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科爾沁區決戰脫貧攻堅:不獲全勝不收兵

發佈時間:2020-03-20 13:25:00丨來源:新華社丨作者:布和朝魯 劉玉紅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政治任務和頭號民生工程,集中精力、盡銳出戰,啃下塊塊“硬骨頭”,打破層層脫貧“壁壘”,走出了一條可持續、高品質的脫貧致富之路。

多年來,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政治任務和頭號民生工程,集中精力、盡銳出戰,啃下塊塊“硬骨頭”,打破層層脫貧“壁壘”,走出了一條可持續、高品質的脫貧致富之路。

2014年初,科爾沁區識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5704戶、18826人。經過幾年來的動態調整,截至目前,共實現脫貧7212戶、19094人,未脫貧戶僅剩13戶、44人,全區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4.9%降至0.009%。

靶向發力:幫扶幫到心坎上

農時不等人,春耕要趁早。慶和鎮火犁村欣欣農業科技公司建造的溫室大棚裏,首批栽植的番茄苗將在一個多月後結出果實,預計每棟大棚可産番茄2萬多公斤,可收益5萬多元。

2019年,慶和鎮16家村集體經濟及一戶農戶,入股欣欣農業科技公司,創新性地將“菜籃子”工程轉化為壯大鄉村經濟的內生動力,也為貧困戶穩定脫貧、持續增收提供了保障。

火梨村脫貧戶鄒德玉説:“我這在家門口打工每個月都能賺三四千元,生活水準一下就提高了不少!”

近年來,科爾沁區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創新土地流轉方式,引導和鼓勵農村新型經營主體通過轉包、租賃、轉讓、入股等多種形式流轉土地,並強化科技、資訊、收購、加工等服務,大力推動現代特色産業發展。同時,把發展特色産業作為促鄉村振興和産業扶貧的重要抓手,形成“企業+基地+農戶”的産供銷一體化新格局,為當地群眾脫貧致富注入新動能。

産業發展:鼓起農民錢袋子

脫貧攻堅,産業為先。

劉景森是木裏圖鎮2016年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鎮裏協調三萬元扶貧貸款為他購買了兩頭基礎母牛,可劉景森的老伴患有乳腺癌,兒子得過腦出血,僅憑他一個勞動力,一邊養牛,一邊侍弄地裏的活兒,他感到格外吃力。

2018年,鄒家街村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開始推進,劉景森和其他貧困戶的土地全部被納入了項目區裏。現在劉景森不僅還清了貸款,而且兩頭基礎母牛已經開始産生效益,他家成功脫了貧。

2019年,木裏圖鎮以鄒家街村為樣板在全鎮推廣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10.1萬畝,其中納入370戶貧困戶的土地1580畝,通過降本增效,投工投勞,帶動戶均增收980元。

2020年,木裏圖鎮高標準農田建設將實現16萬畝耕地全覆蓋,科爾沁區計劃再推進103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210萬畝建設總任務將全面完成,通過産業項目承載,全區3156戶8000多貧困人口搭車受益,戶均增收千元以上。

黨建引領:志智雙扶相統一

2020年,攻堅拔寨正當時。貧有百樣,困有千種,只有“精神脫貧”才是真正拔掉窮根。為此,好馬好人上一線,精兵強將抓脫貧,科爾沁區調整配強了87支駐村工作隊,316名黨員幹部進村入戶,嚴格落實五天四夜駐村時間要求,與貧困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

駐村期間,他們深入走訪入戶,幫助嘎查村做好集體經濟發展、扶貧政策落實、檔案資料完善、群眾宣傳教育等工作,真正做到沉得下、待得住、幹得好,全面打響了一場上下一心、眾志成城的脫貧大會戰。

科爾沁區駐村工作隊將“扶智”和“扶志”相結合,組織黨員幹部、致富帶頭人、貧困戶、普通群眾學習宣傳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同時,來一場“頭腦風暴”,激勵幫助貧困戶主動改善居住環境、遵守社會公德、弘揚家庭美德,提升主動脫貧的精氣神,謀思路、助發展,不斷強化貧困群眾的“造血功能”。

開弓沒有回頭箭,脫貧需下持久功。科爾沁區以一鼓作氣、敢打必勝的決心,為全面完成好收官之年各項工作,做出了擲地有聲的莊嚴承諾:高品質打贏脫貧攻堅戰,不獲全勝,決不收兵!(文:布和朝魯 劉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