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濕地公約》30年 中國濕地生態狀況持續改善

發佈時間:2022-01-11 16:00:39丨來源:中國綠色時報丨作者:黃山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自1992年加入《濕地公約》30年來,中國大力推進濕地保護修復,濕地生態狀況持續改善,以全球4%的濕地,滿足了世界1/5人口對濕地生産、生活、生態和文化等需求。

記者1月10日從國家林草局2022年第一季度發佈會獲悉,《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計劃于11月21日-29日在湖北武漢舉辦,主題為“珍愛濕地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中國于1992年加入《濕地公約》,濕地保護經歷了1992-2003年摸清家底和夯實基礎、2004-2015年搶救性保護、2016-2021年全面保護三個階段,並於2021年12月24日出臺《濕地保護法》。

30年來,中國大力推進濕地保護修復,濕地生態狀況持續改善,以全球4%的濕地,滿足了世界1/5人口對濕地生産、生活、生態和文化等需求。中國濕地保護法規制度體系日趨完備。28個省(區、市)先後出臺了濕地保護法規,國家和省級層面制定了《濕地保護修複製度方案》和實施方案。

中國初步建立了濕地保護管理體系,指定了64處國際重要濕地,建立了602處濕地自然保護區、1600余處濕地公園和為數眾多的濕地保護小區,濕地保護率達52.65%。

2003年,國務院批准發佈了《全國濕地保護工程規劃(2002-2030)》,陸續實施了三個五年期實施規劃,中央政府累計投入198億元,實施了4100多個工程項目,帶動地方共同開展濕地生態保護修復。

中國是全球首個完成三次全國濕地資源調查的國家,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正式將濕地列為一級地類。各地建立了濕地調查監測野外臺站、實時監控和資訊管理平臺並在逐步納入國家林草感知系統,通過高新技術實現監測監管一體化。

作為《濕地公約》常委會成員和科技委員會主席,中國深度參與公約事務和規則制定,廣泛開展國際合作和交流,為全球生態治理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中國的濕地公園分為國家級和地方級。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建設于2005年啟動,通過試點制、晉陞制等方式,現已遍佈全國31個省(區、市),總數達899處,有效保護濕地240萬公頃,帶動區域經濟增長500多億元。

國家濕地公園分為保育區、恢復重建區和合理利用區,合理利用區面積大都不超過10%。濕地公園的主體定位是保護濕地生態系統,同時可開展科普宣教、生態旅遊、生態養殖等合理利用活動,約90%的國家濕地公園免費向公眾開放。(文: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