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通遼市開魯縣:“四動一線”抓黨建促脫貧攻堅

發佈時間:2019-12-13 18:30:00丨來源:中國網草原頻道丨作者: 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開魯縣委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黨委關於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的決策部署,探索建立“四動一線”脫貧攻堅工作模式,把黨建資源轉化為脫貧資源,把黨建優勢轉化為脫貧優勢,把黨建成果轉化為脫貧成果,實現了黨建工作與脫貧攻堅的互動共贏。

內蒙古通遼市開魯縣區域面積4488平方公里,總人口40萬,轄12個鎮場、245個嘎查村分場,共有基層黨組織682個、黨員16681名。近年來,開魯縣委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黨委關於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的決策部署,探索建立“四動一線”脫貧攻堅工作模式,把黨建資源轉化為脫貧資源,把黨建優勢轉化為脫貧優勢,把黨建成果轉化為脫貧成果,實現了黨建工作與脫貧攻堅的互動共贏。2018年底,通過第三方評估驗收,順利實現了區貧縣“摘帽”,目前全縣僅有5戶11人未脫貧。

制定就業扶貧等7個方面43項措施,推進精準扶貧

縣委推動,謀劃在一線

縣委始終堅持以黨建工作引領脫貧攻堅,充分發揮“一線指揮部”作用,切實把脫貧攻堅的責任扛在肩上。

在精準識別上謀劃。2014年,全縣貧困人口為11002戶、34768人;2015年,成立以鎮場黨委為主體,縣處級領導參與,鎮村兩級黨組織審定把關、黨員幹部具體操作的精準識別工作組,採取“七看一篩查”的辦法,共識別出建檔立卡貧困戶6649戶、17269人,奠定了精準扶貧工作基礎。

在脫貧措施上謀劃。開魯縣委先後多次召開黨政聯席會、常委會和全委會,研究制定了《開魯縣關於精準脫貧工作的實施意見》,從養殖託管代養扶貧、醫療保障救助扶貧、社會保障扶貧、教育扶貧、就業扶貧、金融扶貧、保險扶貧等7個方面制定了43項措施,建立了20個工作流程,縣財政列支4218萬元配套資金予以支援,使各項脫貧政策更加精準、管用、接地氣,確保脫貧工作有抓手、可操作。

在完善機制上謀劃。制定了《精準脫貧包扶工作管理辦法》《精準脫貧工作督查暗訪和考核問責辦法》等制度規定,印發了《開魯縣各級幹部精準扶貧和精準脫貧工作責任清單》,強化各包聯單位和領導幹部精準脫貧責任落實,做到明責知責、考責問責。脫貧攻堅實施以來,對4名鎮場幹部、34名嘎查村黨組織書記因工作開展不力進行了誡勉談話或組織調整,110名工作成績突出的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得到了提拔重用,選聘了32名工作實、業績好、群眾公認的嘎查村黨組織書記享受事業編制待遇,在全縣樹立了鮮明的用人導向,收到了良好的激勵效應。

集中輪訓嘎查村幹部,提升其領富帶富能力

鎮村聯動,保障在一線

開魯縣委緊緊抓住基層黨組織這個關鍵,把其打造成引領脫貧攻堅的堅強領導核心。

在領導班子上保障。把選優配強鎮村兩級黨組織班子作為農村牧區基層黨建工作的“牛鼻子”來抓,堅持在扶貧中識別幹部、考察幹部、鍛鍊幹部,大膽使用能幹事、幹成事、不出事的幹部。結合鄉鎮黨委換屆和嘎查村“兩委”換屆共有48名基層經驗豐富、對群眾有感情、在脫貧攻堅中表現突出的鎮場幹部和29名黨員致富帶富能手走上了鎮村兩級領導崗位。選派12名30歲以下優秀年輕幹部到鎮場挂職鍛鍊,切實增強扶貧工作骨幹力量。

在能力素質上保障。深入實施農村黨員幹部素質提升工程,每年至少對村級黨組織書記和村委會主任、監委會主任進行1次輪訓,至少舉辦2期全縣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集中培訓班,通過示範培訓、集中輪訓、經驗交流、現場觀摩、座談研討等形式,持續增強縣鎮村三級扶貧幹部脫貧攻堅能力。實施農村黨員“素質提升”工程,大力推行農村黨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全面實施嘎查村分場黨組織和農牧民黨員星級管理。五年多來,通過創建推行發展農牧民黨員“五個三”模式,全縣共發展優秀青年農牧民黨員275名,佔發展農牧民黨員總數的64.4%,每個貧困嘎查村分場黨組織每兩年至少發展1名黨員。

