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成立70週年慶祝大會在玉樹市扎西科賽馬場舉行。本次慶祝活動為期4天,期間舉行民族體育運動會,“三江之源,聖潔玉樹”專場演出,第二屆長江、黃河、瀾滄江“三江”流域青藏川滇五州(市)生態環境環保聯席會議,康巴之夜——傳統舞蹈秀等豐富多彩的文化演出活動。
玉樹藏族自治州成立70年,經歷曲折與艱難,發生翻天覆地變化,呈現出社會穩定,政治安定,經濟發展,民族團結,人民安居樂業,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社會治理能力繼續提升,進入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一個富裕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新玉樹在三江源頭蓬勃崛起。
1949年11月玉樹和平解放。1951年12月玉樹藏族自治州成立。玉樹是青海省第一個、全國第二成立的少數民族自治州,是全國30個少數民族自治州中藏民族比例最高、海拔最高、每人平均佔有土地面積最大、生態地位最重要的一個自治州,素有江河之源、名山之宗、歌舞之鄉和中華水塔之美譽。
綜合經濟實力實現了歷史性跨越
2020年全州實現地區生産總值63.57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52億元,比解放初期翻了7.18番,是1978年的7.06倍;地方一般預算支出達到128.84億元,比解放初期翻了近13.74番,是1978年的467.75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47億元,是解放初期的10.82番多,是1978年的63.47倍,年均增長10.39%。2020年農林牧副業總産值達到45.20億元,是解放初期的191倍,1978年的59倍。工業生産克服先天性發展不足的條件,從無到有,逐步得到發展。1950年全州有工業企業84家,工業總産值5.84萬元,而2009年全州工業企業增加到329家,完成工業總産值1億元,僅以工業總産值計算是1950年的1590倍,是1978年的19倍。特別是電力、民族手工業發展較快。旅遊業為主的服務業顯示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到2020年末,全州共有A級景區12個,其中4A(1個)、3A(3個)、2A(2個),星級飯店6家,旅行社國內社5家、國際社分社2家。2020年全州共接待遊客120.76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7.85億元。
城鄉基礎建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經過70年篳路藍縷的建設,無論城鎮還是農牧區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規劃建設了一批關係玉樹長遠發展的重點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和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項目,辦成了玉樹人民歷史上沒有過的大事,到2021年上半年,全州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828.14億元。交通事業快速發展。解放初期,全州境內只有76公里的馬車道路,而今僅鄉村公路已達11268.02公里,交通路網四通八達,環州公路、共玉高速建成通車,巴塘機場建成通航,全州鄉鎮道路和行政村道路通暢率均達到100%,具備條件的建制村客運車通車率100%,已基本形成了以玉樹市為中心、以共玉高速和國道214線為依託、以幹線公路為主骨架的公路運輸為主體、以航空運輸為補充的二維交通體系。電網完成總投資56.7億元的330KV大電網進玉樹、110KV電網六市縣聯網、農網改造等重大電力項目,34個鄉(鎮)、149個村實現電網覆蓋,西三縣正式通大電網,各市縣變電站建設、縣城電網改造基本完成,鄉村電網覆蓋逐年提高,廣大農牧民群眾告別了酥油燈、蠟燭照明的歷史,結束了玉樹無大電網的歷史,解決了29萬無電地區農牧民群眾的用電問題,保障了129座無電寺院的用電需求。總投資3億元的查隆通電站建成投運,投資16.2億元實施了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鎮城防洪工程、農牧區人畜安全飲水、農田水利、小流域綜合治理等工程,解決了45個貧困村、3.8萬人貧困人口、162萬頭(只)牲畜的飲水問題。累計投資3.92億元,建設4G、5G基站1428座,行政村4G網路覆蓋率達到100%。著力構建一主一副四中心多節點格局,城鄉一體化發展步伐明顯加快,囊謙縣副中心城市建設步伐加快,撤縣建市工作紮實推進。稱多、雜多、治多、曲麻萊縣舊城改造成效顯著,玉樹市成為全省美麗城鎮建設示範區,農牧民進城步伐明顯加快,全州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0%以上,城鎮居民生活水準及品質穩步提升,祖祖輩輩逐水草而居、靠農耕謀生的農牧民逐步過上現代文明生活。
