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霍林郭勒“痛點”變“支點” 撬動綠色高品質發展

發佈時間:2020-08-07 17:33:41丨來源:中國網草原頻道丨作者:美麗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盛夏的霍林郭勒,萬物蔥翠,百草豐茂,綠色是它的主色調,一片片的綠意連成海、鋪成卷,裝點著這座精緻的小城。

盛夏的霍林郭勒,萬物蔥翠,百草豐茂,綠色是它的主色調,一片片的綠意連成海、鋪成卷,裝點著這座精緻的小城。

從霍林河畔花草芬芳的敖包山公園,到城北百鳥飛舞的靜湖國家濕地公園,從綠草如茵的礦山排土場,到對望而立的可汗山景區,高原大地生機勃勃,一幅“大美霍林郭勒”的畫卷正漸次舒展開來。

這畫卷,正是霍林郭勒市全力推進綠色礦山建設、打造全域生態城市的纍纍碩果。

向綠而生 扛起一份綠色責任

霍林郭勒市位於大興安嶺南麓,科爾沁草原腹地,是一座“因煤而建、緣煤而興”的新興工業城市。作為一個資源型工業城市,霍林郭勒採礦業歷史悠久,但隨著礦産資源的開採,礦山生態環境問題日益凸顯,成為了全市轉型發展的一大短板,成為了亟需修復的生態“瘡疤”。

2018年7月,中央第二環保督察組對霍林河露天煤礦生態恢復治理工作提出了整改意見。如何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保護好生態環境,讓礦産資源成為建設富裕美好家園的一劑良藥,成為擺在霍林郭勒人面前的一道新課題。

知恥而後勇。霍林郭勒市全市上下積極行動,把礦山生態修復治理擺在事關地區發展生死存亡的高度上抓落實,按照“三年任務兩年完成”的計劃,成立了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先後召開不同層級和類型的會議30余次、實地督查220余次,調度推進有關工作,使礦山生態治理按下“快進鍵”、幹出“加速度”,一場聲勢浩大、動真碰硬的礦山生態綜合整治攻堅戰全面鋪開。

聚流成川。為了形成工作合力,紮實推進礦山生態治理,霍林郭勒市進一步壓實屬地管理責任、部門監管責任、企業主體責任,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匯集起來,共建、共用、共同守護這片美麗草原。

壓實領導責任,組織22名處級幹部分別包聯33家礦山企業,開展現場觀摩、拉練活動30余場次,推動相關企業從嚴實施治理工作,並與專業公司合作,投資3.4億元,治理無主排土場、裸露山體、廢棄採坑3150畝,切實發揮生態“兜底”作用。壓實企業主體責任,責成企業根據本地氣候特點和自然條件,運用新技術、新品種、新工藝開展礦山生態治理工作,高標準修復礦山和侵佔損毀的草原。清理復綠中小礦山散亂面積1030畝,全方位提升治理成果。壓實部門監督責任,全程督導管理服務部門履職盡責情況,形成生態環境問題動態排查、及時處置、防控反彈的閉環工作機制。同時,將礦山生態修復工作納入實績考核內容,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從嚴履職、擔當作為,身體力行,將生態文明建設理念付諸實踐。

因綠而興 推進綠色礦山建設

藍天、白雲、繁花、綠草……踏進北露天煤礦礦區大門,安全、環保標語處處可見,三步一景,五步一畫,昔日礦山上的“癩痢”如今披上“綠衣裳”,與周邊大自然完全融合,眼前的一切,不像是生産烏金的礦山,倒像是一座綠色生態園。

前些天,記者在採訪時看到,北露天煤礦黨委組織機關及各基層黨支部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組成一支義務植樹隊,在礦區二採北排土場1020平臺上開展“黨建融入環保工作·助力綠色礦山建設”主題黨日植樹活動。經過近2個小時的栽種,200多棵樟子松迎風聳立,為北露天煤礦礦山生態修復治理區域增添了一抹新綠。國家電投內蒙古公司北露天煤礦總工程師王海告訴記者,2020年北露天煤礦新增排土場計劃治理面積1096畝,其中綠化面積882畝,共涉及覆土整形、植被重建、噴淋灌溉、供水系統運維檢修道路、沖蝕溝整治等8項工程。施工高峰期每天大約是200左右人,多的時候是300人,目前各項工程正在火熱進行中。

然而,這僅僅是霍林郭勒市開展礦山生態修復治理,推進綠色礦山建設的一個縮影。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全力建設綠色礦山既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建設思想的具體實踐,也是走好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品質發展的必由之路,更是改善民生福祉、建設生態霍林郭勒的重要內容。”幾年來,這是霍林郭勒全市上下統一認識和一致行動。

