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立冬,但在南梁村養豬廠施工現場,在朱家杖子村集體養牛基地、在方家營子村葡萄種植基地……在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義隆永鎮的各個村子裏,仍然處處一派熱火朝天忙生産的景象。這一切都是為了既為村,又為民,實現村富民豐,讓村民過上好日子。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奈曼旗清醒地認識到,實現貧困村和貧困人口穩定長久脫貧,必須深入謀劃脫貧後産業發展,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奈曼旗義隆永鎮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統籌謀劃,因村施策,積極探索“村集體+”發展模式,深挖內在潛力,提升發展動力,推動集體與群眾實現“雙贏共富”,為鄉村振興插上“金翅膀”。
2018年,全鎮23個行政村集體經濟收入超5萬元的只有5個村, 收入3萬元以下的有10個村,8個村集體經濟收入為零。目前,全鎮村集體年收入在5萬元以上的村有21個,最高的達到19萬元,其他兩個村的收入也在3萬元以上,實現了清零遞增。村級組織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準明顯增強,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大幅提升。
紅色基地引領
在太和德村,80畝的麥茬復種油葵剛收穫不久,已經顆粒歸倉。據村負責人介紹,前期的80畝小麥已獲豐收,並請該村“網紅”劉媽幫助銷售,可實現收入8萬元。
2019年初,義隆永鎮黨委、政府攜同各村反覆調研,通過推進農業産業結構調整來破解集體經濟收入難題,向各村發出建立“紅色脫貧致富示範基地”的倡議,要求有條件的村種植80-200畝特色農作物,分別採取兩委班子經營、黨員集體經營、4位定補幹部分工經營、合作社經營等運營模式,優先雇傭建檔立卡戶務工,種植收入歸村集體所有,並對落實發展好的村從項目、資金上給予大力支援。全鎮先後有大溝、團山等10個村建立了萬壽菊、葵花、小麥等紅色脫貧致富示範基地,種植面積達1040畝,81名黨員參與經營,帶動貧困戶36戶89人,20戶未脫貧戶就近務工,收入5000元以上,紅色基地建設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50余萬元,同時也為當地探索建立農企利益連結機制積累了經驗。
清産核資增收
臨近正午,朱家杖子村主任安振英騎著電動摩托車來到村部後面的牛舍,裏面21頭毛色發亮、體格健壯的黃牛是他的“寶貝疙瘩”。為了“照顧”這些牛,他已經連續4天住在村部。今年,朱家杖子村為了發展村集體經濟,對土地進行清産核資,將清理出的480余畝土地進行發包,用所得收入建了300平米的牛舍,並購進了20頭基礎母牛,由村集體統一飼養。牛買回後沒多久,就産下了1個小牛犢,這讓安振英十分高興。由於秋收還沒雇到飼養員,安振英親自照料這些牛。
“我算過,一年下來,怎麼也得産17個牛犢,收入至少得15萬以上。”安振英信心滿滿,“每年再繁殖幾個呢?這就像滾雪球,會越來越大。”
義隆永鎮今年通過土地清産核資,將承包到期的土地、歷史遺留手指邊地、群眾反映強烈少數人明顯多佔的地等收回,統一對外發包。通過此舉,謝舉營子、團山等4個村累計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19.4萬元。同時,義隆永鎮還整合基礎設施資源,村集體統一管理農田井電設施,年末結余盈利部分歸村集體經濟收入。
扶貧項目托底
在南梁村,佔地50畝、建有6棟藍頂白墻豬捨得養豬廠即將峻工,正在進行廠區內路面硬化和挖放化糞池,工程已進入收尾階段。村負責人介紹,計劃年前投放養殖一批。
南梁村利用京蒙協作項目資金372萬元,建設義隆永鎮南梁村養豬場,與金鑼集團合作,金鑼集團提供仔豬、飼料、防疫、技術,回收育成肥豬,項目預計年育肥3批6000口,預計年收益60萬元,扣除負責育肥合作社收益30萬元,可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30萬元。
借助扶貧資金髮展村集體養殖、種植業基地是義隆永鎮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壯大村集體經濟的主要做法。目前,全鎮共實施扶貧項目7個,資金總額1157.2萬元。
在方家營子村葡萄種植基地,王利華夫婦正在為即將過冬的葡萄秧進行剪枝、深埋。種植基地裏共有55座葡萄大棚,其中的21座是村集體通過土地流轉後轉包給農戶經營,每年向村集體繳納承包費2.1萬元。今年,王利華夫婦的13棟葡萄大棚純收入接近40萬元,這讓村裏其他村民也動起了心思,除了應村民要求集體統一再建19棟棚外,有30戶村民計劃在庭院裏種植大棚葡萄。村裏為此還建起了400平米的葡萄保鮮庫,預計每年能為村裏帶來3萬元的收益。
此外,義隆永鎮在發展村集體經濟上,還通過扶持村辦微小企業,利用淺埋滴灌、土地儲備、光伏發電等項目實現與農戶的利益連結,極大地激發了農民的參與度,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義隆永鎮積極探索脫貧攻堅中的農企利益連結機制,激發內生動力,真正將脫貧攻堅與農企利益連結機制用活、用實、用到位,為實現脫貧攻堅工程的“造血”功能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保障,可謂“招數”多多。
(來源:奈曼旗融媒體中心,文:侯顯峰,圖:賈靜文)