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巴彥茫哈蘇木哈吐布其嘎查沙坨地上長了1年的沙棘結果了。
通常,沙棘3年開始結果,這些“早熟”沙棘讓護林員白吉林白乙拉格外興奮,“這應該是個‘奇跡’吧!”他是腳下這片土地發生奇跡般變化的見證者,也是擺脫貧困走向小康生活的親歷者。
白吉林白乙拉對沙棘林進行常規巡護(攝影:新華網 李倩)
巴彥茫哈蘇木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爾沁右翼中旗(以下簡稱“科右中旗”),這裡靠天吃飯,十年九旱。白吉林白乙拉在這樣的環境中過了半輩子,加上母親患病、孩子求學,家裏債臺高築。2015年,成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生態環境脆弱是制約科右中旗發展的瓶頸,2018年,在中宣部大力支援和推動下,“螞蟻森林”防沙治沙項目落戶科右中旗,白吉林白乙拉所在的哈圖布其嘎查栽植沙棘苗木1500畝、7萬株。
數據顯示,科右中旗植被恢復明顯,沙地面積逐年縮小,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從2016年的35.17%提高到現在的63%,有沙天氣較2016年以來同期平均減少21天,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
與此同時,科右中旗堅持自然恢復為主,人工干預為輔,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治理,全力推進以禁牧、禁墾、禁伐為主的“三禁”工作,通過舍飼圈養、草原圍欄、規模經營、品種改良,大力建設人工草地和飼料基地,不斷優化畜牧業結構,緩解生態環境承載壓力。
“日子就是從那時候好轉的”,白吉林白乙拉説,他響應號召,在政策扶持下改變傳統種養方式,賣羊買牛,既節約飼料成本,又省時省力。2019年,三頭牛犢賣了3萬多元。
白吉林白乙拉正在喂牛(攝影:新華網 李倩)
這一年,白吉林白乙拉被聘為護林員。添了新身份,增了新收入。“護林員一年能掙1萬多,現在輕鬆多了。”如今,白吉林白乙拉家的外債已陸續還清,孩子們都已走上工作崗位,日子有了新奔頭。
白吉林白乙拉妻子孟蘭擅長刺繡,當地鼓勵婦女發展刺繡産業,並建立“村民刺繡車間”。孟蘭經培訓成為嘎查一級繡娘,年刺繡收入1萬多元。目前,嘎查有90多名婦女從事刺繡産業,年收入最高的5萬元,當地也成為有名的刺繡産業村。
據了解,目前科右中旗刺繡産業覆蓋超過170個行政村,2萬多人參與,其中貧困人口約3000人,貧困人口年均增收2000元。
孟蘭的刺繡作品
兩年間,在産業、就業等多重政策扶持下,白吉林白乙拉一家的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2019年家庭純收入52000多元。“接下來要好好養牛,優化品種,爭取賣個好價錢”,白吉林白乙拉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