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8日,習近平來到內蒙古蒙草公司,要求探索一條符合自然規律、符合國情地情的綠化之路,為建設美麗草原、建設美麗中國做出新貢獻。如今六年過去,蒙草人交出了一份怎樣的答卷?
“奇花異草”不可持續鄉土植物綠遍草原
綠化只搞“奇花異草”不可持續,盲目引進也不一定適應。為此,蒙草將目光投向了千百年來在草原上默默生長的本土草種。幾年來,蒙草致力於馴化本土植物,讓這些小草“挑起”生態修復的重擔。
蒙草百草園
針對我國草種“用的多、産的少”,草坪和生態修復用的草種約90%依賴進口的困境,蒙草六年來建了13個研究院基地,採集乾旱半乾旱地區的鄉土植物種質資源實物6200余份、標本4萬餘份;引種馴化鄉土植物200余種、育繁種植基地25多萬畝;審定國家及內蒙古自治區草品種19個,獲國家植物新品種權4項;綜合投入數十億元用於鄉土植物科研,理順“新科研+新品種+新標準+新生産”的生態種業模式,在建世界最大的“草原鄉土植物種質資源庫”,保障北疆生態修復“有種子可用、有植物適用”。
蒙草六年採集乾旱半乾旱地區的鄉土植物種質資源實物6200余份、標本4萬餘份
特別是蒙草研發的創新産品“生態包”,遵循生物多樣性原則,按照區域、環境、植物特性及生態需求,選出幾十個適地、適草、適樹的草品種混合配成,可用於播綠草原、治理荒漠、修復礦山、改造荒廢棄地,讓“一方水土養一方草”,再配合標準化的技術服務於技術指導,直達生態修復的最後一公里。
蒙草種業中心種質資源庫
如今,蒙草正在全力打造鄉土草種育繁推一體化體系,最終形成集“植物科研+技術輸出+種業基地繁育+草種生産加工+生態修復”為一體的産業鏈。依託內蒙古建立起來的綜合性種業研究基地涵蓋了鄉土植物種質資源的研究馴化、實踐運用、物種保護、生態建設、科普教育、學術交流等多種功能,為中國乃至全球草原生物多樣性保存、生態修復、生態産業、草牧業發展等提供種質資源保障。
蒙草種業科技
創新平臺、技術、手段,為修復生態注入科技動力
實現綠色發展,關鍵要有平臺、技術、手段。幾年來,蒙草將産品作為核心競爭力,結合物聯網、大數據、移動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區塊鏈等先進技術,實踐倡導“草種業+大數據”生態可持續發展理念,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
蒙草生態大數據平臺
生態修復要合地情,一個地方長什麼不是由人決定,而是環境決定。為實現因地制宜地修復生態,蒙草研發建立了生態大數據系統為環境體檢,輸入任何一個項目的坐標點,便可精準顯示“水、土、氣、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生態指標,可以“找病因”“開方子”,為環境與自然資源管理提供數據決策、為林草平衡和防火監管提供服務、為礦山治理提供綜合監管、為城市園林綠地實現降本增效的智慧管護。
蒙草生態包産品
就在1月14日,蒙草生態大數據團隊的“數字草原”剛剛參與了國家林草局主辦、以“生態林草•智慧應用”為主題的首屆全國生態大數據創新應用大賽決賽,贏得大賽優秀獎。該系統自2016年啟動以來,已經在內蒙古、陜西、青海、西藏等多地成功落地,指導各類生態修復工程3000萬畝,為精準生態修復提供大數據的力量。
蒙草烏拉蓋草原哈場五連沙地修復後前後對比
此外,蒙草生態參與完成的“我國半乾旱區草地提質增産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科研成果提名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019年底,蒙草集團四位專家獲得中國草業發展大獎,其中,蒙草集團草原生態修復院士專家工作站指導專家任繼周院士獲終生成就獎,內蒙古農業大學教授、蒙草研發技術總監雲錦鳳獲特殊貢獻獎,蒙草草原生態系統研究院院長邢旗、蒙草呼倫貝爾耐寒植物研究院院長劉英俊獲卓越貢獻獎。
