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爾沁區人民法院愛林工作室:讓孩子與太陽之間不再隔著一堵高墻

發佈時間:2020-07-17 15:59:36丨來源:通遼日報丨作者:許媛媛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從2004年寥寥數人的少年庭,到如今百餘名幹警和志願者主動參與的愛林工作室,41歲的王愛林和同事們在推進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道路上已行走了16年。

2015年的最後幾天,高三男孩李強忐忑地等待著法院的宣判。

緩刑。法槌落下,李強的眼淚也掉了下來。

少年模擬法庭

判決書的最後,寫著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法院法官王愛林的殷殷寄語:“在人生的長河中,難免會犯錯誤,關鍵是面對錯誤的態度,希望你能吸取教訓,避免類似錯誤再次發生,做一個能把握自我的人……開拓視野、全面提高、完善自己!”

無垠的綠野上,青苗依依。一陣暴風驟雨來襲,尚未成熟的細幼莖稈驚惶飄搖,險險就要折斷。這時,一雙雙大手、一副副身軀遮了過來,他們頂住風雨、巋然如山,為幼苗撐起了一片安穩的天。

從2004年寥寥數人的少年庭,到如今百餘名幹警和志願者主動參與的愛林工作室,41歲的王愛林和同事們在推進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道路上已行走了16年。

這些年,每每想起那些受傷又無助的孩子,王愛林的心中仍會不斷撕扯。“我們只願通過愛林工作室的努力,讓這些孩子們和太陽之間不再隔著一睹高墻,讓他們和媽媽之間不再隔著一層鐵窗!”

挽救風中“青苗”

2015年,隆冬臘月,寒意逼人。王愛林早早來到單位查看李強尋釁滋事一案的卷宗。

此案案情看起來清晰、明瞭,似乎無需過多斟酌。然而有一處令王愛林停住了目光——李強還是一名高三學生。由於被害人一方尚未得到賠償、矛盾尚未化解,本應備戰高考的李強還處於被羈押狀態,無行動自由。

李強在大學期間

王愛林來到李強所在高中進行庭前走訪,並從李強班主任處得知該學生在校期間一貫表現良好、成績優異,“而且,那天正是高考網上報名、採錄照片的最後一天。”得知此消息的王愛林將去李強家中調查的行程推後,急忙回到單位向領導彙報情況,請法院為李強變更強制措施為取保候審。

當天下午,王愛林和同事來到看守所,把尚在羈押的李強接了出來,對他説,“走,阿姨先帶你去報名,剩下的回來再説。”

看著李強身上的衣服,王愛林沒有説話。她走開幾步對一旁的青年法警小聲叮囑了幾句,過了一會,法警手上拿著一套自己的棉襖和毛衣遞給李強。換好便服,李強在王愛林和幾名同事的陪同下,回到學校完成了網上報名。

從學校出來,王愛林沒有歇腳,緊接著趕往60公里外的李強家。

這裡清貧簡陋,一間破舊的小室內躺著李強全身癱瘓的父親。母親守在床邊,因為擔心兒子流淚不止。“他8歲時父親車禍開始臥床,家裏沒了頂梁柱,李強的媽媽有時會遭到同村婦女的奚落”,王愛林了解到。案發當日,李強母親無法忍受被害人言語進而與其廝打,李強見狀也上前參與,將被害人打傷。

案發後,由於被害人抵觸情緒強烈,王愛林的調解工作陷入僵局。她頻繁往返于單位和李強所在村,到雙方家中進行勸解、做被害人的思想工作……“孩子畢竟還小,又處於高考的關鍵時期,我們心裏的想法始終是教育為主、懲罰為輔,想要為他爭取一下”,王愛林説。

愛林工作室到貧困學子家中看望

幾番苦口婆心終於使雙方達成諒解,法院對李強宣告緩刑。李強又回到了學校繼續備戰高考。王愛林始終記得,當她把這個消息帶回李強家中時,無法説話的李強父親眼角淌下的那行淚水。

2016年的高考中,李強穩定發揮,如願考上了遼寧省某高校。時間在忙碌的工作中一天天滑過,王愛林時常能收到李強報平安、報近況的資訊,諸如“王姨,我成為了入黨積極分子”“王姨,我被選為班幹部了”“王姨,我想克服掉內向的毛病,報名參加了演講比賽”……每次,王愛林不管多忙,都會耐心回復、鼓勵。

2018年的一天,王愛林加班到很晚才回家,還沒來得及換鞋手機就響了起來。電話那頭的李強一改往日的靦腆,大聲喊道,“王姨,我被瀋陽鐵路局提前錄取了!我要像你一樣做個好人!”王愛林的心也跟著激動不已,這麼多年,她能明白李強能成長為如今的樣子非常不易,她為李強、更為他的父親母親感到欣慰。

“昨天我跟李強聊天時還在問他處沒處對象”,説到這,王愛林自己也笑起來,“就是操不完的心!”

