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草翠,野果香,秋色映山梁。昔日少有人問津的蒙古野果“搖身一變”,成為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鄉村振興的一大特色産業。
蒙古野果是奈曼旗註冊的特色品牌,以沙果、蘋果、K9、雞心果等為主,果實個均色鮮,皮薄肉脆,核小無渣,酸甜可口,一果多味,品質獨特。
近年來,奈曼旗引導農民調整産業結構,大力鼓勵栽植經濟林,不僅綠了山川護了生態,還使許多農戶擺脫貧困走上致富路。每到收穫季節,奈曼旗各地的果林裏,一株株果樹排成巨大的方陣,滿眼翠綠蔥蘢之間,豐收的果實壓彎了枝頭,成為這個時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大沁他拉鎮興隆莊村是當地最有名的“野果”村,這裡地理位置優越,土質、水質好,生産出的果品口感佳,全村80%以上的農戶靠“小野果”把日子越過越好。
初秋,村民車永發正穿梭在果樹之間,將成熟飽滿的K9採摘下來,香甜爽口的果實就是他致富增收的“黃金果”。“我一共有7畝果園,栽種K9、123蘋果、沙果,一年可收入萬元左右。”車永發説。
同車永發家一樣,興隆莊村400多戶果農都在為飄香的果子忙碌著。作為當地産果大村,近年來,興隆莊村“兩委”班子主動作為,針對果農們一開始“單打獨鬥”的問題精準施策,研究制定新發展思路,成立專業合作社統一管理,走出了一條規模發展的致富路,贏得了眾多外地商戶的“獨寵”,赤峰客商段旭立就是其中之一,他已連續多年在興隆莊村駐村收購果品。“一開始收一百箱左右,後期就多了。現在量小一點,過幾天量大了一天就得幾百箱,一年收個近十萬斤。”段旭立告訴記者。
適宜的氣候土壤條件,悠久的種植歷史,加上政府的政策支援和村“兩委”班子的主動作為,果樹經濟林已逐漸成為奈曼旗鄉村振興的主導産業,小野果變成了當地群眾喜愛的致富果。“興隆莊村果品産業平均每年産量一千萬斤左右,給老百姓帶來很大收益,戶年均增收一萬元以上。”興隆莊村黨支部書記郎艷平説。
産業找對頭,致富有勁頭。近年來,奈曼旗圍繞“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因地制宜、立足實際,引導群眾調整産業結構,截至2020年末,全旗果樹經濟林栽植面積達73.36萬畝,其中10.5萬畝進入結果期,2.9萬畝處於盛果期,南部山區以種植扁杏、山杏、藥桃為主,中部、北部地區則以沙果、K9、塞外紅為主。
如今,奈曼旗依託優越的自然環境發展特色産業,不僅實現了生態保護綠色發展,也走出了一條鄉村振興的致富路。
(文/圖:軒玉燕 科爾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