礦山修復為大地“療傷”,讓草原重回“天蒼蒼野茫茫”
我國大約有15萬座礦山,佔地面積高達數百萬公頃。面對滿目瘡痍的採區,塵土飛揚的排土場,寸草不生的山體,蒙草集團依託20餘年“鄉土草種業及大數據”的精準生態修復實踐,成立礦山與土壤專項公司以及礦山生態修復研究院,針對不同類型的礦山、礦坑、排土場、邊坡生態修復提供一站式綜合解決方案,在受損場地調查、規劃設計,施工方案設計、礦區修復産品研發、礦山修復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烏海礦山生態修復前後對比
“綠色礦山不是綠化礦山,礦山修復是一個複雜的修復體系。”蒙草董事長王召明説,礦山修復涉及到水、土、氣、人、草、畜等多樣化的生態大數據,不是一項“只投資沒回報”的公益事業,而是可以産生價值和利益、有前景的産業,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將它做成産業更有利於長久的保護。
西藏公路國道318段邊坡生態治理
據介紹,蒙草的礦山修復按照節約型生態、低成本維護原則,通過土壤修復、植被適配、創新工藝啟發礦山生態系統的自我修復能力,實現可持續、綠色礦山生態修復。幾年來,蒙草已修復礦山30多座,足跡遍佈內蒙古呼倫貝爾、內蒙古錫林郭勒、陜西秦嶺、新疆卡拉麥裏等地。從鄂爾多斯黑岱溝煤礦修復開始,20年間共修復礦山邊坡面積3600余萬平方米。
滿洲裏機場路花海
用生命共同體思維規劃治理“山水林田湖草”造福人民生活
這六年,蒙草從傳統的園林綠化轉向科技型生態治理修復,用生命共同體思維解決“山水林田湖草”的生態規劃治理。從阿拉善的荒漠治理、烏拉蓋的草原修復、扎賚諾爾的礦山復綠、呼倫湖及岱海的環境治理、呼包兩市的大青山前坡綜合生態係與海綿城市的構築,到北京世園會生命共同體展園實踐,藏草、青草、秦草在西藏、青海、陜西紮根,六年來,蒙草因地制宜的生態實踐實現了高速增長。
2019北京世園會蒙草生命共同體展園城市景觀綠地
與此同時,蒙草並未將生態修復做成“養在深閨”的“高冷”産業,而是努力讓鄉土草種業離普通人的生活更近。例如能建球場、能建停車場、也能走路的蒙草“快樂小草”,在全球選育600多份足球草坪種質資源,在全國範圍培育1000多塊足球草坪樣方,馴化培育出10余種節水、耐踩踏的鄉土足球草坪品種,從草種研發、施工工藝、標準體系、智慧養護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專業草坪建植服務,未來還將將嘗試探索智慧球場的設計運營,為建造高品質球場、宣傳足球文化、深入推進足球改革發展提供支援。
快樂小草北京草坪繁育基地
生態不好的地方,往往也是窮地方。蒙草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公司的每個研發基地、生態項目都首先考慮讓當地老百姓參與。幾年來,蒙草累計與上萬個家庭、數千家企業合作,覆蓋內蒙古、西藏、陜西、青海等10余個省區,直接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1160人,盤活利用荒地25萬畝,高峰期年用工430萬/人天次,直接受益農牧民達2萬餘戶,公司榮獲“全國家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先進民營企業”等榮譽,蒙草生態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召明獲得脫貧攻堅奉獻獎。
蒙草産業扶貧
六年來綠色蝶變,蒙草以生態為使命、綠色為追求,用生命共同體理念、種質資源+大數據技術,為建設美麗草原、建設美麗中國交上了一張漂亮的“生態答卷”。
阿拉善荒漠生態修復
巴彥淖爾鹽鹼地生態修復
科爾沁沙地生態修復
“智慧植物工廠”孕育綠色希望
蒙草的“生態答卷”
(供圖:蒙草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