝、農田機械節水灌溉160萬畝。

秸稈飼料,為養而種

“現在我家實現玉米秸稈轉化膨化飼料,膨化飼料的蛋白含量要高於普通飼草料,而且添加了一部分活性菌,有助於牲畜的消化和吸收,養殖成本降低了不少。”

家住國有六號農場三分場的張青友,通過玉米秸稈進行加工成膨化飼料喂牛,再將牛糞便回田作肥料種植玉米,“種養結合、舍飼圈養”讓張青友在短短兩年裏靠養牛實現了增收,也成了場裏致富帶頭人。

張青友的養牛經驗已不成獨有的“秘訣”,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了秸稈轉化飼料-牲畜養殖-糞便發酵-有機肥料-農作物迴圈利用模式。

2021年,奈曼旗以玉米秸稈綜合利用為重點,兼顧穀草等其他作物秸稈,以飼料化利用為主要方向,使秸稈飼料成為養殖業的主要飼料,全年新增秸稈飼料轉化量達7.59萬噸。養殖效益不斷提升,較2019年相比,奈曼旗肉牛存欄量增加 19.79萬頭、肉羊存欄量增加25.08 萬隻。

項目保障,綜合利用

據統計,全國秸稈綜合利用率由“十三五”初期的80.1%提高到了目前的87.6%,全國秸稈露天焚燒火點數減少了40%以上,有效支撐農業生産實現“增産又減排”。

近年來,奈曼旗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堅持因地制宜、農用優先、就地就近、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科技支撐的原則,全面推進秸稈轉化利用,從根本上減少或者杜絕因秸稈造成的土壤、大氣等環境污染問題,實現農業與生態的友好型發展。

2021年,秸稈綜合利用項目總投資達1951.50萬元,秸稈收儲中心年收儲運能力2.2萬噸,收儲組織年收儲運能力均達1萬噸以上,全旗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2 %。目前,奈曼旗基本形成秸稈收儲運體系框架,提高了秸稈綜合利用水準,杜絕了秸稈露天焚燒現象。同時,通過標準化儲草棚建設,改善了飼草料品質,提高了飼草補給能力,提高養殖戶、合作社抵禦風險能力,帶動農牧戶增收。實現了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的“三效合一”。(文:王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