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大考,內蒙古脫貧攻堅答卷精彩

發佈時間:2021-11-25 11:57:18丨來源:內蒙古日報丨作者:薛來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從茫茫雪域到沙漠戈壁,從高原低谷到深山老林,打贏脫貧攻堅戰,廣大黨員幹部把責任扛在肩上,把任務抓在手上。

脫貧攻堅戰——一項錘鍊黨性、凝聚民心的偉大工程;一段考驗智慧、磨煉意志的改革歷程;一場波瀾壯闊、功在韆鞦的歷史大考。

2021年6月22日,內蒙古自治區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鄭重宣佈:內蒙古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現行標準下157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57個貧困旗縣全部摘帽,3681個貧困嘎查村全部出列,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

內蒙古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以來,全區戰疫情、築根基、促就業、抓難點……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路上,各地響鼓重槌、盡銳出戰,因戶施策、精準發力,攻堅克難、乘勢前進,不獲全勝、決不收兵。一批批扶貧幹部扎進貧困村,主攻深度貧困,火力更集中、政策更精準。一系列扶貧舉措落實落地,貧困群眾脫貧夢圓。

“去年賣花菇收入了10萬元,今年的花菇比去年長得好,收入會更多。”赤峰市林西縣五十家子鎮轎頂山村村民郝永霞喜笑顏開。這樣的變化源自2020年5月建成的轎頂山村食用菌産業園,一個産業園帶動了170個村民脫貧致富。

巴彥淖爾市五原縣天吉泰鎮,依託黃河和肥沃的土地發展現代農業産業園,更多外出務工農民實現返鄉創業,促進扶貧方式由“輸血式”向“造血式”轉變,幫助貧困戶走上産業化脫貧之路。

5年來,脫貧旗縣共建成“一村一品”基地1376個、特色産業基地2012個、帶貧減貧産業園區491個,平均每年減貧近20萬人,100多萬人通過發展特色産業實現穩定增收。鄉村電商惠及貧困人口近53萬人次,旅遊扶貧示範項目帶動1.2萬戶貧困戶,光伏扶貧電站覆蓋2322個貧困嘎查村。2020年,57個貧困旗縣脫貧人口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15005元,年均增長34.2%。

從茫茫雪域到沙漠戈壁,從高原低谷到深山老林,打贏脫貧攻堅戰,廣大黨員幹部把責任扛在肩上,把任務抓在手上。

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納日松鎮老荒地村地處山區、交通不便、耕地較少、村集體經濟幾乎為零。2017年,駐村第一書記許少忠來到這裡,走訪了全村744戶1617人,在紮實調研的基礎上,老荒地村發展小雜糧深加工、辦養豬場、修水泥路、打水井、挖溝渠、建文化室、衛生室……如今,“老荒地”變成了“富裕田”,村集體經濟達到29萬元。

5年來,五級書記抓扶貧,一張張軍令狀直指最難啃的“硬骨頭”,8689個駐村工作隊、9776名貧困嘎查村第一書記、8.5萬多名駐村幹部同所有鄉村幹部一道,數年如一日像“螺絲釘”一樣釘在脫貧攻堅的陣地上,與貧困群眾結對子、認親戚、交朋友,為擺脫貧困出點子、辦實事、解難題,贏得了群眾的充分信任,密切了黨同人民的魚水深情。

脫貧攻堅的陽光照耀到每一個貧困角落、溫暖了每一個貧困群眾,讓他們的困苦到了盡頭、日子更有甜頭、生活充滿奔頭。

“做夢都沒有想到能住上這麼溫暖乾淨的樓房。”75歲的興泰小區居民趙根熱淚盈眶。2020年9月30日,隨著烏蘭察布市察右中旗科布爾鎮興泰小區最後一棟樓房竣工,內蒙古自治區“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全部完成。

“你看這水,清澈又甘甜。”興安盟科右前旗大石寨鎮太平村村民張雲柱笑得像個孩子,他捧著碗大口喝著自來水,喉結上下抖動。

5年來,12.5萬人搬出“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窮鄉僻壤,13.7萬戶告別透風漏雨的泥草屋、住上寬敞明亮的磚瓦房。18.3萬貧困人口喝上了放心水。新改建農村牧區公路超過6.5萬公里,盟市所在地全部通高速路、貧困旗縣全部通一級及以上公路、具備條件的蘇木鄉鎮和行政村全部通硬化路。所有貧困嘎查村全部通動力電,所有貧困戶全部通生活用電,99%以上的貧困嘎查村通了寬頻和光纖,扶貧直播間、雲超市等平臺讓老百姓的特産走出鄉村。

扶貧必扶智,治貧先治愚。教育扶貧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醫療救助則托起了困難群眾的就醫保障底線。

2017年,呼倫貝爾市陳巴爾虎旗東烏珠爾蘇木海拉圖嘎查牧民巴乙拉圖的兩個女兒考上了大學,可他實在沒錢供孩子讀書。當教育扶貧政策的春風吹拂到他時,他喜極而泣:“沒有教育幫扶,倆閨女哪能上大學,恐怕早都嫁人了!”

通遼市霍林郭勒市珠斯花街道創業社區70歲的李富患有腎病,住院花了8780元。“出院結算時還拿到2652元的醫療救助款。”吃低保的李富直説沒想到。

5年來,教育資助政策惠及貧困家庭學生38.07萬餘人次,2087所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完成改造提升,義務教育階段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輟學學生實現動態清零。貧困人口全部納入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範圍,6.4萬大病貧困患者得到分類救治,42.37萬貧困人口享受低保和特困救助供養,8.56萬困難和重度殘疾人拿到生活或護理補貼。

一個個數字背後,是自治區精準脫貧的戰略,是貧困群眾一顆顆火熱的感恩之心。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無數扶貧幹部以生命赴使命、用熱血鑄忠魂,創造出一個又一個減貧奇跡,書寫了內蒙古脫貧攻堅的壯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