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百靈鳥”金花:人民中間是創作熱土,舞臺是我生命力的源泉

發佈時間:2020-10-13 17:55:48丨來源:中國網草原頻道丨作者:趙明霞丨責任編輯:趙明霞

“用一生為人民歌唱,我很幸福、也很快樂。”

“在那百花盛開的草原上,肥壯的牛羊像彩雲飄蕩,富饒美麗的牧場喲,啊哈嗬咿,多麼興旺,勤勞的牧民建設著祖國的邊疆……”

今年已77歲的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蒙古族女高音歌唱家金花唱過的300余首歌曲中,她説自己最喜歡這一首《牧民歌唱共産黨》:“它的旋律非常好聽,歌詞內容既接地氣又很美。”

2020年6月,回到草原的金花總是笑得格外幸福

已過古稀之年,仍然活躍在舞臺上的“草原百靈鳥”金花從小熱愛唱歌。從1960年9月30日晚上第一次登臺演出,到現在整整60年,金花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舞臺藝術。“我有一種放不下的情結。藝術來源於人民,還應該回到人民中去。只要走得動、唱得動,並且觀眾想聽,我就想一直唱下去。人民中間是我創作的熱土,舞臺是我生命力的源泉!”金花説。

除了參加演出為人民歌唱,教學、寫書、收拾屋子、洗衣做飯……就是金花現在的生活日常。這位被人們稱為“草原上的百靈鳥”的老人笑言自己“很勤奮”。

談及年紀,金花坦言,之所以還活躍在舞臺上,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有那麼多的觀眾依然喜歡聽我唱歌,這對我來講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也給了我無比強大的動力。”

金花和歌唱家拉蘇榮演唱《敖包相會》,從花樣年華唱到了兩鬢斑白

回憶烏蘭牧騎歲月:“草原上每寸土地都有我們的腳印”

對於金花來説,走上音樂這條道路,是偶然更是必然。

金花最早的音樂啟蒙是在母親的搖籃裏,母親搖著她,唱著古老的民歌,優美的旋律陪伴著她長大。少年時代,金花在同學中間是出了名的“唱歌很好聽”的人。金花17歲那年,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烏審旗要成立烏蘭牧騎,從小懷揣著唱歌夢的金花便去報了名。考試那天,金花唱得是《洪湖水浪打浪》,只唱了幾句,烏蘭牧騎的隊長就讓她填表入團了。

在烏蘭牧騎,金花一待就是17年。在這裡度過的歲月,也成為金花一生中最留戀和懷念的時光,“人的青春在哪,最想念的地方就是哪。可以説,烏審旗1萬多平方公里的每一寸土地上都有我們的腳印。”金花言語中透著驕傲。

行走在烏審旗大地上的金花(左)

苦和樂交織在一起,在金花的腦海裏形成一幅最美的記憶畫卷。

那是個艱苦的時代,烏蘭牧騎什麼都沒有,沒有服裝、道具、舞臺、幕布等,甚至吃不飽飯,“它並不是我想像中的穿著漂亮的衣服在臺上唱歌或者是鋪著紅地毯的道路。”金花説。但就是這樣一種“以天為幕布、地為舞臺”“以人民為中心”的“烏蘭牧騎精神”支撐著她和隊員夥伴們走遍了草原大地,為千家萬戶送去歡樂和希望。

在當時那個幾乎閉塞的半農半牧地區,烏蘭牧騎的演出對農牧民來説比過年還紅火。演出後,農牧民在田間地頭長期談論的都是烏蘭牧騎唱了什麼歌,跳了什麼舞。“他們太需要我們了。人如果被別人需要,這是最大的幸福。”這是金花堅持下來的一大動力。

1965年3月,金花(左一)為巡迴演出做排練

除了艱苦,烏蘭牧騎留給金花更多的是道不盡的歡樂往事。

1965年,金花隨烏蘭牧騎結束了全國各地的巡演,于12月20日參加了中南海紫光閣的彙報演出。當時的場景,金花至今記憶猶新:“門開了,周恩來總理等領導人走了出來,隊員們流著熱淚、跳著、歡呼著,激動不已……”那是金花最難忘的事,她唱了一首《北京的金山上》,周恩來總理也跟著她一起唱。

第一次領到工資,是在金花加入烏蘭牧騎後的幾個月。金花把10元錢交給媽媽,拿著剩下的5元錢去供銷社買了1.5元的冰糖、3元的絲絨方口鞋。冰糖給弟弟妹妹們分過之後,金花把剩下的揣在兜裏帶到單位,每天晚上都含著一塊冰糖入睡。“哎呀,我覺得是那麼甜蜜。”金花大笑起來。

舞臺上的金花

還有姑娘們用花布條做成假領子,在看演出那天縫在舊衣服上,一個領子比一個領子大一圈,就好像穿了三四件新花襯衣;小夥子們買曲別針,別在自己軟塌塌的衣領上,亮閃閃一圈特精神……説起這些趣事,金花總是爽朗地笑。她常把這些故事講給年輕人聽,告訴他們“要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藝術工作者不只要傳播藝術,還要帶給人們勇氣和力量”

