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曾經的壩上草原,有了新的模樣。
高高低低的丘陵,像巨浪一樣起伏著,上面是一壟壟五線譜般整齊的青草,它們是燕麥、苜蓿以及各種中草藥。從2020年開始,張家口壩上地區180萬畝耕地統一休耕種草,這些重新入駐的草家族成員,將代替原來的小麥、莜麥等糧食作物,構築起新的壩上草原生態系統。
“張家口在保障首都水資源和生態環境方面,居於特殊生態區位,承擔著特殊責任。今年以來,我們把實施壩上地區休耕種草,作為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總書記視察張家口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實踐,作為縱深推進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建設的有力抓手,緊盯目標任務、強力推動實施,各項工作取得明顯進展和成效。”張家口市委書記回建告訴記者,經過3年的鞏固提升,壩上將重現昔日“風吹草低見牛羊”的風景。
壩上重現草原天際線
6月28日,康保縣閆油坊鄉東火房村。
今年55歲的張清,從來沒有想到村外那片荒涼瘠薄的土地,會呈現如此美麗的畫面:曾經一家一戶零星種植的土地,被重新集中連片;而出現在土地上的,是他從未見過的植物:水飛薊。
這裡屬於典型的農牧交錯帶。在他的印象裏,當地過去就是草原,村民多以放牧為生,後來,隨著人口增多,人們不斷開墾土地,草原就漸漸變為耕地了。
由於乾旱,土地上的收成並不好,好的年景莜麥一畝地也就打上100多斤,其他作物産量更低,如果算上種子、化肥和澆地的成本,基本沒有收益。近幾年,隨著農民紛紛外出務工,很多土地已不再有人耕種。
村裏土地流轉的工作是從今年3月開始的。按照張家口市壩上地區180萬畝休耕種草實施方案,在延續執行現在國家糧食直補等政策的基礎上,省、市財政分別給予每畝100元和50元的配套補助資金。張清説,聽到這個政策,村民都非常積極。“很多農戶自己早就不種了,租給同村村民,每畝也就給個二三十元,現在政府每畝給補貼150元,這是咋也弄不來的呀!”張清深有感觸地説。
據了解,今年張家口壩上地區休耕種草,根據土地條件不同,土地流轉費每畝50-500元不等。目前,正在持續落實退出土地保補助、轉産農民保就業、發展産業促增收等措施,確保農民收入不降低。
32歲的百本藥業有限公司經理徐小宇説,自己與這片土地結緣是緣于首都“兩區”建設。作為康保縣21個休耕種草市場主體之一,他的公司今年承擔了閆油坊、丹清河、張紀3個鄉鎮7萬畝中藥材和3萬畝蕎麥的種植任務。
濕潤的雲擦著一壟壟的草從遠處低低地飄過來,看著已經長得葉肥體壯的水飛薊,第一年種植的徐小宇非常開心。“種植全程採取機械化免耕模式,最大限度地減少土壤擾動,最大限度地蓄水保墑,尤其是大型機械深松過的土地,可以把土地變得像塊海綿,這是老百姓一家一戶做不成的。”徐小宇説。
為了激勵公司參與休耕種草,依照“政府主導、連片佈局、規模流轉、市場運作、公司經營”原則,康保縣還出臺了各種優惠措施:種植多年生中藥材5萬畝以上的企業,免收土地流轉費;種植多年生優質牧草5萬畝以上的企業,每畝只收土地流轉費10元。“規模越大、品質越高、週期越長、政策越優惠。”康保縣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吳建武説。
7月,壩上牧草已進入長勢最旺的時期。“再過一段時間,你再來看,各種中草藥和蕎麥、油菜開出各種顏色的花朵,沿途將形成一道道美麗的草原天際線。休耕種草,不僅可以實現農業産業結構的調整,還可帶動旅遊業和康養業的發展,最終達到草原增綠、百姓增收、産業發展的效果。”吳建武説。
最近,張清經常到村外的田野去看看,在他眼裏,從草—耕地—草,那片小時候的草原又回來了。
飼草混播的張北試驗
“你現在看到的是一片平坦無垠的草地,你可不知道原先這塊地的情形呢!”
