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坦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加快民族地區高等教育高品質發展

發佈時間:2020-05-23 16:25:00丨來源:中國網草原頻道丨作者:烏吉斯古楞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阿拉坦倉今年向大會提交了兩篇提案,分別關注加快發展民族教育和儘快優化“網際網路+”蒙古文微信公眾平臺。

中國網5月23日訊 5月21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在北京開幕。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阿拉坦倉今年向大會提交了兩篇提案,分別關於進一步抓細落實國務院加快發展民族教育的決定暨建議出臺新一輪五年規劃和儘快優化“網際網路+”蒙古文微信公眾平臺。

5月21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攝影:新華社記者 李濤)

22日晚,阿拉坦倉就今年提交的提案和關注的問題接受了中國網記者電話採訪。“民族地區脫貧更根本的問題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激發個體發展的內生動力,加快人才培育和引進工程建設。”阿拉坦倉在談到民族高等教育發展時説,由於歷史、自然等原因,民族教育發展仍面臨一些特殊困難和突出問題,整體發展水準與全國平均水準相比差距仍然較大。

阿拉坦倉認為,《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民族教育的決定》 (以下簡稱《決定》)自2015年下發以來,民族地區民族教育事業快速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辦學條件明顯改善,教師隊伍素質穩步提升,雙語教育積極穩步推進,加快了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但問題依然很突出。

阿拉坦倉説, “民族地區高校的發展遲緩,學科和專業建設滯緩,學科發展不平衡導致碩士博士學位點建設受阻,民族地區高校碩士博士學位授予單位佔比相比內陸、沿海地區高校少,所培養人才品質和數量無法滿足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剛需,加上每年上演的‘搶人才大戰’,形成惡性迴圈,沒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留人拴心’需要大量資金投入,一方面加大用人單位經濟壓力,另一方面真正需要的人才因民族地區自然環境、生活條件、語言不通等諸多客觀因素大量流失。這些現實問題嚴重制約民族地區教育全面發展和經濟社會發展,延緩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進程。”

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阿拉坦倉(受訪者供圖)

為此,阿拉坦倉建議:

一是要結合民族地區發展現狀和實際需求,靈活設置碩士博士學位點,抓細抓緊落實對民族高等教育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的專項投入,大力支援高端人才引進工程,從政策上給予更多傾斜,扶持民族地區高校碩士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工作,增設碩士博士學位授予點,解決人力資源匱乏問題。持續跟進中央財政支援地方高校發展的專項資金落實情況,對有資質的民族地區高校制度上給予更多保障,資金上加大投入,使《決定》部署落實到位。

二是要出臺新一輪五年發展規劃,加快民族教育發展。建議國務院出臺新一輪加快民族教育發展五年規劃,持續推進民族教育發展,進一步提高民族地區教育整體發展水準。持續改善民族地區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加大對民族院校的建設力度,加大對民族語言保護投入。結合民族地區發展需求進一步優化學科專業結構,以政策導向為推手大力培養應用型、複合型、技術技能型人才,滿足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阿拉坦倉還建議加大民族教育扶持力度,注重內培,提升人才培養品質,杜絕“搶人才大戰”,幫助培育貧困民眾內生動力,解決貧困問題。幫助建設人力資源開發扶貧示範區,助推探索人力資源開發工程,為促進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區域發展和群眾脫貧致富的扶貧新模式提供樣板,推動其他民族貧困地區發展。

在談到《網際網路+蒙古文微信公眾平臺》提案時,阿拉坦倉表示,目前,騰訊公司運營的微信生態體系已成為公眾社交的最重要工具之一,內蒙古各行政企事業單位及個人都在該系統中開發維護微信公眾號。據內蒙古自治區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委員會辦公室跟蹤分析,目前內蒙古自治區政府辦公廳開辦的“內蒙古政府蒙古文發佈”微信公眾號和在蒙古文政務服務移動平臺上開發的“政務服務微信平臺”在內的至少有300多個異常活躍的蒙古文微信公眾號。

但由於微信平臺運作的Android、iOS、Windows等作業系統自帶的蒙古文字體相互不統一,甚至有的版本沒有蒙古文字體,相關工作者只得用圖片形式發佈內容。圖片發佈方式不僅使用戶無法互動交流和搜索利用,而且增加了公眾號經營者的工作量。

為此,阿拉坦倉建議,由內蒙古自治區政府辦公廳選定一款合適的蒙古文字體,免費授權給騰訊公司,騰訊公司將這款字體嵌入微信及公眾號中,使所有微信及公眾號都能夠穩定正確地顯示。公眾號經營者再採用技術手段解決豎排版式等其他問題,以便所有公眾號內容及微信內容將可以以文字形式傳播。

(文:烏吉斯古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