“有不少犯罪青少年在走上錯誤道路後,會産生一步錯、步步錯甚至破罐破摔的瓶頸心理,我們必須及時制止,幫助他們走出來”,王愛林説。在涉少審判工作中,愛林工作室總結出“333”工作法。庭前幫教三步走,案件審理前,及時走訪被告人家長、老師等,了解被告人成長環境;會見被告人,了解被告人對犯罪的認識及心理狀態;安排被告人與其家長、老師等見面,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被告人,並視情進行心理輔導。庭審教育三步走,將法庭教育做為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必經程式,進行家長和辯護人教育、公訴人教育、法官兜底式教育。庭後教育三步走,做好宣判時的教育,做好判後回訪工作,幫助未成年人複學上學。

截至目前,科爾沁區法院已幫教千余名少年犯,其中百餘名在校少年犯得到複學。這些新生少年認真悔改、努力學習,有的考取了內蒙古大學等知名學府,有的已學成一技之長,具備了獨立謀生、融入社會的能力,有效防止了再次犯罪。

陽光照進“被遺忘”角落

閣樓裏陰暗逼仄,靠近角落的地方放著一張老式鐵架床。

女孩坐在床邊,雙手抱膝,膝蓋頂著下巴。看到有人進來,她騰地一下站立起來。鐵床隨著動作發出尖銳的摩擦聲,女孩的眼睛警惕地看向王愛林和她的同事崔秀文。

王愛林覺得心口憋悶異常。她看著眼前叫做周南的小姑娘,就在幾天前,這個還未滿16周歲的女孩,以童工的身份起訴了自己打工所在飯店的老闆,希望能討還薪資5000元錢。

拿到卷宗的崔秀文立即與王愛林商量,“飯店老闆聯繫不上,錢一時半會要不回來,這孩子還這麼小,案件背後一定還有隱情。”

於是,兩人冒雨來到了這間位於老城區某批發市場的二層閣樓。詢問之下,她們得知,周南的母親在她8歲那年自殺,父親去了外地打工,留下女孩和弟弟寄居在姑姑家中。按著周南的説法,她要接送弟弟上下學,所以她不能上學。

王愛林與崔秀文對視了一眼,兩人不約而同地點了點頭。

“你還想上學嗎?”王愛林問女孩。

周南的眼睛瞬間蓄滿了淚水,她忍著哽咽道,“阿姨,我做夢都想上學,但,我家裏窮,沒錢上啊。”

“阿姨幫你聯繫學校讀書。”

女孩愣了一下,又靜靜地搖了搖頭:“阿姨,我想學美容美發,早點掙錢養家。”

只是如今,這個計劃也隨著她那討不回的5000元錢一起泡湯了。

第二天,王愛林與通遼紫屋夫人職業學校取得聯繫,懇請對方接收周南,“費用我來想辦法。”沒想到,對方得知周南的情況後,不僅為她留下了學習美容美發的培訓名額,還免去了學習期間7000多元的學雜費。

送周南上學的那天,女孩一直拉著王愛林的手。王愛林感到她的掌心潮濕。

“愛林阿姨,我昨晚一宿沒睡,又緊張又激動,我怕太久沒有上學,融入不了同學們……”

王愛林、崔秀文與公安幹警看望周南


抱著哭泣不止的女孩,王愛林也淚如雨下,她對女孩説,“孩子,你記住,人和人之間是平等的,要學會讓自己強大起來的真本事,只要咱們靠自己賺錢、努力生活,沒人會輕視你。”女孩用力點頭,大滴淚珠落在王愛林手上。

周南的案件判決生效後申請執行,飯店老闆幾經查詢未果,愛林工作室與該院執行局幫助女孩申請了司法救助金,讓她能安心上學。

“孩子現在性格也開朗了,以前都不吱聲,現在我發個朋友圈她‘咔’地就點個讚,喜歡主動和你聊天了,前兩天還去杭州實習來著”,王愛林説,“她告訴我,她努力去改變自己,去變得更加優秀。”

