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入冬,數十頭野豬常常光顧阿爾山三角山林業資源管護站“蹭吃蹭喝”。而那些經常誤入居民區的狐狸、狍子以及在公路上散步的熊更是成為了阿爾山的新晉“網紅”。
2021年9月,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雪豹現身四子王旗草原。
2021年3月,包頭黃河濕地公園監測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世界級瀕危物種青頭潛鴨。此前已連續3年監測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白尾海雕和遺鷗。
林茂草豐、水清岸綠,內蒙古已經成為各類野生動物棲息、繁衍的天堂。而野生動物增多正是生態改善的風向標。
“十四五”開局,內蒙古緊扣築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這個戰略定位,把生態保護建設作為重大政治任務,美麗內蒙古建設有了新的突破——
林長制全面推行,自治區、盟市、旗縣、蘇木鄉鎮、嘎查村五級林長制體系基本建立,每片林子、每片草原都有了專屬責任人;
順利通過國家“十三五”防沙治沙目標責任期末考核,成績在全國名列前茅;
國家林草種質資源設施保存庫內蒙古分庫通過專家論證,正在加緊建設,建成後將加速推動我國林草種質資源全面保護;
營造林、種草、沙化土地治理超額完成目標任務,破壞林地草原案件數量明顯下降;
率先開展為期3年的草原保險試點,探索建立保護草原生態、防範草原災害、促進災後恢復的保險保障體系……
靚麗的成績單,為全區走好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品質發展新路子奠定了堅實基礎。
冬日,察汗淖爾湖猶如一面巨大明亮的鏡子,在陽光的照射下,鋪上了一層閃閃發亮的碎銀。這個華北地區最大的內陸鹹水湖,經過一年的修復治理,重新煥發出生機。
察汗淖爾湖位於烏蘭察布市商都縣與河北省張家口市尚義縣交界處,距離北京直線距離240公里。近年來,由於乾旱少雨、地下水超採等原因,察汗淖爾生態惡化,威脅京津冀地區的生態安全。
內蒙古堅決扛起察汗淖爾生態保護和修復主體責任,建立了蒙冀兩省區察汗淖爾濕地保護和修復專項協作機制,積極推進察汗淖爾自治區濕地公園建設。
同時,探索實踐“生態修復+産業調整”模式,紮實推進“水改旱”生態修復工程,引導合作社和農戶種植旱作農物,減少湖水和地下水抽採量。投入1100萬元,完成核心區湖內灘塗圍封5.3萬延長米,圍封面積64.31平方公里,並在察汗淖爾濕地公園周邊村選聘巡護員加強保護。
如今,豐雨季節察汗淖爾水域面積增加到14.9平方公里,生態系統開始改善。
驚喜的變化源於久久為功的保護和治理。內蒙古把保護草原森林作為生態系統保護的首要任務,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統籌處理生態保護與高品質發展的關係,綠色內蒙古活力涌動:
——在佈局上利長遠。編制出臺《內蒙古自治區構築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規劃(2021—2035年)》《內蒙古自治區“十四五”林業和草原保護髮展規劃》,為今後一個時期構築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提供了時間表和路線圖。
——在保護上下功夫。出臺《內蒙古自治區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管理條例》,嚴格落實禁牧、休牧、草畜平衡制度和基本草原保護制度,全面抓好草原保護與修復。開展草原監測評價工作,全面摸清草原生態家底。聚焦黃河重點生態區、東北森林帶和北方防沙帶戰略區域,持續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和防沙治沙。
——在監管上做實功。開展草原網格化監管試點,推動形成旗縣、鄉鎮蘇木、嘎查村三級林草管護網路,林草資源監管基本實現全覆蓋。同時,“內蒙古一號”衛星的投入使用,使林草監督管理實現新的技術突破,讓更多破壞森林草原違法行為無處遁形。
——在打擊上發真力。全面開展破壞草原林地違規違法行為專項整治行動,違法違規破壞草原林地案件得到徹底整治。
從佈局到保護到監管,一系列制度化、常態化、長效化的硬核措施,持續擦亮內蒙古生態底色。
在青山區、固陽縣建成兩片面積2000畝以上的碳匯林示範基地;與包鋼公司合作建成碳匯林4500畝,合理抵消碳排放量;與企業簽訂建設15萬畝速生豐産林的合作協議,已在固陽縣、土右旗完成5000畝建設任務……2021年,作為自治區唯一一個林草碳匯試驗區,包頭市先行先試,探索森林、草原、濕地增匯措施和途徑,為北方乾旱半乾旱地區林草碳匯發展模式提供了寶貴經驗。
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是中國基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
內蒙古迎難而上,積極融入這場影響深遠的改革。多途徑推動增綠增匯,探索林草碳匯産品價值實現機制,開展內蒙古草原生態經濟價值測算研究、內蒙古草原固碳減排發展戰略研究,制定《內蒙古自治區林草濕碳匯能力鞏固提升行動方案》,國家、自治區下達包頭市林草保護修復資金3.76億元,全力推動林草碳匯試驗區建設。
內蒙古自治區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內蒙古講大局、擔使命,必須肩負起、履行好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重大政治責任。新征程上,內蒙古將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守護好全區各族人民賴以生存和發展、寄以深情和摯愛的美好家園。(原標題:天朗氣清好顏色 綠水青山帶笑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