特色産業發展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玉樹堅持農牧業主導地位不動搖,持之以恒做好産業轉型升級大文章,生態畜牧業轉型發展成效顯著。近年來,審時度勢,科學分析,轉變農牧業發展思路,確定了新階段的發展目標,連續五年支農資金投入億元以上,累計發放草原補獎資金65.6億元,落實各類生態公益崗位18962個,建成合作化組織206個,建成28個全國草地生態畜牧業試驗區。獲得5個農産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3個有機認證證書,玉樹牦牛和扎什加羊被列入國家家畜遺傳資源名錄,農畜産品加工産業逐步發展,有機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2019年抗擊重大雪災取得全面勝利,累計賠付牲畜保險補償資金3.34億元,因災損失降到歷次雪災最低。生態畜牧業組織化程度不斷提高,發展要素的流轉和整合力度不斷加大,生産效益明顯提高,2020年末牲畜存欄190.67萬頭(只、匹)。大力發展以商貿旅遊業為主的服務業,産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第一産業增加值年均增長3.4%。特色種植業穩步發展,小塊農業區逐步恢復振興,農業生産“回暖升溫”。積極培育發展民族手工業、農畜産品加工業、商貿物流業和飲食服務業,推動勞務經濟發展。州縣産業園區初具規模。第三産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1%。以災後重建成果展示為契機,加快文化旅遊商貿融合發展,做精做優國際漂流A級錦標賽、國際越野行走世界盃賽、玉樹賽馬節、格薩爾文化藝術節、三江源水文化節等精品節會,積極參加“魅力中國城”評選,精心打造“三江之源”等大型專題片和“音畫玉樹”非遺民俗劇,在更高層次上提升了玉樹的知名度,展示了新玉樹的新形象。
生態環境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蛻變
玉樹堅持生態保護為義不容辭的神聖職責,始終牢記對國家生態安全肩負的政治責任和歷史擔當,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深根植于三江源頭,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歷史性成效。完成投資73.3億元的三江源生態保護與建設一期、二期工程,森林覆蓋率提高到3.97%,草原植被覆蓋度增長到61.8%,實現禁牧半禁牧9377萬畝、休牧1410萬畝,鼠害防治5536.21萬畝,黑土灘治理434.56萬畝,生態移民6535戶、3.3萬人,封山育林25.22萬畝,森林覆蓋率提高到5.5%,水土保持能力、水源涵養能力和江河徑流量穩定性增強,濕地生態系統狀況和野生動植物棲息地環境明顯改善,生物多樣性顯著恢復,生態補償機制進一步完善,生態系統步入良性迴圈。投資8000萬元開展並基本完成了曲麻萊白地溝、大場金礦過採區生態修復工程這一歷史遺留難題。創建省級生態示範村21個、州級綠色學校7所、省級環保教育基地2個,區域環境凈化美化和秩序化水準顯著提升。全力推進可可西裏申報世界自然遺産和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建設這兩項歷史性、開創性的事業,可可西裏自然保護區正式列入《世界遺産名錄》,成為我國第51處世界遺産;全力推進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配合開展了三江源國家公園評估工作,為創建“國家公園示範省”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加大玉樹市區南北山和庭院街區造林綠化力度,建設歇武到結古百里生態綠色長廊,建成德卓灘千畝林木良種繁育基地,恢復建設結古地區兩個公園,三江源地區環境凈化、美化和秩序化水準顯著提升,玉樹市榮膺全國衛生城市、文明城市。雜多縣成為全州垃圾無害化處理示範區,曲麻萊縣成為全省清潔供暖建設示範縣。玉樹市區環境空氣優良率達93%以上,是全省唯一PM2.5達標城市,空氣品質長期居全國監測城市前列。三江源水源地成功入選“中國好水”,三江源地區處處呈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正在玉樹大地變成美好現實。
社會民生事業取得了歷史性進步
70年來,玉樹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財政總支出的70%以上用於民生支出,深入推進為民惠民工程,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城鄉居民生活持續改善,生活水準不斷提高。脫貧攻堅成效明顯,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全面小康不落一人”的要求,累計投入各類扶貧資金176.8億元,先後實現了現行標準下6個深度貧困市縣摘帽、104個深度貧困村退出、12.98萬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發生率從34%下降到0.3%以內,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目標全面實現,貧困群眾每人平均純收入從2015年的2970元增長到目前的9260元以上,年均增長20%。教育事業成績顯著,近五年累計投入資金23.8億元,新建幼兒園104所、義務教育學校7所,恢復擴建稱多縣高中,建成州四高、五高、六高,開工新建第八高中和州特殊教育學校,第七高中列入建設規劃。幼兒園學生從6767人增加到23753人,毛入園率從25.9%提高到82.76%。高中階段學生從6291人增加到19127人,毛入學率達到80.86%。