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栽樹治沙儲綠 孫子養鵝強村富民

發佈時間:2021-06-23 10:45:00丨來源:通遼日報丨作者:管煒 徐健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張偉成功創業離不開張少華辛苦栽下的千畝樹林。

“咔、咔、咔……”蛋殼破裂的聲音此起彼伏,一隻只金黃色的鵝雛露出了頭。日前,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慶和鎮南發村的第一批2000隻鵝雛破殼而出。眼瞅著一箱箱毛絨絨、站都站不穩的鵝雛裝車送回了村,村書記張偉心裏有了底兒,“今年村集體經濟靠兩批鵝就能收入10萬元。”

張偉將鵝雛裝箱,準備運回養殖基地(攝影:徐健)

2018年,20歲出頭的南發村村民張偉在爺爺張少華30多年前承包的林地裏成功嘗試林下養鵝,頭一年就賺了十多萬元,把綠色資源變成了真金白銀。林下養鵝有了門道的張偉成立了南發村匯偉專業養殖合作社,不但年年掙得腰包鼓鼓,也讓很多村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幾年下來,全村已有50多戶村民跟著張偉養起了鵝。

為實現鄉村振興的目標,2020年底,南發村群眾把重擔交給了張偉,讓他村書記、村主任“一肩挑”,率領村民致富,引領村子發展。“村裏林地多,樹給鵝遮陽,鵝吃林下的草,鵝糞給樹和草施肥,不但實現了種養生態良性迴圈,而且週期短、效益好。”為了讓村子的家底兒儘快厚起來,張偉決心把村裏的鵝産業做起來。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張偉成功創業離不開張少華辛苦栽下的千畝樹林。科爾沁沙地總面積的54%在通遼境內,生態環境脆弱。上世紀80年代初,通遼市開始防沙治沙、保護生態、發展林産業。當年,風推著沙丘一步步逼進南發村。“村子南面方圓十幾裏都是沙坨子,一颳風黃沙漫天,眼都睜不開。”今年74歲的張少華走在林間,回憶著過往種種。

1984年,一門心思要治沙的張少華不顧家人反對,承包了村裏3600畝沙地植樹造林。為了種樹,張少華賣了房子、抬了錢,拖家帶口搬進了沙坨子。在他的帶動下,很多村民也開始植樹造林。如今,昔日6000畝沙地不但變成一片片綠洲,也為南發村綠色發展和村民致富創造了條件。

“張偉在南發村規模化養殖白鵝的成功實踐不但堅定了慶合鎮發展鵝産業的信心,也為南發村鄉村振興開了個好頭。”慶和鎮黨委書記于艷春説。

5月,張偉參加了通遼市鄉村振興建功人才暨嘎查村黨組織書記培訓班,好好學習了幾天,提高了對鄉村振興的思考和認識。“過幾天村裏就要嘗試種植巨菌草,鎮裏的白鵝屠宰場也將開工建設,從飼料到孵化,從養殖到屠宰,這條鵝産業鏈能實現集體增收和群眾致富雙贏。”南發村未來5年的發展藍圖在張偉的腦海裏漸漸清晰。

(原標題:厚了“小家底” 置了“大家業”——爺爺栽樹治沙儲綠 孫子養鵝強村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