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紫或粉的八瓣梅綴滿路邊,一條寬闊的柏油馬路直通村舍。村民住宅整齊劃一,橫豎成排。附近的濕地公園有涼亭、木棧道和草坪,遊人三五成群,一邊拍照、錄製短視頻,一邊享受清新空氣和田園風光。
“今年來玩過幾次,每次遊客都很多,成了周邊地區的‘網紅村’。”正帶著孩子遊玩的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太仆寺旗寶昌鎮居民楊慶連説,“這裡有山有水環境好,還能吃燒烤、住民宿。”
在近日公佈的第二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中,寶昌鎮邊墻村榜上有名。這也成了全村的喜事。
“我們近幾年打造民宿、餐飲、康養、電商、文化旅遊等田園綜合體,可同時容納150名遊客住宿、用餐。”邊墻村黨支部書記王文成説,“如今村子小有名氣,遊客越來越多,村民也能吃上‘旅遊飯’了。”
七八年前,邊墻村還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村民們曾戲稱“進村黃黃一片,出去腳帶黃泥”,村裏到處是土路、土房、土墻。2014年,全村貧困戶有272戶、692人,貧困發生率達58.84%,每人平均純收入僅2000元。
近年來,在國家精準扶貧等一系列政策支援下,邊墻村強基建、興産業、促增收。2019年,村裏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村民每人平均純收入達1.8萬元。
“我們過上好生活,主要靠産業。”47歲的村民任林説,以前人們種幾畝薄地,沒多少收入,還得出去打工,活兒也不好找。這幾年村裏興辦苗木種植、肉牛養殖、中藥材、馬鈴薯種植等專業合作社,很多村民把土地流轉後到合作社打工,除了土地流轉的收入外,還能掙工資,“只要肯出力氣,收入都不差”。
在邊墻村的樟子松育苗基地,十幾名村民正在起樹苗,準備賣到外地用於綠化。48歲的劉永軍手握鐵鍬,小心翼翼地將樹苗根部形成的土球完整挖出。
2013年以前,劉永軍夫婦的收入就靠在12畝耕地上種糧,畝産量僅有100公斤左右,每年收入兩三千元,只夠溫飽。2013年起,他與妻子在産業扶貧政策幫助下,把土地以每畝350元的價格流轉,開始在林苗基地打工。如今,夫妻倆年收入超過4萬元。
“日子越過越有奔頭。”劉永軍説,積蓄多了,他家蓋起4間磚瓦房,庭院也收拾得很利索,“每天一齣門,心情就特別好”。
目前,邊墻村有育苗基地4處、共350多畝,年輸出各類苗木120多萬株,除了長年帶動100多戶村民打工外,還提供許多季節性務工崗位。
除了以合作社帶動鄉村産業,邊墻村還注重發展規劃、基礎設施建設和各類資源整合。
“我們先整合土地,進行産業和村貌設計規劃,構築起村子發展的四梁八柱。”王文成説,村裏利用新農村建設、田園風光體建設資金等,安裝路燈、修巷道、建民宿、打造濕地公園等。
2017年,邊墻村利用扶貧資金建設溫室大棚,與北京昌平區對接,成為其草莓育種基地。2018年,24兆瓦的光伏基地在村里落戶,帶動七八十人就業。
一些企業也看中了邊墻村的發展潛力前來投資。眼下,邊墻村與一家公司合作投資800多萬元的民俗館即將正式開放。
“我們徵集了不同時期農業生産工具和農民生活用品,在民俗館展示我們獨特的農耕文化,讓更多遊客體驗看山、看水、看得見鄉愁的文化氛圍。”王文成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