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銳(右)在田間地頭為農民傳授育苗經驗(資料照片)
“你看,一茬接一茬産出葡萄、草莓、櫻桃、蘆筍、雜交小麥……今後將成為可持續、可複製、可推廣的示範項目,惠及千家萬戶。”聊起在和田沙海中建起的援疆項目,張銳有説不出的幸福與滿足。
張銳是北京市農林科學院一名果樹專家。“院領導找我談話時,我有點猶豫。”作為專業技術人員,原則上選派援疆幹部在55周歲以下,可當時我已經56歲了。“領導説和田前方需要一位搞農業的專家。‘前方’兩個字眼,就好像戰場的呼喚,我必須執行好這個任務。”
當晚,張銳有感而發地在日記中寫道:“戰爭年代,對一名共産黨員的要求是付出生命和鮮血。和平年代,當黨組織需要時,共産黨員要勇敢地接受並圓滿完成任務。”
2017年2月16日,春節剛過,張銳背起行囊,從北京來到新疆和田,投入忙碌的援疆工作中。他用自己的專業特長,在沙海育苗,為綠洲添彩。
走進距離和田市區20多公里的北京市援疆項目和田國家農業科技園先導區,在138座現代化設施農業大棚裏,酸奶甜瓜、軟籽石榴、四翅濱藜等30多種特色農作物長勢喜人。張銳指著遠處的黃沙説:“在這裡發展農業要學會與沙共舞。”
地處新疆最南端的和田,沙漠戈壁佔地區總面積的63%,綠洲佔比僅為3.7%,每人平均耕地僅有0.87畝。風沙常襲,農業結構單一,農戶靠天吃飯。當地也曾努力發展大棚設施農業,提升農民收入。但因缺乏良種和技術,空置率較高。
“乾旱的荒漠、貧瘠的沙土、稀缺的水資源,制約了當地農業發展,卻賦予了發展設施農業獨特的氣候資源,利用好可以沙海淘金。”張銳告訴記者,和田地區陽光充足,熱量資源豐富,無霜期長且晝夜溫差大,乾燥少雨有利於減少病蟲害,冬季幾乎沒有陰天,有發展設施農業的潛力。
張銳負責佔地1100畝的和田地區國家農業科技園先導區的規劃和建設。在北京援疆和田指揮部和派出單位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的支援下,一年半時間,9支來自國內農業科研院所的專家團隊,12家和田本地農業龍頭企業、合作社,30個農業新品種配對入駐科技園,一個國家級農業園區在沙海拔地而起。
針對園區建在土壤養分較少的塔克拉瑪幹沙漠的實際,張銳與相關企業一次次試驗,終於摸索出通過將沙子、椰糠、羊糞復配後使沙漠變成高産土壤的方法,僅這一項技術就使當地設施農業用水量節省50%以上,畝産翻番。
目前,園區已成為和田地區農業現代化科技示範基地、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和農村科技創新企業投資、農民就業、人才培養基地。
“不是在園區裏種幾個大棚就完事了,企業與合作社在園區裏學到技術後,要到園區外大面積推廣,引導農戶特別是貧困戶種植,協助銷售,幫助他們增收。”張銳説,“園區裏不僅僅是育苗,更要育出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希望”。
通過兩年工業化生産種植大麥苗實驗,産量非常穩定。張銳為和田地區冬季牛羊産業青飼草料不足問題找到了解決方法。
45歲的吐尼亞孜·卡地爾,家住和田市吉亞鄉金葉新村,他第一次嘗到了在大棚裏種植特色甜瓜的甜頭。他説:“以前地裏種小麥和玉米,收入微薄。現在來自北京的專家幫我在家門口建起兩個大棚,園區企業提供甜瓜種子、技術和資金,這讓我們一家人的致富勁頭更足了。”針對當地貧困戶承受風險能力弱、設施農業管護經驗少等實際問題,張銳聯合企業共同完善了“專家+農戶+公司+合作社”全託管企業化運作模式,深受農民歡迎。
對於園區的發展,張銳很樂觀。他測算,幾年後園區可輻射帶動和田當地11萬畝土地、1500棟溫室大棚種植高附加值農作物,能讓上萬人脫貧致富。
2017年,張銳的妻子郝王紅來和田探親,在跟隨張銳一起去民豐縣看望他的維吾爾族結對親戚時,被當地少數民族的淳樸和熱情感動,也體會到了援疆幹部肩上的責任。
同年7月,在張銳的鼓勵下,退休的郝王紅應聘來到北京援建和田的京都幼兒園支教。
“退休後能夠到和田發揮餘熱,而且和老伴在一起,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機會。”郝王紅説,現在越來越離不開孩子們,打算申請延長支教期限。
去年8月,張銳夫婦利用休假契機,自費幫助結對親戚家的小孫女阿迪萊·阿迪力圓了北京夢。
援疆期間,張銳先後被授予“首都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首都精神文明建設獎”等榮譽。他説:“和田不僅僅是我們夫妻倆援疆3年的家,更是我們永遠都難以忘懷的第二故鄉,我們願意努力幫助和田人民脫貧致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