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是古代絲綢之路的咽喉要道。河西走廊的草原有著極重要的生態屏障功能,走廊南邊是青藏高原北緣的巍巍祁連山,北邊是與蒙古高原毗連的浩瀚荒漠,蘊含著山地-綠洲-荒漠複合生態系統的博大與厚重。近年來,甘肅省林業和草原局採取修復退化草原、禁牧減畜等一系列措施,大力推進河西走廊草原生態保護與修復,河西走廊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建設草原生態安全屏障
為實現草原合理永續利用、改善草原生態環境、築牢生態安全屏障,位於河西走廊的各縣(市)以項目建設助力草原生態修復治理。各地以退牧還草、退化草地治理、祁連山生態修復、植被恢復等生態修復項目為依託,全力建設草原生態安全屏障。
其中,位於河西走廊西端的酒泉市構建以南部祁連山、阿爾金山高寒草原生態保護區、北部荒漠化草地自然保護區、中部綠洲草甸濕地保護區為主的草原生態安全屏障。酒泉市科學劃定基本草原,嚴守草原生態保護紅線,實施退牧還草、草原獎補、祁連山生態治理修復、耕地草原河湖生養修復等重點生態工程,確保草地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
在布隆吉爾草原,北橋子村草管員李宏延正在進行草原巡查,這是他每天必做的工作之一。“作為一名草管員,我深深地感受到這些年草原生態的改善。我們這裡鹽鹼化比較嚴重,經過實施一系列草原保護和修復工程,現在草原生態環境比過去好多了。”李宏延介紹説,當地通過國家項目補助、草原禁牧、退牧還草、舍飼養殖等措施,既增加了牧民的收入,也改善了草原生態環境。他平時進行草原巡查,認真做好巡查記錄,通過草原管護微信群及時上報片區草原防火、鼠害發生等情況,保證事先控制,及時處理。
據瓜州縣自然資源局草原工作站負責人陳玉新介紹,布隆吉爾草原植被修復項目通過免耕松耙、劃破草皮、攔壩引流灌溉、撒播及點播種草、育苗移栽、震壓破碎鹽殼等措施,有效恢復項目區草原植被,提高綜合植被覆蓋度,遏制草場退化,增強了防風固沙、蓄水保土、涵養水源、保護生物多樣性等生態功能。
金塔縣同樣堅持保護優先和自然恢復的原則,嚴格落實草原生態保護政策,加強草原管理和保護。金塔縣通過工程措施實施草原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項目,採用種植梭梭和套種牧草相結合的方式,有效遏制了項目區草原退化、沙化趨勢,提高了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
推動實現草畜平衡
7月的肅南草原晴空萬里,遠處的祁連雪山清晰可見,近處羊群自由自在地吃著草,漫山的金露梅開得正盛。張掖市肅南縣通過調整養殖方式、優化産業結構、拓寬銷售渠道等方式,推進草畜平衡。肅南縣結合當地草地生産力監測結果,對各鄉(鎮)適宜載畜量和減畜計劃進行測算和分解,建立了減畜任務落實臺賬,採取多種措施督促牧戶全面完成所有超載家畜的減畜任務。
肅南縣出臺《牲畜販銷獎勵辦法》,鼓勵群眾加大牲畜出欄力度,早出欄、快出欄、多出欄。截至2018年底,核心區天然草原3.06萬羊單位全部出售退出,草畜平衡區草原基本達到動態平衡。在産業發展上,肅南縣不斷調整優化産業結構,政府每年投入600萬元專項資金對草原破壞小的優勢畜種——甘肅高山細毛羊進行培育壯大,持續開展甘肅高山細毛羊澳血導入改良、在全縣範圍內大力推廣細羊毛標準化生産技術和“兩年三産”繁殖技術,減少天然草原放牧時間,減緩草原生態壓力。
在養殖方式上,肅南縣要求生態養殖,在舍飼養殖上充分發揮已建成養殖小區的作用,積極推行舍飼養殖。在異地借牧方式上,肅南縣要求每年10月至次年3月到臨近縣(區)租賃玉米秸稈地放牧,減少天然草原載畜量,促進草原休養生息,並通過草原流轉租賃其他無牲畜牧戶草原放牧增草減畜。
“我們祖祖輩輩生活在草原,草原就是我們的命根子。以前沒有保護意識,過度放牧讓草場退化,也影響了我們的生産生活。”51歲的牧民蘭東輝説,近年來,他們在政府的宣傳下,逐漸認識到草畜平衡的重要性,每年九月底十月初就會將牲畜轉移到附近農區租賃的玉米秸稈地進行放牧。
肅南縣僅是甘肅推進畜牧業轉型,實現草畜平衡的冰山一角。近年來,甘肅省加快推進牧區草原畜牧業轉型,扶持農牧民向家庭生態牧場、規模化養殖場(小區)、合作社經營等模式轉變,實現草畜平衡,恢復草原生態環境。
千年馬場禁牧減畜保綠
盛夏時節,位於祁連山北麓的山丹馬場綠草如茵,牧馬人放牧途中,萬馬奔騰。
位於河西走廊中部的山丹馬場由西漢將軍霍去病始創,具有2100多年的歷史。山丹馬場是祁連山北麓草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河西走廊重要的水源涵養區。為保護草原生態環境,山丹馬場積極落實禁牧減畜工作和草畜平衡制度,制定草原減畜工作長效機制,開展草原減畜監督檢查,進一步鞏固減畜成果。
“山丹馬場積極落實草原生態保護政策,落實禁牧休牧、輪區放牧制度,控制草場載畜量。位於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105萬畝天然草原實施禁牧,保護區外的草場落實草畜平衡制度。我們制定了三年減畜方案,逐級簽訂《減畜目標責任書》,同時不斷推進草原畜牧業轉型發展,從畜種改良、優化畜種畜群結構入手,促進牲畜從天然草原放牧向舍飼養殖轉移,加強職工養殖技能培訓,確保職工減畜不減收。”山丹馬場一場有限責任公司副經理胡玉坤介紹,山丹馬場堅持以草定畜,多次核查牧業職工草原載畜量,鞏固第三輪牧業改革和減畜成果,並成立了草原監理站,建立健全各級草原監理和防火機構,加大草原監管力度,嚴格執行各項禁牧管理制度。
據2019年草原生態監測數據顯示,山丹馬場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達84.3%,植被高度、草産量逐年增加,許多絕跡的野生鳥類等動物蹤跡也頻頻出現在保護區域內。山丹馬場草原生態環境正在日益改善,逐步向更好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