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扶貧小車間 脫貧大舞臺

發佈時間:2019-12-23 16:20:00丨來源:通遼日報丨作者:王海霞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通遼市開通了就業扶貧的“四個主渠道”,截至目前,全市通過就業扶貧安置農村貧困勞動力就業2020人,對623名貧困勞動力進行技能培訓,21萬人通過社保扶貧政策受益。

地處科爾沁草原腹地的通遼市迎來了入冬以來的又一場大雪。放眼望去,一片白茫茫的大地,安靜、潔白,這是北方冬天本來的樣子。

掙錢顧家兩不誤

“這雪下得多是時候,開春了草長得好,羊能吃得更飽。”

64歲的張桂霞抱著一大捆乾草,一把一把均勻地撒在飼料槽裏,一群羊擁擠著跑過來,紛紛把頭探出欄杆,低頭開始吃草。

張桂霞是奈曼旗大沁他拉鎮先鋒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在村裏的豐隆養殖就業扶貧車間打工,每天的工作就是給3200多只羊喂草料。

“一天喂兩次,早上7點和下午3點。你看這只,聽説是紐西蘭的,可能吃了,多壯實。”張桂霞指著羊群裏那只最大的羊,麻利地扔了一把草在它面前。

張桂霞的丈夫因病臥床,生活不能自理,她一直想就近找個打工的地方,既能照顧丈夫又能有一份收入。可由於年齡偏大,又沒有一技之長,還不能長期上崗,沒有人願意用。

今年年初,村裏的養殖合作社被當地人社部門認定為就業扶貧車間,優先接納建檔立卡貧困戶就近就業,這個消息讓張桂霞喜出望外。

“朝這一直往前走,十來分鐘就到家,幹完活兒回家做飯收拾屋啥也不耽誤。”在家門口找到一份鐘點工的活兒,掙錢、顧家兩不誤,這可解決了張桂霞的大難題。

“一個月1500元,每次都提前給我開工資,怕我著急用錢。”張桂霞爽朗的笑聲感染著身邊的人。

張桂霞能吃苦、肯出力是村裏出了名的,每年一開春,她就到村裏的福興種植合作社打零工,春夏秋三個季節,只要合作社有活兒,她就不閒著。

張桂霞給自己算了一筆賬,前三季在種植合作社打零工,冬閒時節到養殖合作社打工,一年下來能穩當收入2萬元。“前幾天還給了我們1500元的分紅錢。”張桂霞滿臉笑容。

“羊爸爸”的致富經

又到了給小羊羔喂奶的時間,閆德懷懷揣著一桶熱奶,踩著積雪走進羊圈。剛一進門,三隻小羊羔歡快地跑到閆德懷身邊,跌跌撞撞地跟著他往前走,就像孩子見到媽媽那般急切。

“咩咩咩……咩咩咩……”閆德懷發出小羊羔的聲音。閆德懷一到羊圈,羊羔就知道吃奶時間到了,都飛奔過來,舔他的膠鞋,蹭他的褲腿,有的用前腿夠他手裏的奶瓶,有的乾脆一口咬住奶嘴。

閆德懷看著眼前這些小可愛,哈哈笑起來。

“來來來,你多吃幾口。”

“你搶啥搶?著啥急!”

“嗯,你行了,今兒個可沒少吃。”

閆德懷俯下身子一邊給小羊羔喂奶,一邊用他的大手去摸小羊羔的肚子,僅這一個動作,他就能斷定羊羔吃飽了沒有。80多只羊羔,哪只沒吃飽,哪只不能喂太多,哪只需要加餐,他都了然於心。

“你看,這只就是從小餵大的,這膘,多好。”閆德懷指著一隻正在吃草的羊,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閆德懷是當地建檔立卡貧困戶,去年這個時候來到扶貧車間,已經在這幹了一整年,喂羊羔、收拾羊圈、拉羊草、拌飼料,合作社裏的這些活兒,閆德懷早已輕車熟路。