站在張北縣海流圖鄉廟東營村一片飼草混播草地前,張北縣盛葳草業公司副總經理韓玉感慨地説。
在張家口市180萬畝休耕種草任務中,張北縣的任務是57萬畝,是壩上縣區中最多的。
“無論從市到縣鄉,都沒有種過這麼大面積的牧草,怎麼種、種什麼,對我們來講,都是第一次。”韓玉説。
談起到通遼市考察,第一眼看到燕麥與飼草混播的效果,韓玉用“震撼”二字來形容自己當時的感覺:綠油油的牧草平坦坦的、一眼望不到邊,那種濃密、那種肥美,感覺人躺在上面都掉不下來。長這麼大,他從來沒有見過那麼好看的田野。這也是他們把第一次的種草試驗選為飼草混播的原因。
然而,接下來的困難是他們不曾想到的:
先是整地。海流圖鄉多為丘陵地帶,撂荒多年的耕地上,佈滿了各種形狀的臥牛石,大的兩噸重,小的達一噸,只有鉤機才能清理得動。好不容易將表面的石頭清理完,換上大型機械深耕,誰知從地下翻上來的還是石頭。“大犁上不去、上小犁;小犁上完、又換大犁,旋耕機曾經一天打壞90個刀片,動力耙損毀無數次,直到把地整得四四方方、齊齊整整。”為盛葳草業公司提供農機服務的北京惠豐博華公司總經理楊春霞心疼地説。
5月,天旱,不能播種;6月,終於等到雨來。為了趕進度,人們四點起床,人歇機不歇,飯送到地裏吃,晚上在車裏睡,終於趕在6月底前將適種地塊搶種完畢。
“實施休耕種草,將為首都涵養更多水源,提供更好的生態環境。是首都‘兩區’建設的信念讓我們堅持了下來。”楊春霞説。
7月3日,張家口農科院的專家來到這裡,查看飼草混播情況。看著那些身姿嬌嫩的燕麥和剛剛拱出地面的苜蓿,專家們告訴韓玉:“出苗情況很不錯。”
“如果這次飼草混播示範成功,就證明張北是可以種好苜蓿的。接下來,可以帶動更多的人種草。”
“這才是草原應有的樣子”
6月29日,張家口塞北管理區。
記者踏入的是一片茂密的草地:柔軟的羊草沒過人的腰部,四週散發著陣陣青草的芬芳,撥開草叢,底下可見濕潤、膏腴的土地,雲在遠處飄來飄去,此時,你有了想吃烤串、喝啤酒的願望……同行的榆樹溝林場場長劉強感嘆道:這才是草原應有的樣子!
這是由中國農業大學實施的天然草原恢復改良項目。據中國農業大學黃頂博士介紹,通過應用圍欄封育、免耕補播、切根改良等技術措施,退化中的天然草地得到復壯,綜合植被蓋度提高30%,草地生態保育功能得到充分釋放。
資料顯示,張家口市38%的草地發生退化,壩上草原86.9%的區域出現不同程度的沙化、鹼化和退化。
“草原退化不只是過度放牧的原因。草長得久了,下面的根須太多,自然也會發生退化,需要人工干預促其恢復。”在與此一路之隔的塞北管理區黃土灣草原公園,劉強指著一片植被稀疏的草地説。
但隨著首都“兩區”建設規劃的實施,這些退化的草地都將迎來重生。目前,黃土灣草原公園正在申請國家級草原公園,人工補播、切根改良等修復工作已經開始。
“只要修復到位,完全可以恢復草原以前的樣子。”劉強説。
截至目前,張家口市休耕種草工作已完成流轉耕地面積181.42萬畝,其中,種植燕麥、苜蓿、一年或多年生牧草等飼料飼草作物140.63萬畝;種植水飛薊、黃芪等中草藥28.12萬畝;種植條件相對差的12.67萬畝耕地,將採取補播牧草、斷根萌蘗、施肥等人工干預方式,促進自然修復。
“推進180萬畝耕地休耕種草,建設草原公園和國家示範牧場,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最大限度地發揮張家口市的生態優勢,提升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把生態優勢轉化成發展強勢,張家口將積極探索,加快實現轉型發展、綠色崛起,走出一條經濟欠發達地區生態興市、生態強市的成功之路。”回建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