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內蒙古通遼市科左中旗分別與結對幫扶學校北京化工大學、中國政法大學進行遠端視頻連線,突破空間限制、突圍疫情封鎖,共商定點扶貧大計、共謀協作發展事宜。
2013年科左中旗與北京化工大學結成幫扶對子。幾年來,雙方建立了常態化組織協調、協商溝通機制。兩地分別建了定點扶貧工作協調推進領導小組,並健全互訪機制,雙方領導多次互訪、考察調研,通過開展兩地互訪、專題講座、教育扶貧、高峰論壇、“6個200工程”和産業落地等措施,推動定點扶貧工作穩步開展並取得了明顯成效。
2018年以來,北京化工大學針對科左中旗實施了“6個200”項目(即捐贈幫扶資金200萬元、引進幫扶資金200萬元、購買農副産品200萬元、幫助銷售農副産品200萬元、培訓基層幹部200名、培訓技術人員200名),截止目前已為該旗提供幫扶資金400.82萬元、引進資金1186萬元;購買農副産品400萬元、幫助銷售426.29萬元;培訓基層幹部523人、農業及相關技術人員1385人。
同時,多次開展黨支部結對共建、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通過黨員先鋒工程、“紅色1+1+N”共建、暑期社會實踐等平臺,開展捐資助學、貧困支教、經驗交流等活動,為該旗西浩來艾勒嘎查村捐款15.6萬元,資助該村農村合作社的建設;舉辦“脫貧摘帽”評估培訓、舉辦基層幹部培訓、舉辦貧困村兩委幹部培訓、舉辦致富帶頭人培訓、舉辦中學教師培訓、舉辦就業技能培訓、完善貧困村教學點建設、完善保康三中支教基地建設、開展短期支教活動、舉辦科普講堂、推進工程碩士培養等十一個方面開展工作。截至目前,北京化工大學先後選派3名幹部到科左中旗挂職,在該旗行政事業單位和旗內企業中共招錄了17人進修碩士研究生,組織15名研究生到該旗開展支教工作,為該旗提升教育教學品質注入了強勁動力。
不僅如此,北京化工大學還組織博士後科技推廣團、組織教授科技服務團、扶持企業、規劃寶龍山工業園區等四方面開展工作。在寶龍山工業園區內建立了北京化工大學科技扶貧産業園,落實了北京化工大學高新技術孵化基地、科技成果轉化基地、中央定點幫扶示範基地、北京化工大學學生實習實驗基地建設工程;通過自主行銷與校外開拓市場相結合,充分發揮市場在農産品銷售中的引領作用,購買科左中旗農副産品200萬元,發動校友及廣大教職工幫助銷售産品200萬元,通過線上與線下平臺銷往全國各地,為該旗農産品的銷售打開了銷路;積極開展文化交流活動、開展特色文化專題研究活動,為我旗經濟文化發展方面提出建設性選題。
北京化工大學黨委書記袁自煌表示:“我校將切實把定點扶貧工作抓實抓細抓出成效,堅定不移、多措並舉地幫助科左中旗鞏固脫貧成果,與科左中旗一同探索、完善扶貧工作的長效機制。”下一步北京化工大學將加大與科左中旗對接交流,發揮人才、教育、科技等方面優勢,瞄準目標、深化合作,推深做實教育扶貧扶智、科技産業扶貧賦能、消費扶貧助力等多方面幫扶工作,幫助科左中旗打造産業發展平臺、推動綠色産業發展上提供支撐,在元寶楓籽油低溫萃取、鹽鹼地改良上提供技術支援,切實推動産業項目落地落實,形成可持續的、有帶動性的産業。
北京化工大學為科左中旗打贏脫貧攻堅戰獻智出力、注入了新動力、增添了新動能。與北京化工大學不同的是,今年是中國政法大學與科左中旗攜手的第一年。
“中國政法大學定點幫扶科左中旗是黨中央、國務院交給我們必須完成的一項光榮而艱巨的政治任務,是分內之責、義不容辭。”黨委書記胡明表示,“中國政法大學將充分發揮學校特色優勢,與科左中旗加強溝通交流、對接幫扶需求,制定年度計劃、狠抓工作落實,開展專題宣傳、動員師生參與,聚焦核心任務、發揮特色優勢,與科左中旗一起攜手打贏脫貧攻堅戰。”
據悉,2020年中國政法大學將投入200萬元幫扶資金,重點組織實施産業、“三保障”、保險等4類、7個項目,約帶動3個蘇木鄉鎮300名貧困人口帶貧減貧;開展主題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幹部培訓、開展主題為開展“興教育才、科技興醫,現代化産業融合發展”的專業技術人員培訓;採購科左中旗農産品共400萬元,通過消費扶貧直接幫助科左中旗經濟發展;並與科左中旗聯合打造依法治旗和智慧黨建平臺建設,為貧困戶開闢司法專用通道,提高貧困戶法律意識,構建法治政府。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科左中旗脫貧摘帽的決勝之年,科左中旗委書記劉百田表示:“自北京化工大學定點幫扶科左中旗以來,在全旗脫貧攻堅思路調整、政策落實、項目落地等方面都作了大量的工作,切實做到了真金白銀、真情實意和真幫實扶;中國政法大學高度重視定點扶貧工作,全心全意、群策群力,特別是在防控疫情的特殊時期,遠端視頻連線、共謀扶貧事業,讓科左中旗感受到了中國政法大學對科左中旗的關心和支援。”
下一步科左中旗將與北京化工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在産業扶貧、消費扶貧、智力扶貧、人才交流、幹部培訓、黨建扶貧等方面深入溝通對接,拓展在人才交流、資金項目、産業合作、科技扶貧、就業扶貧、智力扶貧、消費扶貧等方面的合作空間,推進更寬更廣領域的交流合作,不斷努力提升定點扶貧的工作力度、規模和品質,共同攜手完成剩餘脫貧任務,鞏固提升脫貧工作成效,全力以赴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
(文:劉郡 唐麗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