從矯治挽救未成年被告人,到關愛、幫扶其他未成年人群體,愛林工作室在未成年人工作領域不斷延伸長度、拓展寬度。王愛林介紹道,“我們到學校、社區、嘎查村開展活動時發現,確有不少家庭困難的學生生活、求學非常艱辛,所以我們商量,能不能建立一種長效機制,持續地幫助孩子們。”

2018年8月,愛林工作室倡議開展“一對一”助學幫扶項目。在科區法院黨組的支援下,項目由該院幹警一名或多名分組資助貧困學生,“給每個孩子每年不少於2000元的資助,一直到他們大學畢業,我們從院長到法官,很多人都參與進來”,王愛林説,“我記得資助的一對雙胞胎兄弟,去年都考上了985院校。” 截至目前,該項目已為貧困學生提供11.2萬餘元助學金。

愛林工作室還定期走訪服刑人員未成年人子女、特殊家庭兒童、病弱青年……,那些常常“被遺忘”的角落,如今有了陽光的照耀,也逐漸暖了起來、亮了起來。

愛築心林 薪火相傳

2019年6月11日,張立新等33人涉黑案在科爾沁區人民法院公開宣判。

在該案審理中,科區法院對其中4名未成年被告人未認定涉黑,且均減輕處罰。宣判後,愛林工作室對其進行跟蹤回訪,“幾個孩子比開庭前狀態好了不少,説法院沒有認定涉黑,他們很高興”,崔秀文説,“現在他們即將服刑完畢,都想著出來後繼續上學、或找個穩定工作,希望他們能珍惜機會、步入正軌。”

根據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會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青少年犯罪佔全部犯罪總數的70%以上,其中,十四、五歲少年犯罪案件又佔青少年犯罪的70%以上……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和矯治工作任重道遠。

就在前不久,通遼市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和教育矯治“復苗工程”現場會召開,總結科爾沁區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和教育矯治“復苗工程”試點工作經驗,決定利用1年時間在全市深入開展“復苗工程”工作。會議要求,要針對不同群體特點精準施策,堅持教育、感化、挽救的工作方針,實行“塑苗、護苗、復苗”一體推進,讓“行為好的越來越好、有不良行為的改掉惡習、有犯罪行為的走上正途”。

復一苗易,復萬苗難。

而要讓綿延于山河綠野之間的蔥蔥青苗盡皆茁壯成長,則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薪火相傳。

李強如今成為一名動車司機

“教育、感化、挽救”,我們的工作方針始終沒有變,王愛林説,“從這麼多年的審判實踐中我們發現,未成年人社會經驗欠缺、認知能力有限卻情感強烈易衝動,犯罪動機簡單、行為盲目性、報復性和模倣性強,有可塑性又易反覆,這種特殊性要求我們探索適合青少年特點的法治教育模式。”

近年來,愛林工作室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方式,主動配合學校及有關單位以多種形式、多種渠道對少年兒童進行早期預防性法治教育,緊扣校園常見、多發案例現身説“法”,講解刑事責任年齡、校園中常見罪名,以及如何預防校園霸淩、加強自我保護、辨別抵制社會不良行為等知識,通過組織學生旁聽開庭、以案説法,擴大辦案社會效果。

作為多功能法治教育陣地和預防青少年犯罪的第二課堂,愛林工作室目前已覆蓋科區所有中、小學及通遼市第五中學、通遼市實驗中學等54家學校,通過有組織、常態化地開展院校共建項目,全面推進青少年學生法治教育。自“復苗工程”全面啟動以來,愛林工作室已聯合團委、司法局、組織部、學校、街道、社區等開展活動4場次,受眾人數達2萬餘人。

2019年,“愛林工作室關愛幫扶未成年人”被評為內蒙古普法依法治理“十大創新案例”之一。工作室負責人王愛林被科爾沁區、通遼市、內蒙古自治區三級黨委評為“優秀共産黨員”。

如今的愛林工作室構架更加完備,設有外事聯絡組、雙語講師組、矯治回訪組、心理輔導組、模擬法庭組、觀摩庭審組等,能夠為未成年人群體提供更多幫助和服務,“我們始終相信,我們是有責任、也有能力為這些孩子們做點兒什麼的”,王愛林説。

“只要路走對了,就不怕遙遠。”

法促和諧、愛築心林,愛林工作室在推進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和矯治工作的道路上,越行走,越堅定。

(記者:許媛媛,原標題:“讓孩子與太陽之間,不再隔著一堵高墻” ——記科爾沁區人民法院愛林工作室推進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和矯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