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偏遠的供電站所,到忙碌的牛奶生産線;從企業轉産的防護服,到呼倫貝爾草原的牛羊肉;雖身處北疆,但心繫荊楚。連日來,內蒙古各行各業陸續復工生産,保障能源供應,轉産醫護用品,捐獻特色食品,為早日戰勝疫情提供堅實的物質保障。
“多一天堅守,供電就多一份保障”
“從駐站值班到現在,我已經半個多月沒見到女兒了,不知道她每天晚上睡得好不好,有沒有鬧覺。”這是溫強在日記中的一段話。
溫強是國家電網蒙東檢修公司1000千伏特高壓鄂爾多斯站運維班長,每天經過這裡輸送的電能可以到達北京、天津、山東和江蘇等地。
大年三十,溫強和4名同事來到場站,開始了原定一週的值班工作。“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為了減少人員流動,我們5人給組織寫請命書申請留下來。”溫強説。
然而這一留,就是20天。寒風中,溫強和同事們每8小時就要對設備進行一次巡視。“在這裡只有手機信號,沒有電視和網路,條件雖然簡陋,但我們多一天堅守,供電就多一份保障。”溫強説。
作為我國煤炭主産區,內蒙古多地的煤炭生産企業陸續復工,錫林郭勒盟19家煤炭生産企業中已有11家企業復工,鄂爾多斯市煤炭生産企業已有64座煤礦復工復産。在保障區內生産生活用煤的同時,鐵路部門充分發揮唐呼、浩吉重載鐵路的運能優勢,將煤炭運往全國各地。
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副局長張佔軍表示,目前內蒙古煤炭供應正趨於正常,電力與油氣生産供應充足,能源生産供應形勢總體平穩。“全區正常生産煤礦達到113處,産能6.57億噸,是2019年底生産煤礦産能的68.3%,預計3月將全部復産復工。”張佔軍説,“隨著各行各業復産復工,能源需求會逐步增加,內蒙古將全力為國家抗擊疫情提供堅強的能源保障。”
“能幫醫護人員做好防護,再累也值得”
在內蒙古中煤蒙大新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煤蒙大公司”)的生産車間,一袋袋聚丙烯産品從流水線走向裝運區。與以往一直生産的産品型號不同,這批型號為Z30S的聚丙烯産品,正是生産防護服和醫用口罩的基礎材料。
為緩解醫用口罩、防護服等醫療防控物資短缺,中煤蒙大公司緊急調整生産計劃,聚丙烯裝置首次直接由拉絲料轉産纖維料,以滿足下游企業生産醫用防護服的需求。
“我們在2月6日接到轉産指令,2月7日下午就生産出合格産品,預計10天內生産1萬噸纖維料,最多能保障4000萬套醫用防護服的材料供應。”公司副總經理薛錄召説,“這次能在一天時間內實現成功轉産,是全體職工共同努力的結果。”
“能幫醫護人員做好防護,再累也值得!”包裝車間員工曹文靜説。
中石油呼和浩特石化公司也積極調整生産計劃,加班加點生産聚丙烯HT40S,陸續發往河北、山東、天津等地的不織布生産企業。目前,該公司聚丙烯HT40S日均生産量430噸。
上游企業轉産原材料,下游企業轉産防護服。在鄂爾多斯控股集團東泉公司生産車間,工人都在趕制産品。然而熟練的手法並非生産羊絨衫,而是防護服。
“為保障一線防疫人員的需要,我們緊急轉産防護服和日常防護型口罩,目前每天生産300到500件防護服。”鄂爾多斯控股集團技術中心主任高麗忠説。
“吃好喝好才能更好戰‘疫’”
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有一個叫上石槽梁的小村。前些天,村中貧困戶李閏厚和老伴楊素瓊做了一個決定,把家中儲存的2噸小香米捐給紅十字會,支援防疫一線。
李閏厚介紹,過去自己是貧困戶,是國家的扶貧政策讓他家生活一天比一天好,現在把這些穀子捐給防疫一線,也算為防疫工作出份力。
楊素瓊説,從電視看到前線孩子們那麼辛苦,身為母親的她十分心疼。“哪怕自家省吃儉用,也要讓醫護人員吃得好一點。”
自疫情發生以來,位於呼和浩特市的伊利集團新工業園液態奶生産車間裏18條生産線滿産運作,伊利集團持續投入1億元抗擊疫情,累計調撥約150萬箱産品支援抗疫一線。
蒙牛集團內蒙古和林工廠從大年三十至今持續保持生産,員工張廣福説:“多一人堅守,就能多一分力量!”
在內蒙古呼倫貝爾,50噸價值350萬元的牛肉正在運往湖北途中。連日來,內蒙古緊急調集包括牛肉、羊肉、豬肉和牛奶等600噸生活必需品物資運往湖北。
“為了能讓湖北的群眾吃到草原的牛羊肉,我們緊急復工,趕制出30噸牛肉和20噸肥牛。”呼倫貝爾肉業集團總經理程學新説,“這些肉既能炒,又能燉,還可以涮著吃。希望湖北的朋友們吃了純天然草原牛羊肉可以更好戰‘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