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羊”光大道 樂享小康生活

發佈時間:2021-08-05 10:25:00丨來源:內蒙古日報丨作者:戴宏 李晗 宋爽 安寅東 郝雪蓮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毛色潔白的敏蓋絨山羊或站或臥,憨態可掬。

盛夏時節,來到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蘇布爾嘎鎮光勝村2號養殖園區,“咩咩咩”的羊叫聲此起彼伏。整齊劃一的圈舍內,一隻只毛色潔白的敏蓋絨山羊正悠閒地吃著草料,它們或站或臥,憨態可掬。

“可別小瞧了這些羊,它們可是全鎮的‘寶貝’,是老百姓增收致富的希望。”養殖戶閆新剛撫摸著懷裏的一隻剛出生的小羊羔,語氣溫和地説。

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敏蓋鄉(後撤鄉合併為蘇布爾嘎鎮)就開始選育蒙古山羊。經過多年雜交培育,1989年,生産性能明顯高於本地山羊的絨山羊在該鄉培育成功,“敏蓋”絨山羊也因此而得名。

但是,讓當地人沒想到的是,辛苦培育的“好羊”卻沒有換來好收益。

憨態可掬的敏蓋絨山羊(攝影:安寅東)

由於長期以來採取粗放的飼養方式,産業化程度較低。加之盲目追求養殖數量,過度超載放牧,當地生態環境被嚴重破壞,農牧民生産、生活水準得不到有效提升。“多年培育一隻羊,幾度風沙滿天揚。”曾是這裡的真實寫照。

迷茫中前行,困境中奮起。從2003年開始,在嚴格執行禁牧政策的背景下,當地積極發展現代畜牧業,將敏蓋絨山羊養殖確定為長效致富主導産業,大力扶持敏蓋絨山羊發展。同時,探索新的“分群管理、舍飼圈養”養殖方式,通過政策引導、資金和技術扶持等方式,實現了絨山羊養殖由傳統農戶的小打小鬧向規模化、集約化、高效化發展的跨越式轉變。

成立“敏蓋”內蒙古白絨山羊生産者協會;出臺《“敏蓋”內蒙古白絨山羊種子工程實施方案》;註冊“敏蓋”商標;建設絨山羊交易市場……當地發揚“工匠精神”,下足“繡花功夫”,一系列強有力的舉措,讓蘇布爾嘎鎮逐步走上了一條農牧業增效、農村牧區增綠、農牧民增收的良性發展道路。

“歷經40餘年的培育發展,在全舍飼條件下,現在的敏蓋絨山羊具備了産絨量高、繁殖率高、肉質優的‘兩高一優’的獨特品質,成為內蒙古白絨山羊品種中最優秀的群體之一。”蘇布爾嘎鎮黨委書記薛振宇説。

一隻“羊”造就一個産業。蘇布爾嘎鎮先後建成6大高效現代養殖園區,累計培育高標準養殖戶125戶,養殖總量達到8.5萬隻,農牧民分群管理、秸稈綜合利用普及率分別達到90%和95%以上。

閆新剛感慨地説:“禁牧舍飼這條路是走對了,我家的羊從過去的200隻發展到了現在的800多只,絨也是産得比以前多,每只羊的年産絨量比過去放養時多了一倍,收益也提高了。”

興一項産業,活一地經濟,富一方百姓。目前,全鎮養殖戶通過種羊、羊絨羊皮銷售及肉食品加工,年利潤可達1.74億元,戶均年收入13.57萬元。

隨著“敏蓋”商標被認定為“國家馳名商標”,敏蓋絨山羊已成為當地一張行走的“名片”。品牌知名度的提高,帶來的是價值的提升。現在,敏蓋絨山羊已成為鄂爾多斯羊絨衫的首選原料,該鎮也被認定為“1436”工程種源培育基地。

為解決散戶因自由養殖、組織管理不規範等導致優質種羊大量外流的問題,2020年,蘇布爾嘎鎮同雲東集團深入合作,建立了敏蓋絨山羊原種繁育中心,通過實施種羊鑒定、胚胎移植、人工授精等項目,大力培育核心種群、制定統一科學的飼養標準和管理流程。

在原種繁育中心的墻上,“科技育種打好種業翻身仗”11個大字引人注目。

中心試驗室內,工作人員寶勒爾正透過顯微鏡,認真觀察敏蓋絨山羊種公羊的精子密度和活力。顯微鏡旁,一摞“敏蓋”白絨山羊係譜檔案吸引了記者的目光。

翻開檔案,可以看到每只敏蓋絨山羊的年齡、體重等基本情況,以及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基本資訊,另外還詳細記錄了近3年的生長髮育及性能鑒定情況。

“在繁育中心,每一隻通過鑒定達標的敏蓋絨山羊都有屬於自己的檔案,通過規範係譜檔案,開展係譜分析,我們建立了可溯源、可查詢的數據體系。”寶勒爾介紹説,“原種繁育中心建成後,以低於市場價每只500元的標準,每年出售種羊800隻,為養殖戶累計節約資金達40萬元,帶動全鎮養殖戶逐步提高了敏蓋絨山羊種群品質。”

這幾天,敏蓋羊絨加工廠車間內一派忙碌的景象,10台平梳機、35台蓋板分梳機正開足馬力全力生産。

“這個機器是用離心力的原理,將粗的羊毛甩出去,細的羊絨就留下了。”透過機器的轟鳴聲,內蒙古繁榮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繼明向記者詳細介紹了洗絨和梳絨的流程。“現在,我們加工廠每年可以洗絨900噸,梳絨200噸,可實現年利潤520多萬元。”

今年,採取“國有公司+村集體”模式投資建設的敏蓋羊絨加工廠正式投入使用,結束了蘇布爾嘎鎮周邊沒有成規模的、大型的羊絨梳洗加工廠的歷史。

敏蓋羊絨加工廠的建立,在薛振宇看來意義重大。“加工廠的建立補足了單純養殖短板,標誌著在蘇布爾嘎鎮,種、養、加、産、供、銷一體的全産業鏈條正逐步形成,産業鏈的延長會大幅提高原材料的附加值,進一步提高養殖戶的收入。”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在品牌打造和新品種培育這兩方面下功夫,與當地農牧民形成更加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帶領他們一起走‘羊’光大道,樂享小康生活。”蘇布爾嘎鎮綜合保障和技術推廣中心主任王生雲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