看著舞臺上的金花,依然精神矍鑠、歌聲動聽,很難想像,她曾與死神擦肩而過。

2012年,金花得知自己患了賁門癌。治療後臟器被部分切除,而且有些內臟不在原來的位置上,“內臟就像肚子裏面一團凍肉一樣,沒有伸縮性了,我發現自己連最簡單的歌都唱不了,當時很苦惱。”金花回憶。

那是金花人生中的最低谷——頭髮掉光了,體重下降了50斤……但是突如其來的磨難並沒有令金花退縮。她在最痛苦的時候在日記本上寫道:“要堅強,一定要堅強!”手術後,她忍著刀口帶來的劇痛,天天彈琴練唱,最後在歌聲中重新站了起來。

2020年8月,金花在薩拉烏蘇河畔拍攝MV

2013年,金花在手術後三個月,參加了中央電視臺《向幸福出發》節目,她沒有戴假發,也沒有任何裝飾,一向尊重舞臺且愛美的她以最樸素的模樣奇跡般地重返舞臺。“得癌症的人很多,我想要鼓勵更多的人戰勝它。我這麼大歲數了還能站起來,還能重返舞臺,我希望看到我的觀眾也能從中汲取勇氣和力量!這也是藝術工作者這個身份賦予我的使命。”金花説。

如今多年過去,金花説這場疾病帶給自己最大的感悟就是“活著就是幸福”。“我活著,每天早晨起來打開窗簾,能夠看到燦爛的陽光,在這個世界上還有我的影子,我覺得這就是最幸福的事情。”説著,金花笑了起來。

金花在戶外寫日記

“用心去做,名和利都會慢慢來的”

金花于1977年,被調入內蒙古鄂爾多斯歌舞團;1980年,去上海音樂學院深造,兩年後又被調到內蒙古歌舞團(現稱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1989年,金花榮獲“全國民族唱法十大女歌唱家”榮譽稱號, 2013年,她被授予“鄂爾多斯短調民歌自治區級傳承人”榮譽稱號。

2015年,內蒙古藝術學院成立鄂爾多斯民歌傳承班,聘請金花擔任導師。談及去做這件事情的動力,金花説,她很樂意將這些民歌帶進校園裏,讓年輕人將它們原汁原味地傳承下去。

金花與兒子金•巴特爾在草原上歌唱

但是教授鄂爾多斯民歌不像其他聲樂班的教學,有很系統的教材,金花要做的一項重頭工作就是自己編寫教材,從鄂爾多斯民歌中挑選合適的歌曲,確定適合各年級的曲目。

令金花驕傲的是,2019年,班裏六個學生都順利畢業,有的加入烏蘭牧騎繼續歌唱事業;有的當了老師,繼續把民歌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對於那些同樣從事歌唱事業的年輕人,金花想説:“一定要靜下心來,真正鑽到自己的專業裏,不要浮躁,不要太過於急著追求名利。用心去做,名和利都會慢慢來的。”

回顧自己走過的人生路,金花經歷過諸多坎坷,但是所有的苦難都讓她愈發堅強。“經歷過這一切,沒有影響我對藝術的專注和執著,而這種專注和執著得到了人民的回饋,今天依然可以在舞臺上站著,我很自豪,我覺得自己是個強者!作為草原的女兒,用一生為人民歌唱,我很幸福、也很快樂。”

(圖片由採訪對象提供)

【草原文化藝術“高峰”人物系列報道——金花簡介】

金花

金花,1943年10月出生於內蒙古通遼市科左後旗。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內蒙古音樂家協會理事、國家一級演員、著名蒙古族女高音歌唱家。金花音域寬廣,聲音洪亮,音質純凈,演唱富有激情,被譽為“草原上的百靈鳥”。

1960年,金花考入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烏審旗烏蘭牧騎;1965年,被選入“烏蘭牧騎全國巡迴演出第三代表隊”,當年12月,完成幾百場次的巡演任務後回到北京,受到周恩來總理等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並演唱“北京的金山上”得到總理讚揚;1980年赴上海音樂學院進修;1982年被調到內蒙古自治區歌舞團(現稱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金花曾多次出訪美國、日本、保加利亞、波蘭等國進行文化交流。獲得過“全國民族唱法十大女歌唱家”“鄂爾多斯短調民歌自治區級傳承人”等榮譽稱號,還獲得過內蒙古自治區“文學藝術傑出貢獻獎”、第22屆保加利亞世界民間藝術節一等獎等國內外重要藝術獎項。代表歌曲有:《乳香飄》《送親歌》《敖包相會》《剪毛機來到了草原上》《黑緞子坎肩》《諾門達來》《黨的教育好》等。

(作者:中國網記者 趙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