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林郭勒盟:開啟綠色發展新征程

發佈時間:2020-10-28 09:34:26丨來源:中國網草原頻道丨作者:巴雅爾圖丨責任編輯:阿藝思

生態環境問題歸根結底是發展方式的問題。“十三五”時期,錫林郭勒盟以保護草原生態為前提,統籌推進現代畜牧業、清潔能源産業、文化旅遊業三大産業,加快經濟轉型升級,堅定不移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品質發展新路子。

  站在錫林浩特中聯金河水泥有限公司大門前往裏望去,往日繁忙的生産情景已看不到,曾經人來人往的辦公樓、宿舍樓、包裝站臺、生料庫、石灰石大棚、堆料大棚、原料立磨系統等設施已成平地,回填覆土恢復植被工作正在有序開展。

  為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鞏固草原保護建設成效,解決草原生態破壞問題,2018年,錫林郭勒盟對盟內自然保護區內的礦業企業,啟動三年有序退出工作,截至目前,對6個自然保護區內67家工礦企業的73個採礦權和77個探礦權進行了依法退出及登出,自然保護區內工礦企業退出比例達到100%,錫林浩特中聯金河水泥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豐富多樣的自然資源,決定了錫林郭勒草原在構築北方生態安全屏障中的重要地位。“十三五”期間,全盟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用最堅決的態度“護綠”、用最科學的方式“用綠”、用最嚴密的制度“管綠”、用最有效的措施“增綠”,堅守戰略定位,保持戰略定力,持之以恒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築牢生態安全屏障,守護好祖國北疆這道亮麗風景線。

  生態環境問題歸根結底是發展方式的問題。“十三五”時期,錫林郭勒盟以保護草原生態為前提,統籌推進現代畜牧業、清潔能源産業、文化旅遊業三大産業,加快經濟轉型升級,堅定不移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品質發展新路子。

  畜牧業是錫林郭勒盟的基礎産業,與生態環境息息相關。錫林郭勒盟自2016年起實施“減羊增牛”戰略,加快發展現代畜牧業,維護生態平衡,緩解草原壓力。同時,將全盟2.7億畝草場納入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劃定草畜平衡區2.2億畝、禁牧區0.5億畝,科學核定適宜載畜量,實行責任落實與資金髮放相掛鉤機制,配套推進農區禁牧、沙地禁羊、春季牧草返青期休牧等措施,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多年來的超載過牧問題得到遏制,促進草原休養生息、科學利用。

  今年夏季牧業普查顯示,全盟羊的存欄量已經連續四年負增長,壓減至1110萬隻,控制在草原承載適宜規模之內,引進擴繁優質肉牛8萬頭,全盟優質良種肉牛頭數達到173萬頭以上,其中高端安格斯肉牛養殖規模居全區首位。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加快推進,逐步實現了從數量擴張型向品質效益型轉變的可喜變化。

  錫林郭勒盟遵循集約化、規模化、高效化、合理有序的開發原則,轉變粗放型資源開發模式,最大限度提高煤炭就地轉化率,立足於近1.8億噸核準煤炭産能,建成了至山東濟南、江蘇泰州兩條特高壓電力外送通道,配套建設的一期火電項目相繼投産發電,風電項目即將投産,二期電源規劃獲批,清潔能源基地建設邁上了新的臺階。

  錫林郭勒盟在推進清潔能源基地建設過程中,以生態功能區、敏感區、脆弱區和生物多樣性優先保護區為重點,將盟域面積的62.35%劃入生態保護紅線,並提出了今後不再在草原新上礦山開發項目,不再在草原核心區規劃建設風電、光伏項目,堅決遏制草原亂採濫挖。

  與此同時,錫林郭勒盟加快綠色礦山建設,將礦山修復與開發利用融合起來,積極探索生態保護與産業發展協同推進新路子,努力做到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有機統一。截至目前,已累計投入資金28.2億元,完成治理面積246.6平方公里,已建成國家和自治區級綠色礦山24家,礦山綠化面積達60%,年底前礦山可綠化區域覆蓋率將達到80%以上,礦山生態環境呈現出持續好轉態勢。

  依託不斷改善的生態環境和得天獨厚的民族文化資源,錫林郭勒盟大力實施“旅遊+”戰略,推動文化旅遊業成為支柱産業、富民産業。規劃建成了“千里草原風景大道”,加快推動多倫縣、正藍旗、錫林浩特市、西烏珠穆沁旗、烏拉蓋管理區和二連浩特市等重要節點建設,全域旅遊示範區全面推進,使錫林郭勒文化旅遊業在“壯美內蒙古,亮麗風景線”中更加熠熠生輝。截至目前,全盟4A級旅遊景區達到11處,旅遊産品體系日趨完善,供給能力顯著提升。

  “十三五”期間,錫林郭勒盟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實施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工程,相繼實施了渾善達克和烏珠穆沁兩大沙地綜合治理、水系濕地保護治理、重點區域造林綠化、礦區環境治理等重大生態修復工程,生態聯通性顯著增強,促進了生態系統品質的整體改善。

  截至2019年底,全盟累計完成林業生態建設任務338.5萬畝,通過集中連片、突出重點、綜合治理,結合禁牧休牧輪牧和草畜平衡等制度措施的落實,全盟生態狀況整體得到恢復和改善,呈現“總體遏制,局部好轉”態勢,森林覆蓋率由7.52%提高到7.56%,沙化土地面積和沙化程度呈減少和減輕趨勢,渾善達克沙地南緣長420公里,寬1至10公里,橫跨蘇尼特右旗、鑲黃旗、正鑲白旗、正藍旗、多倫縣的生態防護體系基本形成,有效遏制了沙地的擴展蔓延。

  制度建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保障。“十三五”期間,錫林郭勒盟進一步完善保護草原生態制度體系,制定出臺的實施生態文明建設政策性文件達到92個,不斷完善草原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資源有償使用、生態補償、責任追究等體制機制建設,初步形成較為完整的制度體系,草原生態管理逐步邁入法治化、規範化軌道。

  春潮涌動處,揚帆奮進時。沿著時代的脈絡,細數來路的點滴,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正深刻改變著錫林郭勒,扮靚著錫林郭勒。

      (來源:錫林郭勒日報 作者:巴雅爾圖 原標題:開啟綠色發展新征程——我盟生態文明建設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