在基層基礎上保障。通過集體土地發包、固定資産經營、部門單位幫扶、企業贊助、資産收益、託管代養、託管代種等形式,全縣54個貧困嘎查村集體經濟收入從無到有、由小到大,全部達到9萬元以上,其中43個達到10萬元以上。五年來,縣財政累計列支近8000萬元,對全縣245個村級活動場所分別進行了維修、改建、擴建或新建,建築面積全部達到200平方米以上,逐步配備了廣場、公廁、健身器材、文娛設施、光伏取暖,設施越來越完備,功能越來越齊全,打造成了集黨務、村務、社會服務和電商服務於一體的黨群服務中心,為貧困戶提供資訊、培訓、交易、信貸等多樣化、精細化服務。

在管理機制上保障。把落實嘎查村“532”工作法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保障機制,充分發揮嘎查村黨組織領導核心和鄉鎮黨委指導把關作用,在貧困戶確定、扶貧政策落實和扶貧資金使用、貧困戶退出等工作中,嚴格執行“五道程式”,依次通過“三次把關”,堅持實行“兩個公開”,有效防止了鎮村兩級幹部在脫貧攻堅中跑偏越軌,切實提高了工作運作的透明度和精準度。

縣處級領導帶頭深入嘎查村社區聽取群眾意見,為民服務解難題

黨員帶動,引領在一線

開魯縣委始終注重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讓其在脫貧攻堅的最前沿建功立業,最大限度凝聚精準扶貧正能量。

在結對扶貧上引領。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契機,在農村牧區深入開展黨員“設崗定責”“黨員樹旗”“星級管理”“倡議我響應、志願我行動”等活動,組織黨性觀念強、群眾基礎好、致富本領強的4870名有幫扶能力的農牧民黨員與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現已實現全部脫貧。

在産業扶貧上引領。採取支援黨員創辦領辦養殖項目、貧困戶參與託管代養的方式,推動實現黨員和貧困戶致富脫貧“雙贏”,縣委統一為每戶有養殖意願的貧困戶協調貸款5萬元購買牲畜,託管給黨員領辦的養殖合作社或養殖場代養,每年根據代養牲畜頭數給予貧困戶分紅,確保貧困戶“穩賺不賠”。

在思想扶貧上引領。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全國試點縣創建活動,全縣黨員幹部全員註冊登記志願者,以志願服務方式,把扶貧同扶志結合起來,廣泛宣傳倡導文明健康、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充分調動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自主脫貧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開魯縣遼河農場黨員領辦養馬合作社,與貧困戶形成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增強貧困戶造血功能

部門互動,幫扶在一線

全縣各部門始終堅持把脫貧攻堅工作作為重要任務來抓,抽調精幹力量幫扶,落實資金資目支援,全力推動脫貧攻堅工作提質增效、提標提檔。

在人員力量上幫扶。明確了27名縣處級領導、116個部門單位、150家企業、1353名機關幹部分別與6649個貧困戶結成包聯對子,選派245名幹部到嘎查村任“第一書記”,成立245個駐村工作隊,縣處級領導人人有任務、扛指標,每個常委包聯1個鎮(場)、5戶貧困戶,引領脫貧攻堅深入開展。今年7月份以來,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預熱和開展,縣委安排28名縣處級領導幹部、199名縣直機關科級幹部,在每月第一週和第三周週一下午,深入到12個鎮場的245個嘎查村分場,以建檔立卡貧困村和貧困戶為重點,向群眾説事、聽群眾説事、為群眾辦事、幫群眾謀發展,受理訴求1106件,已辦結897件,在全覆蓋、全方位為民服務解難題的實踐中,切實引導黨員幹部踐行初心使命,激勵黨員幹部強化責任擔當。

在項目資金上幫扶。堅持“渠道不變、打捆使用、本金滾動發展、收益到村到戶”的原則,將扶貧資金形成的資産與龍頭企業建立利益聯結機制,由企業組織生産經營,貧困戶、村集體直接獲得扶貧資産收益,實現貧困群眾穩定增收,村集體經濟持續壯大。2014年以來,整合涉農涉牧項目資金6.09億元,精準配置到貧困村和貧困戶。其中,整合縣本級資金2.85億元,實施跨鎮聯村項目,年實現收益2629萬元;向農業銀行投入風險補償金5000萬元,撬動銀行貸款4.2億元,全部發放給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産業,同時,財政資金累計貼息5242戶1153.41萬元。

在組織實施上幫扶。充分發揮包聯部門、企業和各級幹部的幫扶作用,幫助嘎查村和貧困戶理清發展思路,制定脫貧計劃,落實扶貧政策。創建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載體平臺—精準扶貧“愛心超市”,每週由村婦聯主席召集駐村工作隊長或第一書記、包扶幹部、村書記或主任共同入戶,根據貧困戶室內外衛生情況、産業發展情況進行評定打分,每週評分1次、最高50分,每月評分4次、最高200分,1積分等值1元錢。貧困戶根據積分和需求選擇生活用品,包扶幹部憑兌換卡每月到“愛心超市”為貧困戶兌換商品,並負責送到貧困戶家中。目前,全縣14個精準扶貧“愛心超市”累計為貧困戶兌換商品價值達311萬元。(孫國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