基礎教育階段學生總數從2015年的7.7萬人增加到12.1萬人。累計投入3.2億元實施異地辦學“千人計劃”,異地就讀初高中、中職學生累計達到12375人,教育規模穩居全省六州之首,教育品質跨越提升,正在由民族教育大州向民族教育強州目標持續邁進。醫療衛生發展迅速,啟動實施總投資5.18億元的重大傳染病和地方病“十三五”防控規劃,包蟲病、結核病、肝炎發病率同比2015年分別下降71%、12%和11%。全州每人平均期望壽命提高了2歲,孕産婦、新生兒死亡率由80.35/10萬、9.08‰下降到41.47/10萬和3.73‰。玉樹州成立以來衛生機構和公共設施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截至2020年底,全州鄉級以上公立醫療衛生機構86所,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全部完成,衛生專業技術人員達2267人,各類醫療機構擁有床位達2033張。投資2.6億元的州第四人民醫院(傳染病專科醫院)開工建設,州藏藥製劑中心基本建成,組建了涉藏地區首家精神康復醫院。社會保障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37.23萬人,參保率達98.6%;城鄉居民基本養老參保22.05萬人,參保率達99%,均創歷史新高。城鎮新增就業累計達12495人、農牧區勞動力轉移就業94259人次,累計發放困難群眾各類補助救助資金29.79億元,健康玉樹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文化旅遊事業蓬勃發展,國家級藏族文化(玉樹)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全面推進。做精做優國際漂流A級錦標賽、國際越野行走世界盃賽、玉樹賽馬節、格薩爾文化藝術節、三江源水文化節等精品節會。積極參加“魅力中國城”評選,精心打造“三江之源”等大型專題片和“音畫玉樹”非遺民俗劇,在更高層次上提升了玉樹的知名度。以“三江源國家公園、可可西裏世界自然遺産”等為主要目的地的生態旅遊、高原探險、科研科考等高端旅遊市場逐步形成,“三江之源、聖潔玉樹”品牌效應持續擴大,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健全,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增強。
對外開放格局實現歷史性轉變
新中國成立以來,玉樹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勝利地進行了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消滅了剝削階級和剝削制度,極大地解放了生産力。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玉樹州搶抓機遇,堅定不移地推進各項改革,農村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和牧區草場承包責任制不斷完善,農牧區稅費改革取得顯著成效,國有企業改革不斷深化,非公有制經濟已佔全州經濟“半壁江山”,財稅、糧食流通、投融資體制和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領域改革穩步推進,政府機構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取得成效,實現了從計劃經濟到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的重大跨越,極大地增強了全州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和活力。與此同時,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北京市先後選派4批185名優秀援青幹部赴玉樹各行各業挂職,累計落實對口支援資金34.2億元,實施了319項以民生改善、基礎設施建設和人才培訓為重點的對口支援項目。與青藏滇川毗鄰地區建立了友好地區(城市),達成了多方面的合作意向。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分六批次累計承接行政審批事項37項、取消行政審批事項112項下放行政審批事項94項,精簡率70%以上,加快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體系建設,州級政務服務事項辦結率達100%。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參加青洽會等各類招商引資活動,積極培育符合地方實際的市場主體,經濟發展格局逐步從封閉半封閉走向全面開放。
玉樹是一片神奇、美麗、聖潔的地方,勤勞、淳樸、智慧的玉樹各族兒女在這片熱土上譜寫了自治州建政、建設、改革、發展一篇又一篇壯麗史詩。
70年來,特別是玉樹地震災後重建以來的10多年,玉樹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為玉樹發展指引的方向,感恩奮進、堅定前行,開啟了玉樹有史以來發展質效最好、城鄉面貌變化最大、民生改善最快的一個階段,在玉樹發展征途上留下了恢宏畫卷。
(文:王梅,攝影:程宦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