哪存在問題,哪就是戰場;哪是痛點,哪就是改善的著力點。近年來,該市全市上下植綠於心更造綠于行,出臺了《礦山生態修復治理整改工作方案(2018—2020年)》將全市33家礦山企業納入整治範疇,其中,煤礦11家、非煤礦山22家,堅持“三年任務、兩年完成”,全力推進治理工作。截至目前,煤礦方面,完成投資5.13億元,治理面積19518畝,其中,一號露天礦投資2.38億元、治理面積9838畝,每畝治理標準24192元;其他煤礦投資2.75億元、治理面積9680畝、每畝治理標準28409元。非煤礦山方面,按照“規範生産、保障所需、邊産邊治”原則,將22個非煤礦山整理為5個,其餘17個全部取締開展生態修復,累計投入610.5萬元,完成治理面積1036畝。同時,科學規劃、打造精品,提前著手謀劃礦山生態治理的“後半篇”文章,在獲取生態效益的基礎上,重點挖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指導企業在治理區域種植大果沙棘、枸杞等經濟作物,配套發展相關産品精深加工;規劃建設園林式景觀,讓礦區變景區,配臺發展旅遊業,建成有經濟效益的“果園式”礦山、“園林式”礦山、“旅遊式”礦山,努力釋放礦山治理的綜合效益。

逐綠前行 蹚出綠色發展之路

礦山生態治理是霍林郭勒市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強化生態保護的真實寫照。

這幾年,為了讓曾經的“城市痛點”變為強勁的“發展支點”,霍林郭勒市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堅決扛起“築牢祖國北疆生態安全屏障”“建設祖國北疆萬里綠色長城”的政治責任,在建設“推開窗是森林、走出門是花園、出了城是草原”的全域生態城市上打出了“組合拳”。

牽住源頭防控的“牛鼻子”,從煤炭、電力、電解鋁三大板塊著手,全力推動煤電鋁全産業鏈深度減排。煤炭方面,嚴管煤炭産業採、運、儲、燃各個環節,實現了“儲煤不見煤、運煤不露煤、産煤不散燒”。電力板塊,投資6.8億元完成14台火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新建火電機組全部按照超低排放標準建設。電解鋁板塊,投資4.8億元建成了7套電解鋁煙氣超低排放工程,二氧化硫、氟化物、顆粒物較國家標準整體減排90%以上,整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準,榮獲2019年度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同時投資1.77億元,完成了38項電解鋁無組織排放技能改造,再一次走在了全國鋁行業綠色轉型的前列。

構建生態治理的“大格局”,統籌實施山水林田湖草礦系統治理。做好“治”的文章,實施礦山生態修復治理,2018年下半年以來累計投資5.2億元,修復治理了20554畝,投資超過過去40年的總和,治理面積超過過去40年的50%。做好“護”的文章,科學節水治河管湖。做好“退”的文章,全面退耕還林還草,累計退出耕地22.5萬畝,封堵修復草原便路4977畝,一寸一寸呵護草原。做好“增”的文章,以花園是單位、學校、小區、工廠建設為抓手,開展“綠化增量”“景觀提質”等工程,近三年新增城區綠化210萬平方米,總綠化面積將達到630萬平方米,每人平均公園綠地面積11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到35.7%,綠地率達到33.6%,城市魅力大幅提升。

攥住轉型升級的“金鑰匙”,全面改變粗放低端的經濟發展方式。抓補鏈延鏈強鏈,抓高附加值項目,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鞏固拓展全産業鏈發展模式,推動産品邁向價值鏈中高端,提高地區發展綜合競爭力。大力引進和發展高端鋁箔、汽車用鋁等高精尖、少冒煙、高附加值的鋁後精深加工項目,打響“霍林郭勒製造”品牌。同時,推動産業鏈多元發展,重點培育壯大節能環保、清潔生産、清潔能源等産業,實現産業發展從煤電鋁“一枝獨秀”變為多鏈條“春色滿園”。

一張藍圖繪到底,萬事從來貴有恒,昔日煤城今蛻變,喜看美城展新顏。如今,霍林郭勒——

綠色多了,據衛星遙感監測顯示,2018年至2019年,該市平均植被覆蓋度從69%上升至80%,高覆蓋度佔比由62%上升至76%,低、劣植被覆蓋度佔比已“清零”,生態復墾成果明顯。

空氣好了,據環保部門數據顯示,在2019年該市全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佔比達到93.3%,空氣常新漸漸實現。

沙塵小了,據氣象部門數據顯示,該市沙塵天數由過去45年的年均15.3天,下降到近三年的5.1天,藍天白雲成為常態。

一座座煤礦,如何孕育出綠色環保希望?又是如何打造出如詩如畫的美景?一個曾一度被打上“煤城”烙印的工礦城市,如何將綠色固化為城市的底色?又是如何甩掉“黑帽子”重塑高顏值?今天,霍林郭勒人用實際行動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作者:美麗,來源:霍林郭勒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