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教育成小康生活“助推器”

發佈時間:2020-08-06 11:24:41丨來源:中國青年報丨作者: 葉雨婷 石佳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市區裏豐富多彩、貼近自然的幼兒園生活,草原上小學的特色民族教育課程,福利院殘障兒童學習的一技之長……教育帶給內蒙古的是改變,也是奔向小康生活的“助推器”。

對於內蒙古自治區而言,教育意味著什麼?是扶貧扶智的重要抓手?是民族團結的精神種子?還是一個人幸福生活的起點?

市區裏豐富多彩、貼近自然的幼兒園生活,草原上小學的特色民族教育課程,福利院殘障兒童學習的一技之長……教育帶給內蒙古的是改變,也是奔向小康生活的“助推器”。

草原的發展離不開“卓越的教師”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的教育資源常被周邊地區羨慕。

康巴什的蒙古語釋義是“卓越的教師”。這片沃土在歷史上就是人才輩出的地方,這裡的發展也源於教育、興于教育、成于教育。

玩沙子、畫國畫、種花、刺繡、打高爾夫球……在康巴什區第十幼兒園,一共有70多種供幼兒在玩耍中學習的設施。

據了解,這所幼兒園佔地面積10176平方米,園內建有集活動室、睡眠室、盥洗室功能于一體的標準教室18個,是一所普惠性公立幼兒園,可以有效解決當地“入學難、園位少”的難題。這裡的學費只要每月400元,附近居住區的700多名適齡兒童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普惠的學前教育。

白麗麗的女兒在這裡讀大班。在她看來,女兒這幾年變化很大。“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共情能力的發展都讓我覺得很驚喜。”她曾驚訝地聽到女兒説:“我的老師是特別專業、嚴肅而且熟悉我們的。”

園長苗永艷對教育有獨特的理念。“康十幼以生命教育為課程實施主線,其內容基於生活,以自然和傳統為養分。教育不能離開美,孩子們要在自然和真善美的環境中學習成長,所以我們致力於為孩子們建構一個美的外在與內在環境,以滋養孩子的生命。”

“經濟和教育是相輔相成的,康巴什區重視教育,也拉動了整個區域的發展。”康巴什區教育局局長張燕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區在教育領域累計投入資金35億元,是全市唯一保持教育經費“三個增長”的旗區。

張燕表示,2007年,康巴什區有了第一所學校,教學規模只有8個班126名學生。

如今,康巴什區連續6年榮獲全市督導評估教育工作優秀獎,建成市級以上示範性幼兒園9所,基礎教育辦學品質得到社會廣泛認可,中考成績連續7年位居全市首位,高考本科上線率超過88%。

教育開啟更多可能性

21歲的聾啞女孩王雅妮如今在一所特殊教育學校當生活教師。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兒童福利院是她的家。她通過手語告訴記者,在福利院裏,她不僅學會用手語與人溝通,學會做糕點、美容等技能,還學會了感恩。

在這所福利院,不少殘障兒童掌握了立足社會、獨立生活的技能。

據了解,該福利院是呼和浩特市唯一一所集孤棄兒童養育、醫療救治、康復訓練、特殊教育、社會工作(兒童安置)、培訓為一體的兒童福利機構。目前養育兒童150名左右,殘疾率達98%以上。

近年來,該福利院成立7個特教班,針對孤棄兒童需求實施個別化教育和特色教學。特教區平均每天為30名兒童授課,兒童自理、語言、運動能力有明顯提升。

教育為這些孩子的未來開啟了更多可能性。

如今,離開福利院獨自生活的王雅妮有公租房,每個月工資有5000多元,過上了與正常人並無差異的生活。她表示,如今的她感到很幸福,自己仍然會經常“回家”看看,以後會好好工作,回報社會。

將民族教育融入教學,也是內蒙古不少學校的日常工作。

“既要讓學生學到知識,又要讓學生學會團結。”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呼倫小學校長阿日斌介紹,學校裏的每個場景都體現著民族團結的內涵。

呼倫小學是一所擁有115年曆史的寄宿制小學。走進呼倫小學,教學樓大門是蒙古包的造型,教學樓樓道裏張貼著介紹蒙古族文化的小知識和學生們用蒙語、漢語書寫的“民族團結”“五十六朵”等字樣的書法作品,還展示著學生以“民族團結”為主題製作的手抄報。

目前,呼倫小學共有13個教學班624名學生,其中只有兩名漢族學生,其他622名學生包括蒙古族、鄂溫克族、達斡爾族、滿族。如何讓多個民族的學生團結融合,阿日斌一直在探索實踐。他説,做到“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少數民族離不開少數民族”才算是民族團結。依託課堂教學、開展主題活動、建設校園文化,這是阿日斌想出來的3個辦法。

讓終身學習融入日常生活

學習知識不僅是在學校裏才能完成的事情,知識帶給人的影響也滲入到生活和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如今,國家致力於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在這片大草原上,終身教育的實踐已經開啟。

7月18日,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的新華書店城市書屋裏,市民蔣曉娟為這次讀書會帶來一本書,名為《生命中最美好的事都是免費的》。她説:“這次讀書會的主題是‘幸福生活’。在我看來,讀書會讓人在不知不覺中改變很多,也會讓我在教育孩子等方面學習到很多。”

這個小木屋是康巴什區居民文化生活大幅提升、人文氣息愈加濃郁的重要標誌,人們在這裡匯聚書香力量,共築小康夢想。從2016年6月至今,讀書會連續開展350多場活動,城市書屋現有固定讀者1500余人,參與人數有3000多人。

草原深處有一座“書敖包”,它靜靜地佇立著。書敖包上的每一塊石頭都刻著一部書籍之名,形態各異。

書敖包的主人阿拉騰畢力格是鄂爾多斯市烏審旗烏蘭陶勒蓋鎮巴音希裏嘎查村的普通牧人。他表示,這些年來,他家的收入都陸續投在書館上,已達300多萬元。書敖包上的每一塊石頭都是他到阿爾巴斯山親手選出,雇人雇車運回來的。

他説:“書敖包裏的活動既有中小學生讀書演講比賽,也有面向社會的論文評比,還有各地文人作家交流研討。大家都叫我‘書癡’,我就是喜歡書,也喜歡越來越多的人來我這裡看書。”

書法、寫生、面塑、皮雕……對於呼和浩特市的中小學生來説,寒暑假時的他們可以親身體會80多個非遺項目的魅力。

這個暑假,莫尼山非遺小鎮迎來一批又一批小學生。小鎮位於呼和浩特市回民區,是內蒙古首個以保護非遺、發展非遺文化為主題的景區。莫尼山非遺小鎮創建了“國家級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目前,基地已建立一支高水準師資隊伍,並聘請相關專家學者和教師,為基地量身打造十大特色主題研學課程。

小鎮的創始人賈宏偉表示:“以前孩子們放假了可能會去動物園、遊樂場。如今他們來到這裡,既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還鍛鍊了動手能力,這對孩子們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我希望青少年可以通過這樣的實踐活動把內蒙古的民族文化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