“管吃住,就眼前這些活兒,幹完就歇著,一年下來能掙2萬多元,這不挺好。”閆德懷高興地合不攏嘴。

“這只是澳大利亞的,那邊是紐西蘭的,小尾寒羊、白薩能、道賽特,好幾個品種呢。”養殖合作社負責人王學剛每天都要到各個羊圈走一圈。他説,羊的品種再好,也離不開平時的精心飼養。他的合作社雇了8人,其中5人是村裏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合作社也成了名副其實的扶貧車間。按照當地的政策,王學剛的扶貧車間每安置一名貧困群眾就業,就可享受人社部門1460元的補貼,今年他能得7300元,這筆“額外收入”可把王學剛高興壞了。

説起扶貧車間,奈曼旗人社局負責人如數家珍:“旗裏目前已經認定的扶貧車間有12家,還有陸續申報加入的。老百姓願意在家門口就業,咱們就提供合適的崗位。符合條件的扶貧車間,安置一名貧困戶就業,就給予1460元的一次性補貼。另外,還拿出一部分京蒙扶貧協作資金作為就業獎勵,每月給貧困戶500元。”據了解,當地政府2019年的1號文件,就是就業扶貧行動計劃。奈曼旗各蘇木鄉鎮場依託貧困嘎查村特色扶貧産業,發展就業扶貧車間,輻射帶動本蘇木鄉鎮場及周邊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扶貧車間和貧困戶參與的積極性都很高,效果也比較好。

製衣車間有“巧娘”

八仙筒鎮明瑞製衣扶貧車間裏,一排排現代化的縫紉機整齊劃一,工人們正飛針走線忙著手裏的活兒。建檔立卡貧困戶高艷玲正在熟練地給牛仔褲前兜走明線,對準、下針、走線、剪線,幾分鐘就完成一道工序。

“已經很熟練了,一天做400多件沒問題。”心靈手巧的高艷玲已經成為這裡的“大拿”。

明瑞製衣有限公司在當地小有名氣,常年保持40多人就業,其中13人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公司的主要業務是服裝的來料加工,大多數訂單來自南韓和日本。加工程式為流水線作業,實行計件制,多幹多得,彈性管理。

“這多好!守家在地打工,能管上孩子。要是去外地打工,家裏啥也顧不上,一年下來除去路費、生活費,也攢不下啥錢。”

高艷玲家離公司有10公里的路程,平時活不多她就按時上下班,訂單多的時候,她早晚加班幹。

“起早貪黑忙夠嗆,掙得也多啊!平時每個月掙2600元左右,8月份掙了3300元呢,一年能掙個3萬來塊錢。”説起自己的收入,高艷玲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

“她可巧了!學了一個禮拜就能上手幹活,現在針織、梭織設備全會用,幹活還麻利。”公司負責人對高艷玲稱讚有加。

和高艷玲一起入職的還有不少貧困姐妹,大多數都是附近鄉鎮蘇木的農民。開始都不會幹縫紉這個活兒,公司負責人就手把手教。在教室講理論,到車間進行實際操作指導,經過一週的培訓,學員們陸續上崗了。

“一開始還挺擔心,多練幾次就好了。”

“在這敞亮的車間裏幹活,冬暖夏涼的,上哪兒找去。”

“咱也是村裏有工作的人了。”

大家你一言他一語,明瑞製衣扶貧車間裏傳出陣陣歡笑聲。

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攻堅戰中,人社部門承擔著重要職責。扶貧車間只是人社扶貧的一項舉措,通遼市開通了就業扶貧的“四個主渠道”,一是大力開展有組織的勞務輸出,通過京蒙協作、區內結對幫扶,促進農村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二是建立扶貧車間、社區工廠等,吸納貧困勞動力在家門口就業。三是通過創業補貼、擔保貸款等政策措施,支援返鄉創業帶動就業。四是開發公益性崗位,為就業困難的農村貧困勞動力提供兜底就業幫扶。與此同時,通過開展貧困勞動力技能培訓,確保貧困家庭勞動力至少掌握一門實用技能。通過社保扶貧大力推進貧困人員“應保盡保、應發盡發、應代盡代”,貧困人員100%納入參保範圍,為繳費困難的貧困人員代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費,為60歲以上的貧困老人發放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截至目前,通遼全市通過就業扶貧安置農村貧困勞動力就業2020人,對623名貧困勞動力進行技能培訓,21萬人通過社保扶貧政策受益。

銀裝素裹的科爾沁草原,人們看到了一幅充滿希望的畫卷。

(原標題:扶貧小車間 脫貧大舞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