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是第二十六個世界防治荒漠化與乾旱日,今年的國際主題為“糧食、飼料、纖維”。當天,《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秘書處以線上形式舉行全球紀念活動。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劉東生應邀參加活動併發表視頻致辭。
劉東生在致辭中指出,無論是世界還是中國,當前在加強生態治理、防治荒漠化、改善土地利用、推動綠色發展領域仍然面臨著巨大挑戰,建議公約各締約方弘揚生態文明,倡導綠色發展,引導人們樹立尊重自然、保護生態的理念; 同時還應緊緊圍繞公約核心工作,全力支援公約發展,推動經驗共用、促進互學互鑒,積極促成全球目標的實現。中國將按照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的總體要求,積極應對挑戰,併為全球生態治理、綠色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為此,中國發佈了“一帶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機制,連續多年為發展中國家舉辦荒漠化防治研修班,未來將繼續承擔應有義務,為全球荒漠化防治事業發揮積極作用。
劉東生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採取了一系列調整生産生活方式、防治土地退化和荒漠化的政策措施,為維護土地健康、改善生態環境、保證糧食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大力加強自然保護,對佔國土面積18%的各類自然保護地實施全面保護,對佔國土面積26%的草原地區推行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同時全面停止了天然林商業性採伐。大力推進國土綠化和森林經營,保證了森林面積和蓄積量的持續增長,對2036萬公頃的沙化土地進行了有效治理。不斷優化土地利用結構,實行退耕還林還草,發展林草産業。經過不懈努力,中國生態保護與建設工作取得顯著成效,與2000年相比,全國森林覆蓋率由16.55% 提高至22.96%,荒漠化土地由年均擴展1.04萬平方公里轉變為年均縮減2424平方公里,天然草原鮮草總産量從2011年的10億噸增加到10.9億噸,幹鮮果品産量由2006年的9000多萬噸增加到1.6億噸。為維護土地健康、改善生態環境、保證糧食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也為全球綠色增長貢獻了中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